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主要都市、乡镇
珠江三角洲大量都市、乡镇的兴起,改变了 10 年前广州为三角洲中心城市,而整个三角洲为广州市市场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以香港为龙头的乡镇企业兴旺发展,使不少城镇经济实力大增。如佛山市 1991 年工农业总产值
已超 400 亿,渐近广州 570 多亿元的指标,以人口平均计算,已超广州。亿元企业已广布三角洲各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现在(1991),三角洲已有建制镇 434 个,平均每 70 平方公里有一座城镇,城市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 广州市 广州是珠江三角洲最大城市之一。组成城市的 3 大功能部分,发育完整。这 3 大部分即:生产机能,消费机能和管理机能,作为国际
大城市这 3 部分基本上应互相依存。在地带上,广州市位于北回归线南侧, 属于热带北部边缘(徐俊鸣,1986)。①在地区上,它正是三江总汇和三角洲八门出海的枢纽位置。早在石器时代,这里已是古代越族人民渔猎地方。番禺即古越语“村咸”译音,汉译为“咸村”,秦立南海郡亦因这里是大片河网地方得名,即古越语“大片水域的河”的汉语音译。《通典》说“夏禹声教至南海交趾”,《通历》说“(周)成王时(公元前 671 年),周公测景, 至于南海”。即历史初期广州地区称为南海,南越族所居,其土邦即为番禺, 已有村落。秦代建县即以土邦为基础,如缚娄国秦立为博罗县即为一例。《过秦论》说:“百越之君,挽首系颈,委命下例”,可见番禺土邦也是如此。但番禺在先秦时代已有城,即“番禺之都”,为秦军一军所进驻地点。这个都前身已有记录,即为南武城,为越相公师隅所筑,此城为诸侯下一级都城, 故很小(周三里)。但已是战国初期外贸据点,即公师隅为越国收集珍宝, 作为复国活动资本。②城据吴时南武城修建,即楚占南越时楚亭郢地点,后为赵佗修建的王城,地点即在今广州市内北京路以西和中山五路、四路以北。近在市文化局、新大新公司地下 5 米发现有南越王宫殿万岁瓦当等可以为
证。从楚亭城计起,广州建城已有 2854 年(至 1992 年计),以赵佗王城计,
距今亦 2198 年了,可称为我国古都之一。汉灭南越,烧毁番禺城,可由越王宫出土火烧层存在证实。300 多年后,由步骘重建王城西半部、有番禺二小山卫护着、中通大路、南下珠江边形势,即今北京路。南汉凿平二小山为市区(称新南城),宋代把千年破烂越王城东部建为东城,把商业中心西部建成西城,包括南濠两岸蕃坊在内。明代把三城联合,继则向北扩展,绕越秀山,建五层镇海楼其上,称为明老城楼,今缮修成市博物馆。后又在宋南城基础上修建明新城,面积不大,市中心有老城中心区北京路,大南门外濠畔街,城西西关金肃门外绣衣坊三处,即今天广州市区内三大商业中心的起源。故广州城区扩大以南越国、南汉国和宋、明两代为最大。北宋建立三城,反映外贸的兴起。清代,城西由于纺织业兴起,永安、西乐两围 38 村成为机房区,西关半塘间郊区成为新兴资产阶级住宅区,沿西关涌十八甫商业街兴起, 中心第九、第十甫形成,沿河有“八桥之盛”,今天莲香、陶陶居当时也是一家平常小店。西濠口中心是和十三行及洋行发展有关,洋人在西濠口建码头,扩大洋行,建花园、球场,把珠江填窄至 140 米,使称为“小海”的珠
① 陈桥驿主编:中国历史名城,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徐俊鸣等:广州,300—310 页。
② 《古本竹书纪年》(魏襄王 7 年,前 312 年)记公师隅献魏王犀角、象齿。
江成为“省河”,只能航行几百吨小船,大大降低了航运价值。但清末广州人口不到百万,1921 年仍只有 90 万人,到 1936 年才达 130 万。1990 年 7
月 1 日第四次人口普查,广州市人口已达 6299989 人(包括市内 8 区 4 县①)。
如 4 县不计,市内 8 区人口为 357. 68 万(图 4-10)。
广州是一个具有国际性城市特征的城市,与国际市场联系非常紧密。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大量资金、人才、技术输入,使广州成为我国通向世界市场的桥梁、建立了外向型的经济结构。其次表现在广州是侨乡,华侨、华人有 51.8 万,港澳籍广州人 83.2 万,归侨 2 万,侨眷 30 万、港澳亲属 68 万,
共计 235 万人,分布 116 个国家和地区,有“侨城”之称。今天东山区有大片侨房区,市内有华侨新村。白云机场是我国三大国际机场之一,主要承担通往东南亚、澳洲的业务往来,广州港(黄埔)是我国南方大港,和 100 多个国家,600 多个港口有业务联系。1957 年起,每年 2 次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均在这里举行,接待了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 4 万人次。
从生产上看,它地处我国南大门,长期以来为货物进出口要地。城市经济为外向型,有出口商品生产基地 200 多个,海外企业逾百家,有直接出口权企业逾百家等等。在国内,经济实力已超过
天津市。1989 年国内生产总值为全国第三(次于北京、上海),不少指标跃居全国首位,如全市集市贸易总成交额、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值,1978 年至 1987 年 10 年间增长速度也是全国第一。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 46.1%(1991),亦为全国之冠。轻工业占工业产值,吸收外资规模亦已居全国第一位。对广东省来说,它更是全省经济中心,工业产值占全省 1/5 多。扩及三角洲而言,它仍是中心城市。
从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一半来看,也可见消费能力大大提高。商业繁荣表现为人均拥有零售服务网点和人员为全国首位,广州每百人有商业网点 2.03 个,人员 13.5 人(1989)。各类消费品零售额以住房、花鸟虫鱼、古玩文物为大,这也是改革搞活的结果。在企业内部引进竞争机制,如承包经营、租赁、转制、招标、兼并、拍卖、股份制集资、工资和经济效益挂钩、横向联合的企业集团化等。外部是适应市场需要,发展商业、饮食业和旅游业。“广货”已是全国闻名,饮食业也有“食在广州”的美誉。形成我国四大菜系之一的“粤菜”,它不似重油重味爱麻辣的川菜,也不同于适应寒冷气候而高热量、高蛋白的鲁菜,也与以点心小吃和河蟹湖鲜著名的苏菜有别,它以清鲜爽滑见长,以用料广(有能动的都吃之称),选料精,粥品多,点心精美为特色,适应了热带多汗和量少求精的口胃。茶楼建筑也以高大华丽通气为特色,适应热带气候特点。旅游业充分利用广州为“三朝十帝”的历史名城优势,这里有南越王墓、我国最古园林遗址南汉西湖、南明绍武君臣塜、和九眼井、南汉铁塔等文物;有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特有的南海神庙、响喷寺和光塔;有佛教传播的光孝寺、六榕寺(花塔)、华南寺(西来初地)、大佛寺、海幢寺;古建筑有五层楼、五仙观、明初城墙、清代的陈家祠、纯阳观、石室、三元宫等等。再加上近代革命遗址如中山纪念堂、黄花岗、红花岗烈士墓、农民讲习所、黄埔军校、十九路军坟场、洪
① 市内 8 区为越秀、东山、荔弯、天河、白云、黄埔、芳村、东山区,4 县为从化、花县、番禺、增城。现番禺已成市。财政收入达 3 亿元多(1992)。
秀全故居等。自然风景则有白云、越秀、莲花山等。为发展旅游业,建立许多星级宾馆。现五星级宾馆有 4 家(白天鹅、东方、中国和花园大酒店), 已居全国首位。解决了交通方便的问题,现出租车扬手即停,在全国也为首创,1992 年有 9400 辆出租车穿行市区。1990 年海外旅客达 334.7 万人次(港澳占 214 万人次,台湾 60 万人次),国内 300 万人次。还组团出国旅游,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国内更多,成为我国重点旅游城市。
从管理上看,广州是计划单列城市,地位与省级计划单位相同。现为广东省政府驻地,居三江总汇,为航运中心,公路亦集中广州、广九、广茂、广汕等铁路亦以广州为中心,航空也达全国各大城市。1984 年,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为进一步开放的沿海 14 个港口城市之一。1988 年批准广东作为我国综合改革的试验区,故广州又成为广东省金融中心。全市有金融机构1072 个,外国银行 23 家。广州又是全国首先实现市内电话(包括附属 4 县)
25 万门数字程控化的省会。邮政速递为全国第二。友好城市 9 个(福冈、洛杉矶、马尼拉、温哥华、悉尼、巴里、里昂、法兰克福、奥克兰)。人均用水量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亦居首位。从上述可见,广州市是一座多功能、多层次的综合性南方中心城市,内外辐射范围广大,陆向和海向腹地均见重要。广州是一个河港兼海港的城市,它比香港在人口和资源上有更多优势,如出入广州客流,1986 年统计即达 5607 万人次,而香只有 4360 万人次,因此广州还是一个有广阔前景的城市。如第三产业还是落后。
市内功能结构变化反映在传统 3 大中心的扩展,新商业中心的不断形成,次要中心的兴起。如财厅前的官街中心发展成老城中心区,有新大新、广州百货公司等,今天在北京和中山五路两旁即成 1000 多家商店的市中心区。西濠口中心区包括人民路和长堤基本集中全市批发企业,还有南方大厦、华厦公司等。西关上、下九和第十甫中心区路两旁商店 270 多家,长达 660 米,是百货汇合最丰富的地区。开放以来新兴商业中心是以宾馆、酒家、综合商场为主的商业街道和广场,如环市东路即为高楼云集的旅游商业中心, 友谊商店、白云宾馆、花园酒店、广东国际贸易大厦、电视大楼等集中这里。海珠广场在广州、华侨、华厦等宾馆,火车站广场,有高架路直连西濠口中心,这是一个中心。广交会、中国、东方宾馆所在是又一中心。这 3 个新兴中心职能是外向型商业为主。第三级是市区外缘的区级商业中心,如海珠区的江南大道北等。第四级是居民密集区中心道路,有肉菜市场,供应街道居民生活日用品。
广州市城市规划是 1984 年进行的,规划认为今后城市应向东发展,采取带状组团式布局,旧城为中心区(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第二组团为天河区,是科技文教区,第三组团是黄埔区,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港口、工业基地。但由于发展快,该规划多不适用,故 1990 年再次进行规划。规划在黄
埔另立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南沙开发区(人口 9 万,年产值 30 亿元) 等(图 4-11)。
从自然地理看来,规划对广州外围环境应加考虑,如广州技术
开发区应把 12.5 米深水航道计入才能搞活。广深珠高速公路、铁路也应计
入。从城市建设看,目前 8 个出口也要整理畅通。因自佛山入市汽车每日夜
在 3 万辆,深圳来车也达 2 万辆。广汕、广从、广花、广清、广湛、广中 6
个出口来车也不少。故东风路应改建使东西出口畅通,还应加建 6 座立交桥,
使 12 小时能通车 3 万辆以上。兴建过江隧道、地铁、高架路还未完成;成片地产开发业还未充分发展;在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上也应规划,如推进股份制、开拓资金市场等(包括特种股票,即 B 股)。要向国际化城市方向发展,第二机场亦要规划建设,宜建于离广州较远的三水台地。
- 佛山市 在广州西南约 16 公里,有高速公路(15.7 公里)与广州连通。为三角洲重要工商业城市,铁路直通香港。
佛山城市起源很早,石器时代越族已在本市建立农业聚落。由于地理位置是在三角洲顶部,今天在石头村仍有古海岸遗址,如海蚀平台后缘的海蚀穴等,说明 6000 年前为古海岸所在。三角洲河网使佛山成“三江贯通,八省腹地”的优势。过去广州为行政中心,工商业却不如佛山发达,故水运时代佛山居三角洲中心地位。陶瓷、铸造、纺织都胜于广州。尤以明清时期,入广州水道白泥河、官窑、西南、芦苞水道均淤,只有东平河入佛山去广州一道畅通,使佛山繁荣驾于广州之上。宋代佛山已是口岸,至清代仍四面环海
(即宽广大河之意),不是今天的小涌。清初佛山人口比广州还多。据《佛山忠义乡志》(道光版)称佛山是船舶运输中心,广州所不及。广州缺货都来佛山采购。清初康熙年间(1684),佛山户口 10 万多,到乾隆时(1788)
已 10 多万户,比广州人口要多。即广州为行政中心,佛山为工商业中心,富
户也多,梁九图家族田地有 3000 顷之多。有 18 省会馆,洋行 20 多家,为全
国 4 大镇之首。
从城市发展看来、相传晋代(398 年)已有西域僧人达毗耶舍携铜小佛三尊在塔坡冈上搭棚寮讲经,称为经堂,即当时已为市集。唐贞观二年(628 年)在该处掘出三尊小佛像,故名为“佛山”,是则佛山始于晋而盛于唐。宋为口岸,明为 4 大镇之首,清初盛于广州。它的衰落则由于河运减弱,受
五口通商影响,洋货充斥,民族工商业大受打击所致。至建国前只有 10 多间
小厂,纺织女工大部转入城市为家庭女佣,陶工由 6 万人降为 1000 多人
(1945),昔日全镇 300 多个行业、手工业产品 3000 多种,作坊 4000 多户,
商店 4000 家,大部歇业。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佛山市已恢复其昔日繁荣,成为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工商业中心之一。1992 年产值超 550 亿元,人口 273.5 万,人均产值已超广州。有一流企业、一流技术、一流工艺、一流产品之称。
佛山工业以纺织、陶瓷、电子和塑料为 4 大支柱。
轻纺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 2/3(1987),丝织品外销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骨干企业有化纤联合总公司,为国内少数大型厂家之一,现代化水平高,每年总产值 8 亿元。还有天马聚酯切片有限公司,都是外向型企业。南方印染厂、涤尼织染厂,均为全国一流企业,这些都是佛山长期发展的结果。明清两代佛山已是广东纺织业中心,在当时 5 平方公里旧市区中,145
条街有 33 条与纺织业有关。明代丝织业已分出 8 个行业,清代更达 17 个行业。这是当时桑基鱼塘发展的结果。棉纺织业据《佛山街略》(道光十年怡文堂版)记布业街有 5 条,成衣街 5 条,鞋帽街 12 条。纺织工人 5 万人(鸦
片战争前),比丝织工人 17000 多几倍,附近李村、紫洞、盐步等地各有不
同机种,丝织每行都有 200 号机以上。莨纱绸至今仍有名,为广大人民喜爱, 因热带气候雨多,它易洗易干,结实透凉,出汗不粘。
同样,陶瓷工业也起源很古。佛山在原始聚落时代,河宕贝丘遗址中, 已出土大量陶器,包括煮食用品。陶器上已有 70 个符号文字。年代由距今
3500±100 年到 4875±100 年。可见石湾陶都的陶器制作早在历史时代之前已有较高水平,如彩陶和几何印纹陶、白陶(硬陶一种)有云雷纹、夔纹的海岸民族特色。这都说明岭南文化起源很古,围绕河宕四周,遗址不少。故石湾陶业在新石器末期已有发展,今天传统产品“三煲一钵”仍由于夹砂粗陶气孔多,急冷急热不裂而受群众欢迎。澜石出土战国,东汉墓中陶器陪葬品多而精美,船、屋、仓、小动物不少可直接和今天美术陶瓷联系起来。唐代彩釉陶已用馒头窑烧制,大量出口。宋代改用龙窑烧制,明用南风灶,原料开始要由莞、增、清等县补充。清初(乾隆)陶业分 23 行,品种千种以上,
窑 107 座,陶工 6 万。鸦片战争后开始走下坡路,1949 年陶工减少到 2800
多人。建国后,1987 年成立陶瓷工贸集团公司,以建筑陶瓷为主,行销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带动澜石、张搓、南庄陶瓷业的发展。
电子工业和纺织工业都是耗能少、产值高的行业,70 年代建立,佛山现已成为广东省的生产基地之一。骨干企业为佛山电子工业集团,由 40 家企业、63 家工厂组成。创汇超千万美元。
塑料工业耗能少,产值高,产品现已达 200 多种,骨干企业为佛山市塑料皮革工贸集团股份公司,产值居全国第四。
传统工业还有铸造、机械、食品、制药、烟花、工艺品等工业。
铸造业是佛山著名传统工艺,源于唐代。唐末南汉于佛山置永丰场和重合场,北宋建祖庙即建于堆积铸造泥模岗上,城南地下多有铸铁泥模,铁渣煤炭堆积厚达 2—3 米。明清两代铸铁更盛,有“春风走马满街红,打铁炉过接打铜”的盛景。《两广盐法志·铁志》即说云南来铜、锡要到佛山冶铸, 两广产铁锭全部要运佛山加工,不准私铸。今天佛山还有 10 条街名与冶铁有
关。工人 3 万,年铸生铁 5 千万斤(1735)。铁锅业即以此兴起,清末外销
仍达 300 万斤。今佛山仍为广东铸造业基地,佛山铸造厂为广东最大专业厂, 并带动机械五金制品业兴起,今天刀、剪、针、钉、铁线仍为广货一员。
成药业是由于治疗工人工伤而兴起的,明代开业的梁仲弘腊丸馆、冯了性跌打药坊今仍在,百年老字号 54 家,产品远销国内外。食品工业以月饼、生抽王、盲公饼、玉冰烧等著名。烟花与东莞齐名,远销国外。工艺品工业也是佛山传统工业,“顺德祠堂南海庙”,佛山即民国时期的南海县治。故庙宇集建筑、陶瓷、铸造、木雕、古雕、砖雕六大成,祖庙即可为代表。民间艺术品以秋色(一种用纸糊各种人物器具逼真如真的艺术品)、剪纸等出名,称为“佛山秋色”。
佛山城市规划 1980 年开始,主要是逐步改造旧城区同时建设新城区,扩
建、新建大道,开辟丝绸、棉纺、轻工、化工等 11 个工业区,祖庙等 6 个住宅区,普及自来水达 93%(包郊区),为全省之冠。1983 年改市管县制,属县、市有南海、顺德、高明、三水 4 县、市。佛山市的发展得力于南海、顺德两市的乡镇企业支持,如顺德亿元以上企业即有 18 家(1992)。老城区只有 5 平方公里,现新市区已与石湾镇相连接,与老城分别成为市辖区,使城
区面积扩大 1 倍以上,达 17.0 平方公里。人口 32.3 万(1988),有机场与国内各大城市通航。货轮可直航香港,水运发达。并已有条件改善环境污染, 建立绿化带。1992 年,财政收入亿元县(市)有南海市、顺德市、三水县。
- 江门市 它和佛山市都是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但地理位置偏西, 与潭江流域 4 邑关系密切。为西江、南路、粤中物资交流中心和三角洲西部
与香港交通枢纽。人口 25 万,市区 10 平方公里,郊区 118 平方公里。江门
因蓬江由蓬莱山和烟炖山夹持如门而得名。蓬江由西江正干分出,流出江门后形成新会冲缺三角洲。故江门属咽喉地位,沟通 4 邑、两阳和广州地区。为广东侨乡,1902 年开为商埠,今为市,领 5 县市:开平、恩平、台山、鹤山、新会(又名 5 邑)。全市 1989 年工农业总产值 123 亿多,现已超过,人
口 346 万(1989)。因各县乡镇企业发展,超亿元厂,开平县 5 家。鹤山 3
家,新会“三纶”已达 9 亿。①市区 26 亿,向佛山市区产值接近(1987 年佛
山市区为 35 亿元,广州市区同期为 190 亿元),成为三角洲上新兴工业城市。以制糖、造纸和机械工业为主。骨干企业有我国最大的江门甘蔗化工厂,日榨蔗 5000 吨。江门造纸厂为广东省最大。机械以榨糖机、汽油机、柴油机、发电机、机床、化工、矿山机械为主。化学工业、电子工业均有发展。
江门市兴起很迟,明初是“十步一茅椽,非村非市廛”的圩场。明末才成“千艘如蚁集江滨”的市集。这也是河运为主的城市,今天这优势压倒佛山。北街港是优良深水港,可补江门市被水闸封死之弊。现建有千吨级码头、煤码头、集装箱码头、已成广东大河港(第二位),同 50 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来往。
- 肇庆市 正当西江出口,市辖端州、鼎湖两区,10 县市、三角洲只计肇庆及高要、四会、广宁 3 县。为历史名城及风景旅游名城,以星湖及鼎湖为两大旅游中心。历史上曾为南明帝都(1646 年桂王永历政权)。汉武帝立高要县,为岭南名郡,宋徽宗改肇庆,为西江走廊中心城市,汉魏移民入广州要道。明清时作两广总督驻地长达 180 多年。工业以机械工业著名,为
我国 4 大仪表工业基地之一,有“仪表城”之称,现已建成外向型经济,重点企业有广东仪表厂、肇庆气动元件厂等。食品工业是新兴工业(味精、啤酒、饼干、米粉等),传统工业有端砚、石雕(星岩石)、花席(草席)、红木家具、牙雕、檀香扇等等。端砚唐代开发,为全国最优砚石,畅销日本。星岩石雕为广东一绝,今广州仍有星岩舍利塔(海幢寺)、狮子(市府前) 等巨型雕品,以石质洁白如玉著称。草席畅销全国及港澳,为著名日用品。市区工农业产值 10 亿元以上。旅游业发达。城区呈长条形沿西江北岸伸展。
产值亿元镇全市达 53 个(1992)。
星湖和鼎湖为我国重点旅游区。星湖水面 562 万平方米,七座峰林石山耸立如北斗七星,故又名七星岩,叶剑英诗:“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六湖波影”①各具其胜,波海已成全国水上体育训练基地。石室岩晋《南越记》载,高 90 多米,又名大岩,内有唐宋以来石刻 500 条,有“千年诗廊”之称,以李北海“端州石室记”(即马蹄碑)著名。鼎湖因山顶有湖得名,是瀑布侵蚀出来的深潭地形,主峰为千米高的鸡笼山。明代创庆云寺,有飞水潭诸胜,为广东 4 大名山之一。现设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为热带季风雨林保护区。该站称潮湿热带自然保护网点。
近年肇庆市规划把坑口建为鼎湖区(1988),辖广利、永安、沙埔 3 镇。
面积 596 平方公里。端州区兴建康乐、城东两个新住宅区,城区由不到 6 平
方公里扩大为 8 平方公里。并和南岸高要县新城组成团块,成为西江名珠。两者目前已有西江大桥相联,可建为三角洲西侧主要河港城市。
① “三纶”指丙纶厂、涤纶厂、和锦纶厂。
① 六湖为东湖、青莲、中心、波海、里湖、红莲湖;七星岩为阆风、玉屏、石室、天蟾蜍、仙掌、阿坡岩等。
- 惠州市 惠州市历史很早,秦代以傅罗族越人建成博罗县,县治梁化
(在惠东县),与以番禺族越人建成的番禺县相邻,为北上江西、东通福建的起点。今天仍为公路交通中心,有航运和机场和各地联系,广九铁路经本市南部,与香港连通得地理优势。广梅汕铁路常平至惠州段已完成铺轨,已可通车。目前市辖县 4 个:惠东、博罗、惠阳、龙门,全市人口 220 多万。市区当西支河与东江汇口。城市分为三部:水北、桥东、桥西。城市建
于 5—10 米低台地上,40—60 米台地呈丘陵状,如飞鹅岭形如飞鹅,浮于水上,故惠州市又名鹅城。四周被河水及人工筑堰建成的西湖包围,成易守难攻形势,有“白鹅浮水上,高枕永无忧”之谚。近来工业发展很快,“三来一补”、合资、合作企业日盛,汽车音响、多功能电话机、电子医疗仪器、保鲜设备等大量外销。电子、纺织、制衣、制药、制糖、机械、化工、冶金、玩具、食品等工业,亦大发展。市区人口 22 万。惠州由于水域环绕,有利外向型经济发展,林(南洋楹、湿地松)、果、蔬菜,蓖麻、花卉均有发展。
大亚湾经济开发区是珠江三角洲东侧重点开发区,与珠海西区相似,目前开发速度快。区辖淡水、澳头港、霞涌、秋长、沙田 5 镇,面积 488 平方
公里。澳头港,湾阔水深,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 110 个,10 万吨以上 3 个,
距香港中环码头只 47 浬,现已有 3 万吨和万吨泊位和 3.5 万吨油气泊位。美
国独资的熊猫汽车厂车间已建成,占地 7 平方公里。目前大亚湾开发区已成为以石化、汽车和钢铁为主的海滨工业城市和国际口岸,和惠州内城以电子工业、纺织工业为中心的集团企业相辅并行。1991 年电子行业年产值已有 31 亿多,惠州已成为国内大电子城之一。大亚湾开发区用地面积广大,低台地和高台地还未开发,是理想工业用地,缺点是缺水,故引东江、西枝江水工程要先行。地产业至为兴盛。
淡水至澳头间工业区因惠州港建成又可吸引大型企业。随着南海油田开发还要带动石化工业发展。壳牌公司与中方合建南海石化公司总投资达 25
亿美元(各占一半),年处理重质原油 500 万吨,年产乙烯 45 万吨,可加工
出 85 万吨化工原料(其中 15 万吨为精细化工原料),并可带动 1000 亿元下
游工业,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项合资项目。熊猫汽车厂投资也达 10 亿美元,
年产 30 万辆轿车,全进全出。
- 东莞市 本市即由东莞县升级而成(1985),全市面积 2465km2,人口 125 万。本市以“三来一补”、合资、合作企业发展迅速著名。至 1989
年底,来料加工企业 3700 多家,三资企业 350 家,工农业总产值 60.75 亿元。
由于农转非人口众多,吸收外地民工达 40 万人以上,始能解决乡镇企业生产问题。本市乡镇企业遍布广大农村,全市 80%以上乡镇都有工厂。加工产品在 4 千种以上,分 11 大类商品,毛织(21.7%)、服装(17.3%)、玩具(11.7
%)、电子电器(9.8%)、五金(9.7%)、塑料制品(3.6%)、鞋(2.6
%)、人造花(1.9%)、箱包装(3%)、手套(1.6%)、藤制品(0.9%) 等,累积总计达 4 亿美元。引进设备 11.2 万台,因而可以自力更生,建立骨干企业,如电子家电、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建材等。福安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为全国最大印染基地之一(投资 4 亿港币),敷铜板也是全国最大生产基地(占全国产量 1/3),还有彩电显象管、电子元器件等企业,也在向高档次、高科技、高效益方向跃进。食品工业与雀巢公司合作建速溶咖啡和咖啡伴侣企业,年产 4000 吨,产值 1.8 亿元,使东莞米粉、东莞腊肠等食品工业,跃上新的台阶。另一方面为多元化引进外资和开拓国际市场,“以港引
外”,发展更大项目,开拓东南亚、俄罗斯、中东和东南亚市场。计划将虎门蛇头湾开为虎门港,建万吨级码头,并建 26.8 万千瓦燃油电厂。在泥洲、西大坦建沿海工业开发区,发展石化、轻化工、纺织、轧钢、造船等工业, 在西大坦蛇头湾间建外贸开发区,利用狮子洋深水岸段进行开发。
农业亦向创汇型、开放式发展,已建成水果、水产、畜产、蔬菜、花卉基地 2100 多个。水果以橙、柑、荔枝、香蕉为主,水产以青蟹、对虾、鳗鱼
为主。1989 年农业产值达 7.5 亿元。水果一项即达 4 亿(1987)。
- 中山市 本市即 1983 年前的中山县,因人口、产值增长快,故改为市,不带县。人口 109 万,面积 1687km2(1987)。1989 年工农业总产值为62 亿元。市政府在石岐,石岐人口 25 万。本市亦为著名侨乡,华侨 30 万,
港澳同胞 30 万。有中山港直通香港。该港有 5000 吨泊位 1 个,3000 吨泊位
6 个,1000 吨 5 个,500 吨 3 个,吞吐量 250 万吨,客运量 60 万人次。应挖深出海通道,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中山市乡镇企业发达,中山洗衣机厂为国家一级企业,平板玻璃、食糖、机制纸、纸板、水泥、家用电器等在广东省占重要地位。已组建 6 个集团公
司,出口基地 71 个,出口专业厂 135 个。外向型农业发达,尤以水产和蔬菜为主。市内翠亨村为孙中山故居,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物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