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城镇发展的特点
- 城镇密度高,分布均衡。全区包括集镇在内,共有 1600 多个城镇
型居民点,约每 30 平方公里 1 个。按建制镇以上的城镇计,约 100 平方公里
1 个,为全国平均城镇密度 9 倍(1990)。大城市密度 0.93 万平方公里 1 个,
城市随机距离 29.4 公里,城镇随机距离仅 5 公里,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城市规模齐全,形成了较为协调的等级规模体系,但特大城市地域内,城镇规模落差大,缺少中等城市。全区
16 个城市中,按市区非农业人口
统计,计有特大城市 2 个(上海 783.5 万人,杭州 133.9 万),大城市 3 个
(无锡、苏州、常州),中等城市 5 个(南通、江阴、宜兴、嘉兴、湖州),
小城市 6 个(常熟、张家港、昆山、启东、海宁、溧阳)。如按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范围,包括南京、镇江、扬州、绍兴、宁波等,则已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较为协调的规模结构。但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市域范围内,均缺次级城市,上海附近最大的卫星城,人口不到 20 万;杭州附近最大县城人口不到
10 万人,首位度偏高,影响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
-
城市类型多样、职能各异。区内既有上海这个综合性的特大城市;
又有杭州、苏州等风景旅游胜地、历史文化名城;南通、张家港、江阴等港口城市;常州、嘉兴、湖州等工业城市,等等。三角洲地区小城镇也是各具特色,有苏东坡称之为“古邑”的千年古城——海宁市的盐官镇,全国的“缫丝之乡”苏州吴江的震泽,丝绸之都吴江的盛泽,“陶都”丁蜀(宜兴), “纺织之乡”常熟市周庄镇,等等。不同职能的城镇,正依据自身的条件, 竞相发展。
-
城镇空间分布呈明显的轴向结构。长江三角洲城市在历史时期主要是沿大运河分布,在铁路通车后向铁路轴线转移,现在呈沿海、沿江、沿铁的轴向分布,形成以上海为龙头,长江为轴线,沿沪宁、沪杭铁路集中分布
的态势。两条铁路沿线集中了本区城市的绝大部分,其中上海、苏州、无锡、常州一线是城镇分布的核心带。
近几年,空间分布一个新趋势是结合长江利用和港口建设,沿江及与沪宁线之间城镇,尤其中小城镇有较快发展,如江阴、张家港、常熟以及一批因大型建设项目布局而兴建的小城镇如利港等(大电厂厂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