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2-5 黄河老三角洲的贝壳堤

分布地区

形成年代(距今年)

Ⅰ堤

蛏头沽—海河口—岐口

700 — 500

Ⅱ堤

白沙岭—泥沽—岐口—狼坨子

2500 — 1100

Ⅲ堤

张贵庄—巨葛庄—沙井子—黄骅县常庄

3800 — 3000

Ⅳ堤

固居—苗庄

5200 — 4000

注:Ⅰ堤—Ⅳ堤位置自海向内陆

由于天津附近的贝壳堤极为典型,现已辟为国家级海岸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这一十分珍贵的海岸地貌遗迹。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贝壳堤自然保护区。近百年来,老三角洲海岸除个别岸段淤积前进外,大部受侵蚀后退。塘

沽以北,如汉沽、蛏头沽一带,主要由于地面沉降,海岸普遍受到侵蚀。塘沽以南的大港、黄骅一带海岸,因泥沙供给不足,海岸亦见蚀退,1954—1987 年平均每年后退速率 1.6—11.3m。大口河以南的龙王庙原在陆地上,现因海岸蚀退,已沦入海中。这一带海岸常发育有低矮的侵蚀陡坎,陡坎下并有贝壳滩或小型贝壳堤。陡坎以外的泥质海滩被潮流、波浪切割,成为许多小泥岛,散布于滩面上,呈现淤泥质侵蚀海岸的特殊景观,地貌与普通三角洲加积前进海岸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