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天津都市的发展和地区城镇的形成

(一)天津都市发展沿革和地域结构特征

天津早期的城市位于南北运河汇入海河的三汊口地段。这一方面由于海河上游几条河流航运的发展使居民点向各河交汇口迁徙,元代以前,“已有沿卫河之滨,结邻而居者矣”①。另一方面,三汉口为一傍河台地,地势较高,是三角洲广大低洼地区避免洪水泛滥的良好场所。公元 1214 年,金朝在三汊口设立直沽寨,派兵戍守,直沽寨作为军事据点和河运聚落是天津历史上最早的市镇,成为天津城市兴起的基点。

天津城市的初步繁盛主要在元朝定都北京之后。1271 年,元朝正式定都北京(时称大都),由于每年有大量漕粮依赖于江南,并主要经由长江口到直沽的海道,而后转运大都,因此,地处南北运河交接之地,又是海运登陆和转运地点的直沽寨,便成为漕运和仓储的中心而逐步繁盛,出现了接运厅、天后宫等漕运管理机构和宗教场所。当时直沽地区“舟车悠会,聚落始繁”, 出现了“晓日三汊口,连樯集万艘”的兴盛景象。

明永乐二年(1404)天津筑城置“卫”,是天津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明成祖以直沽为海运和商船往来之要冲,令在三汊口西南侧筑城、设卫,派兵戍守,并赐名“天津”(意为天子渡口,成祖兵下沧州曾在此过渡),这便是天津地名的开始。天津聚落的人口和范围,发生了明显的扩展。明还都北京后,天津更成为京师重要交通门户,特别是此时大运河已告畅通, 南粮北上的巨大漕运,以天津为入京咽喉。由于糟粮的输送,一般商业也随之发展,并带动了地方盐业的兴盛。因此,天津人口不断增加。清初,对漕运更为重视。由于“漕船过津例须起剥”,其他官船、商船也必须钞关盘结、纳税而后放行,天津的漕运经济职能得到了明显增强,商业和城市空前繁荣, 自天津城西北角经北大关至天后宫一带运河沿岸,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俨然一大都会也”。漕运业和城市商业的兴盛,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后来, 国家司盐机构和大量盐商又移入天津,并开放辽东和天津间海上粮禁,私人粮运业兴起,天津逐渐兼具了华北盐业、粮食的集散、经销中心和北方重要商业都会的经济职能。城市职能的扩充使得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清雍正三年(1725 年),改天津卫为天津州,同年又升为直隶州,雍正九年升为天津府,并置天津县,到清道光二十年(1840 年),天津城关一带人口已达 20 万左右,成为经济繁荣的“畿辅首邑”。

明清两代天津城 400 多年的持续发展,逐渐形成了城内和城厢两个不同功能区的天津古城格局。天津土城明永乐年间修筑,城池成坊,十字成街, 为一个 1.5×1.0 公里的矩形,以鼓楼为中心,衙宇官署、文学武备集居城内, 城外沿河一带则为市肆商业、行庄、货栈、码头和手工作坊等聚集区,以东门北天后宫为中心,形成宫南宫北中心商业区,并扩大到估衣街和河北大街一带(图 2-20)。

鸦片战争后,天津受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进入了以近代工商业为主体的发展时期。1860 年,天津辟为通商口岸,英、法、美等国开始在天津

① 原文见高凌霄,“志馀随笔”,引自鲍觉民,“天津都市聚落的兴起与发展”,页 39。

划占租界,控制天津的海关、金融和交通。外国资本在天津开设了十几家近代企业,同时,以天津机器局(1867 年)、北洋水师大沽船坞(1879 年)和天津铁路公司(1887 年)为代表的清政府官营近代工业也发展起来,成为早期天津近代工业的主体。随着天津港埠的逐渐形成和京山铁路(1889 年)、津浦铁路(1912 年)的先后通车,“三北”的皮毛、直鲁豫晋陕的棉花、华北的粮食、油料、猪鬃等农畜产品大量来此集散或转运出口,20 世纪初天津已成为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和贸易口岸。在此期间,天津民族工业也发展迅速,出现了以官助商办为主体的北洋实业(如直隶工艺总局,1903 年、启新洋灰公司,1906 年)和大批全部民营的工场。清朝末期(1912 年),天津已成为具有 80 万人口,近代工业产值和口岸贸易额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1928 年设立天津特别市,城市人口突破百万。抗战期间,天津为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日军出于侵略战争和经济掠夺的需要,大量投资于军管企业和基础设施,天津在全国经济萎缩中畸形繁荣, 到 1945 年城市人口已达 171 万,比日本占领前的 1937 年增加了 63 万。1949

年天津解放时,城市人口 179 万,建成区面积为 61 平方公里。

这一时期天津的城市地域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迁,突出的是租界区和“河北”新市区的兴起以及城市重心由三汊口海河沿岸转向租界区。各国对于“租界”范围随意一再扩大,以致在天津各国租界面积共达 15 平方公里,为天津

老城面积的 9 倍多。租界内的广大地区,除有个别村庄寺院外,多为低湿荒凉之地,故早期发展较为缓慢。不久由于沿海航运的逐渐扩大和铁道的兴建, 租界内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和海轮泊位沿海河逐渐外移,我国官僚、富商纷纷前来租界经营商业、设立分号,租界地区人口日益增多,商业逐渐繁荣。同时老城东北的广大“河北”地区,也随着京津铁路的通车和近代民族工业在此大量设厂,逐步形成了一个齐整的新市区。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天津华界地区动荡不安,大量居民迁入租界,更促进了租界区的进一步发展。天津城市逐渐成为一个沿海河发展的港口城市,城市夹河而立,主要街道均与海河平行和垂直,呈现出以港口租界为新核心的近代城市格局。

抗战期间,随着周围地区人口的不断涌入天津城市进一步膨胀,在这期间,日本占领者在离老城一百多里的海河口北岸开挖新港,发展滨海工业, 建设塘沽新区,对天津城市发展格局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到 1949 年,天津市

区面积达 61 平方公里。由上可见,天津整个城市是由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地段组合而成的混合体,既有受我国古代城制传统影响的旧城区(占建成区面积的 4%),又有受西方影响形成的具有资本主义城市特点的租界区(占建成区面积的 25%)。而天津开埠后急剧发展起来的平民区则占整个城区面积的 71%,区内建设杂乱,人口密集,设施落后,呈现出典型的半殖民地城市的特点(图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