(一)长江河口的变迁

据钻孔资料,在距今 5000—6000 年的全新世中期高海面时期,长江河口

在扬州、镇江一带。直到西汉(距今 2000 年左右),河

口仍在扬州、镇江附近,当时河口附近的江面宽达 20 多公里,海潮可上溯至此,形成汹涌的涌潮,即历史上所称“广陵潮”,今扬州以南瓜洲古渡口的高岗上尚有观潮阁。当时潮波影响范围可上溯到九江。在今潮区界大通的上游直线距离 200 多公里。当时,整个长江口是一个三角湾,形状大致与今杭州湾相似,近似喇叭形,喇叭的外口约在如东(掘港)与王盘山(杭州湾中) 之间,直线距离达 180 公里。这种形势直到唐代中期(公元 8 世纪)还没有很大变化,当时长江中焦山北面的一个礁石被称为“海门山”、说明当时人们把这里作为长江的入海口,即表明长江三角湾的内口(缩口)当时仍在扬州、镇江附近。这是因为长江流域虽然也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种植稻谷已有四、五千年以上的历史,但唐代以前人口较少,农业发展不大,自然植被保存较好,水土流失较少,长江输沙量不多,故长江三角湾的内口向海推进很慢。唐代中期以后,由于大量人口从北方移入,长江流域农垦范围日益扩大,长江泥沙增多,把三角湾逐渐淤填,于是长江口遂演变为目前的形状(图 3-6)。

现在长江口的河道 3 级分汊:即由崇明岛分为南支和北支,南支由长兴岛和横沙分为南港和北港,南港再由九段沙分为南槽和北槽。长江口的这些岛屿和沙滩都是长江带来的泥沙淤积而成的。崇明岛面积 1086 平方公里,是

我国第三大岛。它是公元 7 世纪初(唐初)才开始形成的,那时长江河口出现的东沙和西沙两个小沙岛,这便是崇明岛的前身。以后由于长江泥沙淤积和人工围垦,面积迅速增大,长江口河道的 3 级分汊也逐渐形成。到 1958 年,崇明岛面积已有 608 平方公里。1958 年以后,主要由于有计划地大规模筑堤围垦,面积扩大更快,目前已达 1086 平方公里。长兴、横沙等沙岛则形

成时间较晚,至今只有 100—200 多年的历史。长兴岛是长江口第二大岛,是

近年来经人工围垦、堵汊,合并若干小沙岛而成的,面积 87.8 平方公里。该岛因四面环水,冬季温暖,最低气温比上海市其他郊县一般高出 2℃左右, 现已发展成为上海市种植柑桔的基地。

18 世纪以前,长江径流大部由北支入海,18 世纪以来,长江径流改道主要由南支入海,但直到本世纪初,尚有 25%的长江径流通过北支下泄。至本世纪中叶,长江口水动力条件发生明显变化,北支成为以涨潮流占优势的河槽,长江径流除汛期有少量进入北支外,一般已不进北支,使北支日益淤浅, 渐趋衰亡,海轮早已不能通航。反之,涨潮时,潮水却带着泥沙、盐水通过北支向南支倒灌,不利于南支航道的整治,盐水还影响黄浦江口的水质。因此,最近计划堵塞北支,以改善长江口环境,同时并可新增宝贵土地 85 万亩

(图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