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种花业
珠江三角洲城市和乡镇众多,经济富庶,美化城镇的花卉业也随经济发展兴起。如广州有花田(南汉)、花地(明)、庄头(清)等均为专业花卉种植区域。三角洲内更有陈村地区,每年花市(春节),十里长街,吸引不少中外游客,平常采购花木亦多来陈村。
热带性三角洲花卉亦多热带品种,为《群芳谱》所未载(见沈复《浮生六记》),不少为中原人士所珍。《三辅黄图》记汉武帝建扶荔宫专种三角洲花果,荔枝、龙眼、香蕉外,有桂、密香、指甲花、菖蒲、留求子等。宋也有花木入汴京,加工香类也需用香花,故茉莉、素馨很早输入。元代《南海志》已记花有 81 种。明代万历时,广州花地已“有花园楼台数十,栽花木
为业”(见《岭海名胜记》)。清代广州七门都是花市,花地花园 1930 年达
14 个,盆花 30 万盆,如醉观园花木出口菊、盆景远达南洋(1979 年后)。近年香花原料需要,更有发展,如九佛成白兰花镇,茉莉、含笑、夜合、鹰爪兰、珠兰、玫瑰、夜来香等热带香花均有专业户栽种,陈村更是出口花卉业中心。清初花田已扩至双洲、弼教一带,花园在弼教达 128 处(1937),
盆花数万,基上米仔兰年产 50 万斤。中山小榄、湾仔都有花园。近年向珍品
栽培,出口兰花价值数 10 万港币一盆也有。北觉滘、伦滘都发展鲜花、盆景业。桑基改为花基,引种国外名种(郁金香、非洲菊、玫瑰、剑兰、比利时杜鹃、金花茶等),饲养观赏鱼类(热带鱼、金鱼等),笼鸟、蟀等均有专业户经营,创汇亦大,供港澳人士斗鸟、斗蟀之用,每头售价可达数千元之巨。
花市主要在春节期间。广州花市在春节前 3 天举行,北方牡丹、当地绯
桃、吊钟,外国名花集中在 7 个市集出售,称“除夕花市”;另一为“陈村
花市”,沿公路长达 10 里,出售当地珍品,时间长达半月。广州有“花城” 之称,即因此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