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貌特征

珠江三角洲热带特征反映在河网上是水量大,含沙量小,分汊放射河道多,宽深水道发育。但由于发育历史由中更新世后开始,下沉量又不大,故它和长江、黄河三角洲最大差别是形成历史短,沉积物厚度小,而向海湾推进则较快。珠江三角洲是在溺谷湾内的多河道上淤积而成的,故称为复合三角洲。如广州就有“三江汇总”之称。但面积不大,故发展潜力不如长江三角洲。

广州溺谷湾形成是受太平洋和印度板块作用影响,在广宁云浮隆起和河源惠阳隆起间形成坳陷所致。坳陷在中生代即沉积有三水、龙归、东莞、新会等红色盆地。四周为古生代地层所成的山丘包围。并受中生代花岗岩和火山岩侵入(如西樵山即第三纪古火山)。第三纪末夷平后,第四纪上升,即今三角洲四周山地的 1000 米准平面,如清远北大罗山山顶呈和缓丘陵地貌,

称 12 丘,为反季节作物的良好基地。罗平山脉主峰多在 1000 米上下,如高要鸡笼山(1007 米)、清远大罗山(1024 米),佛冈阿婆山(1224 米)、新丰青云山(1246 米)、连平九连山(1279 米)等。西江、北江和东江都是遗传下来的准平原遗传河。珠江三角洲的陷落,使其成为低平的丘陵、台地区。第四纪海进,大陆架下降,大陆上升,故第四纪阶地有向海倾没趋势, 使溺谷湾基底有埋藏阶地存在。三角洲沉积开始在中更新世后(约 4 万年), 突出海面的山丘台地成为三角洲平原上小丘,基岩出露处形成了“丹霞地形” 和“石门”等遗传河谷地貌。台地或阶地可达 5 级,并且呈大面积分布。平

原沉积物亦有向海增厚现象,由 25 米增加到 60 多米,最厚在灯笼沙处第四纪沉积 63.6 米,其中夹有海相层 2,陆相层 1,说明三角洲有新老两期。

三角洲平原向海发展可分以下 3 期:

  1. 各河下游三角洲形成期 西江在三榕峡口外,河道即分汊,东北入北江,南入高明河,宋代才淤成羚羊峡一水;北江出大庙峡后也即放射分流, 形成北江下游三角洲,今天亦淤剩北江正干一道;东江出田螺峡(博罗东) 后即分汊成东江下游三角洲,当时各三角洲彼此尚未连接起来。还有增江、绥江、潭江等下游小三角洲的发育,也形成于史前时代。

  2. 复合三角洲形成期 在历史时代初期,各河下游三角洲即开始联合,如在西、北江下游新形成的三角洲,已是西江和北江合作淤出的产物; 东江下游三角洲发展,在下游又形成新三角洲,这也是和增江合作淤成的,

今天复合三角洲形态即形成于本时期内。地貌上除三角洲平原外,还有按海面沉积成的“准点平原”,它与河岸泛滥平原不同,一是河道是双向潮汐河道,二是没有岸高水低的假阶地地貌,三是平原不显示倾斜坡向,河道弯曲, 为三角洲主要旅游风景资源,开发价值高,如著名“荔枝湾”,明代已成为羊城八景之一。今天为农业主要地区,称“围田区”。

  1. 冲缺三角洲发育期 唐宋以后,河流干道多切过三角洲前缘口门山地。在口门外,河道呈放射状分汊水系,形成新的三角洲,如江门河切过江门丘陵区,在新会形成三角洲,即称为新会冲缺三角洲;西江干道切过甘竹滩丘陵区,即在中山市境堆出中山冲缺三角洲;北江干道在切过市桥台地和顺德丘陵地后,在番禺县堆出番禺冲缺三角洲;西江干道在切过睦洲丘陵地和叠石丘陵地后,在斗门县形成斗门冲缺三角洲(图 4-2)。即今天称为“沙田区”的区域,

为我国米粮生产基地之一。亦为我国主要大面积围垦区,因 8 大口门外淤浅至-3 米以内的滩涂已有 120 万亩;1 米以内的浅滩达 40 万亩,海岸线向前推进每年平均为 60—150 米不等,年淤高量 10—20 厘米。

丘陵台地地貌年龄较老;故风化壳多已发育为赤红壤,属砖红壤性红壤, 只有较高山丘才见有红壤发育,有利于热带季风雨林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