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长江三角洲岸线的变迁
由于长江大量泥沙在河口不断淤积,长江三角洲岸线总的来说是不断地向海推进的,但推进速度却因时、因地而有较大差异,即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伸展速度不同,同一个时期内,不同地区的伸展速度也不同,个别地方(如大金山、小金山)不但没有向海淤进,反受侵蚀,从陆地沦入海中。过去了文江等提出的几千年来长江三角洲岸线每 60 年或 69 年推进 1 英里的说法, 是不正确的。
据 14C 测年和考古文物,长江三角洲最古的海岸线大致形成于距今 6500 年前。目前,在上海与太湖东部平原间有一系列狭长的平行的贝壳沙堤,大体呈北北西-南南东走向延伸,北起常熟市的福山(长江南岸),南迄漕泾(杭州湾北岸)。这些贝壳沙堤的组成物质主要是细沙和现在生活在潮间带的贝类生物,如蓝蛤、毛蚶等,它们是在海滨激浪作用下,被搬到古海岸上堆积的,故贝壳沙堤大致代表当时古海岸线的位置。在长江三角洲,这些贝壳沙堤一般高出附近平地,当地称为冈身(因地势高爽)。它们在吴淞江以北自西至东共有 5 条,吴淞江以南有 3 条。冈身的年代最西 1 条最老,大约为距
今 6500—6000 年,最东 1 条最新,大约为距今 3000 年。冈身之间则为低洼的泥质平原(图 3-8)。整个冈身地带(包括冈身间的泥质平原)的宽度仅4—8 公里,但其形成却历时 3000 年之久。换言之,即在距今 6000 年至距今
3000 年间,海岸线一直停留在宽 4—8 公里的冈身地带,那时,长江三角洲
岸线的伸展率平均每年仅 1.3—2.7 米。
据谭其骧考证,公元 4 世纪时(东晋),长江三角洲岸线还在冈身地带
附近,但此后海岸线即迅速向东推进。从 4 世纪到 12 世纪,约 900 年间,海
岸线从冈身地带东侧推进到里护塘(宋代所筑海塘)一线,向海伸展达 30
余公里,平均每年伸展 30 余米,比冈身地带要快 10—20 余倍。
东晋以前与以后,长江三角洲的成陆速度之所以相去悬殊,主要是由于东晋以前长江流域人口较少,自然植被保存较好,长江来沙量较少,故海岸线能维持在冈身地带附近达 4000 多年之久。东晋以后,特别是隋唐以来,北方移民大量涌入长江流域,开发山区,植被遭受破坏,长江来沙量大增,故三角洲岸线伸展速度也大大增加,这与上述长江口演变历史是相吻合的。但12 世纪以后,里护塘以外的成陆速度又变慢,这可能与长江主泓改由南支入海,长江南岸经常受到冲刷,而泥沙则较多地沉积在北岸及江心沙洲有关。另外,里护塘向东即为南汇咀,三角洲东端突入海中,水深、浪大、流急, 泥沙难以停积,故造陆速度自较里护塘以西为慢。
应当指出,由于长江口水动力条件变化复杂,长江三角洲海岸的某些地区在最近几百年内不仅没有向海淤涨,反而受侵蚀后退,甚至沦入海中。例如,由于长江大溜改走南支以及科氏力的影响,长江三角洲的长江南岸太仓至外高桥一带江岸,在近四、五百年来受到严重冲刷,不仅没有涨出,反而被蚀坍入海中。如宝山旧城 1412 年(明永乐 10 年)筑城时距海 30 里,1582
年(明万历 10 年)被海潮冲没,其遗址距现在海塘不到 2 里。现在这一带江岸仍受强烈冲刷,建有坚固的江堤和丁坝群来防护。崇明岛国近年长江大溜
改走南支,海岸一直北涨、南坍,故已围垦区及国营农场主要在北岸,南岸则筑有护岸丁坝群。
长江三角洲海岸南临杭州湾,沿岸潮流很强,流速最大可达每秒 2 米以
上,海岸和潮滩目前均受到强烈冲刷。这里的金山和金山城 12 世纪中叶(南宋初)以前尚为陆地,后海岸受冲刷坍没入海。金山一名大金山,在目前金山咀东南 7 公里海中,小金山在大金山西北约 2 公里。杭州湾中的王盘山现在是海中的一个孤岛,但东晋时亦在陆上,后不知何时沦入海中(图 3-9)。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东端,近年陆地淤涨速度较慢,因土地资源紧缺,
自 50 年代起大力围滩涂浅海造陆,至今共新增土地 570 余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总面积的 9%,其中仅崇明岛就围了 480 多平方公里,占该岛总面积的 45%左右。1990 年起,又在崇
明岛东端淤涨最快的东滩兴工围地 9.5 万亩,计划 1994 年完成。上海市新国土地除供农业用外,也作工业、交通用地,如金山石化总厂的用地就是围滩涂得来的。这是最近时期人类活动对长江三角洲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