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业发展概况
老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人口为 688.29 万,有 26 个国营农场及渔场。农业生产的地貌和光热条件较为优越,土地资源比较丰富,解放以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粮食总产量和农业总产值大幅度增长。1988 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 342.7 万吨,农业总产值达到 84.62 亿元,比 1949 年分别增长了
- 倍和 32.0 倍,按农业人口平均的粮、油、果、肉、奶的产量和商品量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已成为我国较为发达的农业区之一。
本区农田基本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30 多年来在三角洲平原上兴建了大量防洪、灌溉、排涝等工程设施,包括大中小型水库 1100 多处,排灌站 1.4 万余个,有效灌溉面积为 901.5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70.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3%)。农业技术装备也有显著的提高,全区现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60.2 亿瓦特,机耕面积 886.8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67.9%,也明显超过全国均值(42.7%)。1988 年全区农业化肥施用量为 46.5 万吨,农村用电量为 19.6 亿千瓦时,农业的化学化和电气化水平也居全国前列。
种植业是本区农业生产的主导部门,主要种植粮食、蔬菜、油料和棉花等作物,其中粮食作物耕地面积 59.93 万公顷,播种面积 104.97 万公顷,分别占整个耕地面积和农作物播种面积的 68.8%和 79.3%,为种植业的主体。1988 年全区粮食总产量为 342.7 万吨,主要以小麦(106.3 万吨)、玉米(119.7 万吨)和稻谷(68.2 万吨)为主。油料和棉花是本区两大主要经济作物,1988 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 7.33 万公顷,产量 8.9 万吨,棉花播种面积 3.85 万公
顷,产量 2.2 万吨。由于地处大城市郊区,蔬菜生产是本区农业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发展迅速,1988 年仅天津各区蔬菜产量即达 215.4 万吨, 商品菜比重高达 70%。
本区地处滨海三角洲平原,山地丘陵面积不大,林业主要集中在北部几个县的丘陵地段,林木采伐量和果品产量都很少,全区林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 1.6%。畜牧业的发展正处在从传统农区畜牧业向城郊型现代畜牧业的转化过程中,即由单一养猪转为向城市提供大量肉禽蛋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已由 1978 年 7.8%上升到 1988 年的 18.2%。本区缺乏大面积优良草地,但山地草坡、滨海草滩、平原大洼及河滩草地较多,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畜牧业发展前景较好。
本区海水和淡水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沿海滩涂、洼地水面较多,海岸线长达 380 公里,三角洲陆域上沟渠交错,坑塘、水库密布,渔业生产条件优越。本区曾是我国北方渔业中心和华北水产品集散的重要基地,目前全区有16 个渔业乡(镇),渔业劳动力 13.52 万人,已基本实现了机动力生产,海洋捕捞和淡水养殖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1988 年水产品总产量 27.10 万吨, 以海产品为主,约占水产品总产量的 71%,以虾、蟹类最为重要。淡水水产品产量为 7.77 万吨,主要是鱼类,以养殖为主。由于长期片面实行拦河筑坝和改苇、改渔种粮的政策,加上工业污水污染水源,本区渔业环境有所恶化, 同时重捕轻养、酷渔滥捕更导致了渔业资源普遍衰竭。近年来在恢复和保护渔业环境、稳定捕捞量的同时,大力发展内陆水域和浅海滩涂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全区淡水养殖面积 72.31 万亩,海水养殖面积 33.43 万亩, 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达到 11.4%。
由于本区工业和城镇人口密集,农村工副业近年发展很快,特别是临近
大城市的乡村工副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农副产品本身的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一种外延。1949—1976 年间,本区工副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 20%以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全区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农村工业总产值已超过农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比重最高,占 62.5%,牧业和渔业也分别达到了 18.2%和 11.4
%。和全国平均的农业产值构成比较,本区农业显示出以种植业为主体,城郊型牧副业和滨海渔业较为发达的结构。
本区由于重视发展国营农场,开垦沿海和三角洲的荒滩和洼地,按农业人口平均,人均耕地有 1.90 亩,高于全国平均的 1.65 亩。较著名的垦区和
农场有 36 个,合计农场人口 7.15 万,耕地面积约 32.15 万亩。本区低洼的沿海平原排水不良,盐碱化较为严重。解放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治水改土, 喷灌和排灌标准大大提高,已在许多昔日盐碱地上建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大大减轻了洪、旱、涝、盐碱对本区农业的威胁。受将来可能的海平面上升影响,盐碱化和排水不良等问题可能会有所加重,仍需予以重视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