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水文特征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全长 6300km,流域面积 180×104km2,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长江流经上中游后,在江西湖口折向东北,进入下游河段,在江苏江阴始入三角洲平原,在上海吴淞流入东海。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坦荡、河网如织,湖荡众多,江河湖海互相联通,形成特有的水乡泽国的三角洲水系。按其水文特征,水源补给和历史演变,可分为长江河口区、太湖水系和运河水系。

  1. 长江河口区 长江口为丰水、多沙、中等潮汐强度的河口,是中国的最大河口。上自安徽大通(枯季潮区界),下至水下三角洲前缘(30—50m 等深线),全长约 700km。河口区分为 3 段:大通至江阴(洪季潮区界), 长约 400km,为江心洲河型的近口段;江阴至口门,长约 220km,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河床分汊多变,为河口段;自口门向外至 30—50m 等深线处,潮流作用为主,水下三角洲发育,为口外海滨区(图 3-7)。

长江河口水丰沙多,据大通站水文资料统计,长江进入河口段的多年平均水沙为,多年平均径流量 9110×108m3,最大为 1954 年 13600×108m3,最小为 1978 年 6760×108m3,前者为后者的 2 倍,多年平均输沙量 4.68×108t,最大年输沙量 6.78×108t(1964),最小年输沙量 3.40×108t(1972),前者为后者的 2 倍。汛期(5—10 月)水沙量分别占全年的 72%和 87%,年内水沙也较为集中,年际的水沙变化不同步(图 3-10)。

长江口外潮汐为正规半日潮,口门为不正规半日潮,口门附近的中浚站平均潮差 2.67m,最大潮差 4.62m,最小潮差 0.17m;潮差沿河而上逐渐减小, 至徐六泾多年平均潮差为 1.99m。河口各汊道的潮汐因受地形影响有所不同,北支潮差比南支大 25%,引起北支咸水倒灌南支。长江口潮量巨大,每潮平均进潮量达 32.5×108m3,大潮时可达 45×108m3。长江巨量的入海水沙几乎全部通过南支经北港、北槽、南槽入海,由北支下泄水沙只占长江入海水沙的 2%,甚至出现海水倒灌和河槽淤积现象。

  1. 太湖水系 太湖水系濒江临海,不仅受到河流泥沙和潮汐的影响,还受到围堤筑圩的人类活动干预,具有复杂的演变历史,特别是湖区和下游水系,古今相比,变化较大。现代的太湖水系是以太湖为中心的湖泊水网系统, 太湖以西为上游水系,以东为下游水系(图 3-11)。
  1. 上游水系为苕溪水系和荆溪水系。苕溪水系由东、西苕溪组成,分别发源于浙江天目山南北麓。西苕溪通过长兴平原分泄入太湖;东苕溪在余杭至埭溪间分散注入太湖。荆溪水系源于茅山

和界岭山地,先汇入洮湖,再分两股下泄,一股先入西氿,再入太湖;另一股先入滆湖,兼纳洮湖等来水后,部分水量入江南运河,部分水量经东氿入太湖。

  1. 下游水系。主要有黄浦江和吴淞江等河流。黄浦江是长江的最后 1 条支流,贯穿上海市区,自淀山湖至吴淞口全长 113km,具有排水、引水、通航和供水等多种功能。上游南、中、北 3 支流分别承泄着太湖,淀柳地区和杭嘉湖地区大部分来水,并在米市渡站以上汇合。黄浦江下游还接纳许多通江达海的支流,如常浒河、白茆河、大治河、七浦河、浏河、蕴藻浜等。黄浦江为一湖源的河网型潮汐河流,是太湖最大泄水河道,承泄太湖来水量

的 70—80%,米市渡站多年平均净泄水量 100.3×108m3。潮流一般可上溯至淀山湖,潮区界在苏嘉运河平湖塘一带,河口最大进潮量 12100m3/s,平均每潮进潮量 5800×104m3。

吴淞江(上海段称苏州河),源出太湖,下游横贯上海市区,在黄浦公园处汇入黄浦江,全长 125km。该江在历史上曾是太湖排水入海的主要河道, 后逐渐缩窄和淤积成为黄浦江的一条支流。上游(瓜泾口站)多年平均流量20m3/s,下游(黄渡站)已减至不足 10m3/s,对太湖泄洪作用甚小;进潮量较小,仅占黄浦江进潮量的 2—3%。下游段河水污染严重,已成黑臭污水的排污河道。为防治风暴潮侵袭,1991 年在河口建成桥闸结合的防潮闸。

  1. 太湖及其它湖泊 太湖地区湖泊星罗棋布,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江南中部低洼地区,周边高 5—6m,中间高 2.5—3.5m,高差约 2.5m,为一巨型碟形洼地,是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方。太湖地区总面积 3.5×104km2, 水域面积 0.316×104km2,占总面积的 8.96%,高于我国全国湖泊率(0.83

%)的 10 倍。据统计,太湖地区共有大小湖泊(大于 0.5km2)189 个,其中大于 10km2 的湖泊有 9 个,小于 5km2 的湖泊有 169 个(表 3-1)。大中型湖泊有利于调蓄洪水和水资源开发利用。

表 3-1 太湖平原湖泊分布

湖泊面积(平方公里)

地区

大于 10 平方里以上的湖泊

10 — 5 平方公里的湖泊

5 — 1 平方公里的湖泊

l — 0.5 平方公里的湖泊

合计

数量

面积

数量

面积

数量

面积

数量

面积 数量

面积

阳澄淀娜地区

6

264.34

8

52.10

34

72.62

22

15.20

70

404.26

杭嘉湖平原地区

4

29.30

44

78.95

43

20.10

91

128.35

浦西区

1

1.63

3

1.52 4

3.15

浦东区

澄锡虞区

1

5.29

2

2.79

1

0.65 4

8.73

湖西区

2

235.85

3

21.57

5

13.17

3

2.27

13

272.86

浙西区

6

3.52 6

3.52

太湖

1

2338.1

1

2338.1

合计

9

2839.29

16

108.26

86

169.16

78

43.26 189

3158.97

太湖地区众多湖泊,按其地域分布,可分为 4 个主要湖群:太湖上游的洮滆湖群、太湖、太湖东北侧阳澄、昆承湖湖群和太湖东侧的淀、泖湖群, 在 4 大湖群中,湖水面积大于 50km2 的有太湖、隔湖、阳澄湖、洮湖和淀山湖。

  1. 太湖长江中下游地区 5 大淡水湖之一,水域面积 2338km2。太湖原有进出水口门 315 个,后因淤塞和人工改造,目前仅存 219 个。入湖河道主要是西部和西南部苕溪水系、荆溪和滆湖水系,集水面积总计 1.5×104km2, 年平均入湖水量 52×108m3。出湖河道主要有梁溪河、望虞河、横塘港、吴淞江及太浦河等,前 3 河分别由望虞河、浏河注入长江,后 2 河注入黄浦江, 再汇入长江。这些主要出湖河流和其它众小河港组成纵横交错河网,流速缓慢,泄洪能力很小,一遇洪水即壅塞不畅,并受潮水顶托,洪水排泄受阻更

为严重。1991 年洪灾后,已进行综合治理(图 3-12)。

太湖在多年平均水位 2.99m 时,平均水深仅 1.9m,最大水深 2.6m,多年平均蓄水量 44.3×108m3,可调蓄水量 37×108m3。1991 年大洪水中,太湖出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 4.78m,总蓄水量达 87.2×108m3。

  1. 滆湖 为太湖地区第二大浅水湖,水面积 147km2,多年平均水位3.14m,平均水深 1.10m,最大水深 3.14m;水源主要来自西部茅山山地和洮湖区,出湖水流主要通过南、北太滆运河,向东注入太湖,可调蓄水量 2.76

×108m3。

  1. 阳澄湖 太湖地区第三大浅水湖,水面积 119km2,由互相平行的阳澄东湖,阳澄中湖和阳澄西湖组成,其中以阳澄东湖面积最大(52.5km2), 阳澄西湖最深(4.70m)。接纳西部和太湖来水,东注水流部分经吴淞江下泄, 或经澄湖、淀山湖迂回入黄浦江。阳澄湖多年平均水位 2.87m,平均水深1.43m,可调蓄水量 1.7×108m3。著名的沙家浜即位于常熟市以西的阳澄湖旁,昔日的芦荡现已大部改为良田。

  2. 洮湖 又名长荡湖,水面积 89km2,接纳茅山山地来水,入湖河流中的丹金溧漕河与运河相连,并同长江沟通,可引长江水入湖;出湖河流东泄滆湖,再入太湖。洮湖多年平均水位 3.40m,平均水深 0.97m,最大水深1.95m,蓄水量 0.86×108m3。

  3. 淀山湖 水面积 63.7km2,接纳太湖泄水,出湖水经拦路港注入黄浦江;当黄浦江受潮汐顶托时,江水可由拦路港倒灌入湖,为一受潮汐影响的湖泊。湖泊平均水位 2.42m,平均水深 1.73m,蓄水量 1.1×108m3,可调蓄水量 0.85×108m3。现已为上海市郊区的水上游览区。

太湖地区西高东低,洪水向中部、东部汇集,众多的湖泊对洪水具有明显调蓄作用。太湖居中,可调蓄流域性洪水,湖西的洮湖,滆湖调蓄西部洪水;湖东的淀泖湖群可对太湖下泄洪下进行二次调蓄,构成了以太湖为中心的蓄泄系统,对太湖地区洪水起调蓄和削减作用。

  1. 大运河及运河网 大运河即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止杭州,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河 5 大水系,全长 1790km,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路线最长的人工运河。大运河全程分为 7 段:北京至通县段称通惠河, 通县至天津段称北运河,天津至临清段称南运河,临清至台儿庄段称鲁运河, 台儿庄至淮阴段称中运河,淮阴至扬州段称里运河,镇江至杭州段称江南运河。因大运河沿程地势高低不一,其水流方向,水源及排蓄方式全河均不相同。由于近代海运和陆运的兴起,黄河以北的运河段早已淤积断航,黄河以南运河段尚能通航。长江以北的大运河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的设计路线。

纵贯长江三角洲的大运河河段是里运河和江南运河,同苏北的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耕茶运河、如海运河、通吕运河和苏南的锡澄运河等组成互相连通的运河网。运河网除了具有重要的内河运输功能外,还有排涝、引水的作用。据多年平均统计;江南运河(镇江谏壁闸)引江水量 3.6×108m3, 入江水量 0.39×108m3;新通扬运河(宜陵闸)引江水量 21.8×108m3,通吕运河(南通闸)引江水量 7.4×108m3,入江水量 0.5×108m3。总计江苏省沿江两岸引江水量 83.8×108m3 ,入江水量 24.9×108m3(不计引江至淮河水量)。

  1. 主要水利问题和治理措施 长江三角洲地跨苏、浙、沪两省一市, 自然条件优越,人口众多,城镇密集,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经济区。建国以来,长江三角洲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建设,整治了京杭运河,江水北调,开辟了太浦河、浏河、望虞河,沿江、沿海全面整修了堤防,建立不少港闸, 并兴修了大量农田水利工程,初步形成了一个能泄、能蓄、能引、能控制的新的江河湖海的水利系统。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增及地区行政上的不协调,在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防御洪涝灾害工作上存在不少问题:
  1. 水乡泽国、但水资源不足 长江三角洲多年平均雨量 1000mm 左右,尚属丰沛,但其年际、年内变化较大,产水量不高。如江苏南部

(25160km2),年雨量 1060mm,年径流总量 69.4×108m3,年产水模数 25.2

×104m3/km2,低于长江流域(53.1×104m3/km2)、淮河流域(31.3×104/km2),为我国南方产水量最低地区。在江苏省与长江相通地区(3.90×104km2,太湖、固城湖、石臼湖、秦淮河和义征、六合、南通沿江各独流河),如不计长江过境水量,只算当地水资源,则人均水量 360m3,亩均水量 388m3,仅分别为全国人均水量(2816m3)和亩均水量(1835m3)的 13%和 21%;其中人均水量是全国各流域中最小,亩均水量仅略高于海河和黄河流域。按现有供水能力,干旱年(保证率 P=75%),经供需平衡分析,则缺水 12.75×108m3。如以太湖地区为单元计算,不计引江水量,年水资源总量(含地下水资源) 162×108m3,人均水量仅 512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 18%。最少是黄浦江流域,人均水量仅有 170m3,是全国人均水量的 6%。如加上引江水量,太湖地区水资源 650×108m3,人均水量和亩均水量仍低于全国均值。太湖地区在现有供水条件下,今后若遇一般干旱年份(P=75%),由于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匀,会产生区域性和季节性缺水,估计缺水 60—70×108m3;严重干旱年份

(P=95%),则可能普遍缺水。如遇 1971 年型(P=94%)大旱年,则需从长江引水 100×108m3 来补缺。可见,长江三角洲虽为水乡泽国,但当地水资源严重不足,即使用现有的引江水量,缺水问题仍然存在。

  1. 鱼米之乡水质污染严重 长江三角洲由于环境治理未和经济发展同步进行,不少江河、湖泊、运河等水体污染严重,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污染点多、面广、污染类型复杂及治理水平低,使水体污染扩大和加重。大中城市、工矿区和城镇附近河段,水体常年黑臭,鱼虾难以生存, 农田不能灌溉,人畜不能饮用。

沟通苏、锡、常、杭、嘉、湖的江南运河,两岸城镇密集,工厂林立, 其中苏、锡、常 3 市附近运河段,工业污水日排放量达 150×104t,生活污水达 180×104t,运河水常年黑臭,鱼虾已绝迹。运河杭州段,据 1987 年调查,每年排入污水已达 1.9×104t。比 1984 年增加 2600×104t,并且污水中含污物浓度也相应增加。至今,江南运河全河的水质已达不到国家地面水三级标准。

苏州河和黄浦江流经上海市区和郊区,江水污染更是触目惊心。黄浦江的支流苏州河,在市区内长 54km,两岸工厂近千家,每天排放大量工业污水, 再加上居民生活污水及支流汇入的污水,每日约有 100×104t 之多,其中 40

×104t 污水由污水管排入长江,余下 60×104t 污水排入苏州河。因受潮汐影响,苏州河中污水常常不能在一个落潮过程中全部排出河口,又重新被涨潮流顶回,使污水在河中来回回荡。如北新泾处污水,一般需 11 个潮汐(约 5 天半时间)才能排出河口;污水最多的曹家渡—北新泾一带,有时黑臭水可

上溯到黄渡以上。苏州河实际上已是一条排污的臭水沟,现已着手进行大规模整治,以便在近期做到基本上消除苏州河水的严重污染。黄浦江水体污染也较严重,仅略好于苏州河。据 80 年代统计,每日排入黄浦江污水有 530× 104t 之多,污染最为严重的川扬河至吴淞口的下游段,由于两岸污水的直接排入和苏州河污水的汇入,大量污水汇集在下游,再加上潮汐顶托,污水回荡,使污水不能排出口外。自 60 年代起,黄浦江水黑臭逐年加重,60—70

年代,黑臭大多发生在 6—8 月,每年累计黑臭天数 30—50 天;70 年代末起,

全年黑臭,每年累计黑臭天数多达 150 天。

太湖环湖三面均为水网平原,湖西和湖北地区水网密织,众多的入湖口门,常是污水的排污口。不过太湖绝大部分水域的水质尚好,接近国家地面水一级标准,但少数水域(约 11%水面)已遭受不同程度污染。据统计,无锡、常州及湖州等中小城市每天排入湖中污水约 80×104t。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湖水富营养化加剧,无锡市郊的五里湖、梅梁湖的湖面有时为藻类覆盖, 已影响城市供水。

长江河口段水域,沿江两岸排污水量也较大,江苏境内长江段,仅南通、镇江二市每天就排放污水 34×104t,上海市位于长江口的西区和南区污水排放区。由于长江口水面宽广,入海水量大,污径比相对较小,故长江河口段总体水质尚好,仅是局部岸边形成明显污染带。

  1. 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地面沉降 长江三角洲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量大,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及南通等大中城市附近江河水体水质受污染,已不能满足工业和生活用水需要,只能增加地下水开采量以弥补不足。据统计,上述城市 80 年代地下水日开采量:上海市 31×104t,南通市 12×104t,无锡市 8×104t,常州市 30×104t,嘉兴6.5×104t。总计地下水年开采量 4×104t。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逐年扩大加深,并引起地面沉降。

(甲)南通市 南通市挖井失控,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1975

—1986 年市区出现两个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一为 55.0mm 以上,另一为63.4mm,市区外围沉降量在 35mm 以下。近年来,沉降有加剧趋势。

(乙)苏州市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中心埋深超过 60m,1955—1977 年地面累计沉降 386mm,年均沉降量 16.8mm,1978—1987 年地面累计沉降 559mm, 年均沉降 55.9mm,1989 年沉降量高达 67mm,地面沉降加快明显。

(丙)无锡市 1955—1978 年地面累计沉降 200mm,年均沉降 29.2mm, 1979—1981 年地面累计沉降 300mm,年均沉降量高达 100mm,①沉降速度加快更为严重。

(丁)常州市 1979—1983 年地面累计沉降 380mm,年均沉降 76mm。

(戊)上海市 上海地面沉降自 20 年代就已出现,1921—1949 年市区平均累计沉降量 639mm,沉降中心沉降量达 1136mm。建国初,工业地下水开采量急增,尤其 1950—1960 年平均每年增加新井 100 口,1960 年全市日开采量高达 55.6×104t,加剧了地面沉降。上海近 70 年来的地面沉降和沉降控制过程,可分为几个不同阶段:

①1921—1948 年,近 30 年中,市区有明显沉降,形成二个沉降漏斗: 一在静安区,另一在黄浦区,年均沉降量 20—30mm,最大累计沉降量超过

① 陈妙生:地面沉降加剧洪涝灾害,扬子晚报,1991 年 10 月 15 日。

1000mm,沉降 500mm 的面积约 20km2。

②1949—1956 年,市区地面沉降范围扩大。出现普陀、杨浦、徐家汇及南市等新沉降中心,市区年均沉降量 40.1mm,最大达 70mm。

③1957—1965 年,上海地面沉降严重时期,市区沉降量和范围更为扩大,近郊工业区地面沉降也有所发展。其中 1957—1961 年的地面沉降最为严重,又增加闸北、长宁二沉降中心,市区沉降量超过 500mm 的面积达121.4km2,最大累计沉降量为 1500mm;1962 年起,实行地下水开采限制措施后,地面沉降稍有缓和,市区年均沉降量减至 23mm。

④1966—1976 年,为地面沉降基本控制阶段。其间 1966—1971 年推广地下水回灌,地下水位回升,市、郊区出现地面微量回弹,普陀和杨浦二沉降漏斗区,地面回弹 40mm 以上,市区地面平均回弹 3.2mm;1972—1976 年, 地面回弹量逐年减小,并由土层蠕变而引起微沉降,市区地面年均沉降3.6mm。郊区工业区因回灌量小,开采量大,沉降量仍较大,最大累计沉降量可达 150mm(图 3-13)。

图 3—13 上海市区地面沉降剖面图(据郭霞窓)

⑤1977—1985 年,市、郊地面仍有微量沉降,市区年均沉降 3.0mm,郊区年均沉降 3.7mm。

80 年代末,上海年均沉降量 6.2mm,沉降速率又加快。

近几年来,长江三角洲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取用地下水逐年增加,因此地面沉降已由城市转向乡镇,并逐步向农村扩大。

  1. 盲目围堵,使洪涝灾害加剧 长江三角洲在开发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环境效益,防灾意识更是薄弱。反映在抗洪除涝上更为明显,水利建设只顾局部利益,不顾全局规划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和管理。盲目围湖造田,堵河兴建公共设施,致使河湖的洪水调蓄能力锐减,甚至排洪不畅,加重了洪涝灾害威胁,其中以占有长江三角洲绝大部分面积的太湖地区最为典型。

①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蓄洪水能力减少。太湖流域围湖造田已有数千年历史,约有 6000km2 的湖沼洼地先后变为农田,占流域面积的六分之一。建国后 40 年中,仍不断筑堤建圩,甚至兴建“大控制”、“大包围”、“联圩并圩”工程,使圩区内的河道、湖泊成为内港、内湖,围垦面积已达 530km2, 其中太湖 160km2,隔湖 107km2,洮湖 22.5km2。围垦减少了调蓄洪水能力, 加重了圩区洪涝灾害。如以太湖流域 1991 年洪水同 1954 年洪水相比,1954 年洪水仍为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全流域为 50 年一遇;1991 年洪水,全流域平均雨量仅为 25 年一遇,属有记录以来的第二位,只是湖西、北地区雨

量大大超过历史记录,为 100—200 年一遇。但是 1991 年最高水位(4.78m)

却超过了 1954 年的最高水位,如不采取人工分洪措施,太湖最高水位可超过5m 以上,围湖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②盲目堵河,更无防洪、泄洪的骨干工程。太湖流域原水利条件优越, 江河湖海互相连通,洪排旱引。后因不合理围堵,使湖东众多出水口门先后被封堵,原规划人工开挖的太浦河、红旗塘、望虞河等排洪河道,久久不能竣工。有闸而河不通,使这些骨干排洪河道不能发挥作用,洪水无法迅速外排,积涝成灾。1991 年洪水中,6 月中下旬 12 天入湖水量达 20×108m3,而同期太湖泄洪水量仅 3.1×108m3,比 1954 年泄洪能力减少 30—40%,由此

太湖水位猛涨 0.83m。为避免太湖大堤溃溢,6 月 26 日开启太浦闸,7 月 5 日打开红旗塘和钱盛荡坝,加大太浦河行洪能力;7 月 10 日,当太湖水位达4.78m 时,又打开望虞河沙墩坝,分泄太湖洪水入长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洪涝灾害损失。

③城乡防洪能力低,经济损失巨大。太湖流域内 40%的面积低于江河洪水位,大部分城镇均处于水网包围之中,无完整的高标准防洪体系;再加城镇过量取用地下水,地面沉降严重,致使流经城镇的运河成了“悬河”,太湖成了“悬湖”,加重了洪水威胁。

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外临东海,易受风暴潮袭击。内有众多河湖,易涝成灾。由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一遇灾害,损失巨大。为此在水资源利用、防洪除涝及水源保护上,必须采取整体防治对策:

a 整体治水 长江三角洲在行政上分属苏、浙、沪二省一市,但江河湖海“水网”却是互相连通的。因此,在兴利除害的治水工作上应淡化行政概念, 强化整体的区域思想,统一规划,统一治理。局部最优的治水方案,对全局来说可能不是最优的,甚至是最劣的。1991 年夏抗洪中,被迫炸坝、强制分洪就是地区各自为政开发治理的后果。

b 综合治水 长江三角洲水利方面问题较多,主要有当地水资源不足,水污染严重,外洪内涝加剧及地面沉降等,水利建设上除害应与兴利结合,减少不合理围圩堵河,确保必要的洪水调蓄能力,疏浚和拓宽骨干性排洪河道, 防外洪(江海)与除内涝结合。1991 年夏的太湖洪水,实则只是长江三角洲的内涝,并没有同时发生江海的外洪,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入江和入海河道的泄洪能力等措施,使灾情降低。如果长江洪水,近海风暴潮和太湖流域洪水同时遭遇,则其灾情将会更加严重。

c 利用与保护结合 长江三角洲地表水资源的人均亩均值很低,污染也很严重;城镇地下水过量开采,地面严重沉降,并有向乡镇延伸趋势。应控制污染和加强保护,特别是要加强作为主要供水水源的长江河口段和黄浦江上游的水质保护,适当增加引江供水量;提高城市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提倡一水多用,目前常州和苏州等城市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 17.8%和 28.1%,就是上海也只是 64%,均低于北方城市 70—80%的重复利用率,有很大的节水潜力。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地面沉降。

d 加强城镇防洪能力 长江三角洲很多城镇不是滨江临海,就是滨河临湖,过去城镇规划建设中,只注重供水工程规划和建设,不重视防洪工程规划建设,产业布局不适应水环境的变化,防洪能力很低,一遇洪涝灾害,经济损失巨大。1991 年夏太湖洪水中,城镇和乡镇企业的经济损失,在总的灾害损失中所占比重很大。所以要制定城镇防洪规划,提高防洪标准,建立完整的防洪体系,而且城镇防洪要同区域防洪结合,确保防洪效益。特别是滨江临海的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是外洪内涝的群聚区,城市防洪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