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含沙量小,输沙量大
珠江含沙量小,平均值为 0.1 — 0.3kg/m3 ,西江马口站最大也只0.32kg/m3。这是由于西江、北江多流经石灰岩区,溶解质多,悬移泥沙少; 加上热带环境植被恢复迅速,水土流失较轻,泥沙带入河中较少所致。近年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相应增加。实测含沙量以马口 1968 年 0.49kg/m3 为最大。平均值为 0.27kg/m3(长江为 0.46kg/m3),故在世界大河中,珠江也算
是含沙量小的河流(亚马逊河为 0.06kg/m3)。北江、东江含沙量更小,最大值实测在三水为 0.25kg/m3,博罗为 0.17kg/m3。但是由于水量丰富,故年输沙量却不小,使河口滩地不断形成,有利围垦。
各河每年输入三角洲泥沙共达 8745 万吨(西江 7530 万吨,北江 837 万
吨,东江 295 万吨,增江 50 万吨,潭江 1223 万吨)。年中以汛期为主,占91%以上,因此,三角洲的淤积也是以汛期为主。洪水过后,地面可留下几寸厚泥沙,难以排除,而在枯水季则河道又发生冲刷现象,这样河流就形成“滩槽分化”现象,洪期河滩淤高,河滩增高成为平原,枯水期河道冲深, 河槽易固定,河道变窄加深。
河道推移质输沙量用沙波运行计得石角为 50.8 万吨/年(黄进,1977),
各河共计 753 万吨/年(赵焕庭,1990)。有机质 60 万吨,化学径流约 3000 万吨,可见三角洲每年获得肥料也很多。主流西江流域有一半为石灰岩区, 进入三角洲的河水含 Ca2、HCO3-较多,水中 Cl-、K++Na+离子也较丰富,但矿化度弱,一般在 100—200mg/l 之间,为弱矿化度水,反映了热带气候下物质淋溶较强的特点。河流水质一般为软水,pH 值为 7—8,故属良好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