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区域社会经济开发历程
长期以来,整个三角洲地区由于地面坡降的平缓,水系的汇聚,大量湖淀洼地的存在,为低湿的盐碱荒地,受洪涝盐碱的威胁,开发利用较为困难, 近海的大片低洼平原长期地旷人稀,生产活动以渔盐为主。
宋辽时期,以海河为界,南北长期对峙,双方在此设置军事据点,并令驻军屯垦种地,促进了天津地区经济的开发。金灭辽后,迁都北京,天津地位日显重要。公元 1214 年,金朝在位于南北运河汇流的三岔河口设立直沽寨,由都统戍守,当时这里还是个荒芜的不毛之地。直沽寨作为军事据点和漕运聚落是天津历史上最早的名称。元、明、清三个朝代是天津开发的重要时期,公元 1271 年,元朝正式定都北京,天津作为京都门户和南北漕运的枢纽,从此得到迅速的发展,其经济以漕运、制盐和屯田为主。
天津漕运源远流长,早在隋唐时期,今军粮城一带就成为军运重镇。金朝漕运以河道为主,每年运送 100—200 万担漕粮以保证中都(今北京)之需。元朝南粮北运,由于大运河年久失修,改走海道运输。漕船从崇明入海,通过海路驶入海河,再由直沽转入京师,天津开始呈现出“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的繁华景象。由于海运船只简陋,航行经常遇难,漕粮损失很大, 明初开始疏通大运河,漕运复由运河,经天津转运的漕粮每年大约 400—500 万担。随着漕运的发展,南方的手工业品和土特产品也源源输入天津,到了清代,民间运输相继崛起,官办和私人粮商也大量增多,天津经济日趋繁荣。
本区的制盐业在西汉初期就已初具规模,傍海煮盐蔚然成风。到了五代, 后唐在芦台设有盐场,在宝坻设立盐业生产和运销的管理机构——榷盐院。元朝更重视盐业生产,在三岔沽和大直沽设立盐使司,自直沽至渤海之滨共有盐场 22 处。明清时期,盐业规模继续扩大,出现“万灶沿河而居”的景象, 滨海盐田的东移和长芦盐区的兴起,使天津代宝坻而成为华北最大的盐业集散中心。大盐商和大灶户的涌现更促进了天津商业和金融市场的日益活跃, 带动了本区商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天津屯田始于元朝,到明朝由于战争需要又有较大发展,屯田扩大到几万顷,收粮几十万石。1601 年保定巡抚汪应蛟至天津一带开渠筑围,以水洗碱,引种水稻,收成颇丰,久负盛名的小站稻即源于此。屯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点的形成,当时的城南葛沽一带“其地阡陌井井”,“民居稠密,鸡犬相闻”。到了清代,屯田的规模和耕作技术进一步扩大和提高, 呈现出一派北方“小江南”的景象。
本区近代工业从军事工业开始,自明代起便出现了许多官办军事手工业作坊,清初天津成了我国北方机械工业的发源地。鸦片战争后,天津是华北最早通商口岸,西方列强在天津强划租界,兴建码头,开设洋行,倾销产品, 一方面破坏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同时也给天津近代工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1867 年天津机械局创办,并迅速成为能制造火药、枪炮、船舶,以及小型炼钢、轧钢等的军火联合企业。20 世纪初,以洋灰和官矿公司为支柱的“北洋实业”已逐步建立起来,以纺织、制碱、面粉和日用百货等轻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也获得了迅猛发展,30 年代末,天津的工业部门已有 50 个行业, 3000 余家工厂。
天津的商业历史传统悠久,尤其是明中叶以来,南北货运流畅,居民经商者居多,开埠以后,专门从事购销洋货和为洋商收集土特产品出口的商货行业逐渐兴盛。由于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天津逐步成为华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全国第二大工商都市。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 40 年的努力,以天津为主体的老黄河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我国发达的综合性的经济区和北方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商业贸易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