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3-15 长江三角洲各市人均经济指标对比

市名

84 年

90 年

备注

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比率

(%)

人均工农业产值(元)

地均工农业产值(元

亩)

人均收入

(元人)

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比率

(%)

人均工农 业 产 值(元)

地均工农业产值(元

亩)

人均收入(元人)

上海

94.0

6571.7

1279.9

96.0

14046.2

2842.8

无锡

75.0

3754.6

313.7

752.8

94

10899.7

1064.5

1513.6

合计中

常州

78.4

2960.9

214.8

676.5

90.7

8285.0

689.9

1461.1

人均收

苏州

72.3

2951.7

172.6

831.36

91.3

10037.6

754.4

1722.5

入指苏

南通

66.8

1399.2

129.9

509.4

77.0

3634.6

393.6

1003.5

锡常通

杭州

79.8

2352.2

76.2

90.4

7272.2

251.9

4 市的

嘉兴

61.0

1788.4

76.2

82.0

6439.5

520.1

平均数

湖州

62.7

1394.1

136.8

77.6

4976.8

212.8

合计

84.3

3554.0

262.4

(661.7)

91.6

9555.1

739.9

1366.8

  1. 城市间城乡间生产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据 1984 与 1990 年工农业产值中工业比重,人均和地均工业产值和人均收入指标的对比(表 3- 15),可以看出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地均工农业总产值的平均差系数分别由

84 年的 0.50、0.90 降低到 90 年的 0.35、0.70;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84 年最高者上海与最低者嘉兴相差 33 个百分点,而到 90 年下降至 19

个百分点。此外,在此期间,苏、锡、常、通人均收入由 84 年的 661.7 元上

升至 1366.8 元。同时,平均差系数由 85 年的 0.18 上升至 0.20,变化不大。长江三角洲地区城乡差别也在逐渐减小。该地区各市市区和其它地区的

人均工业产值分别由 85 年的 6882.3 元、1374.2 元上升至 90 年的 14115.5

元和 6367.8 元,两者的比值由 85 年的 5.0 下降至 90 年的 2.2,下降幅度是相当明显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及浦东的开发,城市间、城乡间的联系必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差距必将进一步缩小。

  1. 中心城市的发展。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率先实行市带县体制的地区之一,这样将城乡融为一体的体制,不仅缓解了中心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与周围地区的矛盾,促进了城市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利用城市的辐射影响力, 更好地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从而加快了整个地区城乡一体化,地区一体化的进程。

对比 84 年和90 年材料可看到,整个地区的非农业人口由84 年的1483.03 万人增至 90 年的 1654.36 万人,增长了 11.6%,而同期总人口只增长了 8.2

%,慢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在此期间,8 个中心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增长了 46.3%,远远快于整个地区总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此外,还新设了 8 个县级市。中心城市在人口增长的同时,城市用地也迅速扩大。84

年 8 个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为 433 平方公里,而 90 年为 523 平方公里,增长了 20.8%。许多城市还加强了卫星城镇的建设。如上海市先后建立了闵行、吴泾,嘉定、安亭、松江、金山卫、吴淞等卫星城镇,布置了大批电子、石化、汽车制造、钢铁等大型工业企业,一些卫星城人口规模已达 10 万以上。卫星城镇的建设,不仅缓解了城市中心区用地和人口的矛盾,也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组成了合理的城镇结构。

  1. 小城镇的发展。乡镇企业特别发达,集体经济占主导地位是长江三角洲经济的一大特色。90 年,全区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 58.9%的企业属集体性质,乡镇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占全区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 68.7

%。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壮大了国民经济,也促进了小城镇的繁荣。90 年, 全区已有建制镇 400 多个。苏、锡、常、通 4 市的镇人口已占市镇人口的 32

%。小城镇及其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极大作用。但是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占地多、布局分散、基础设施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今后应加强土地管理,合理规划, 集中布局,严格控制“三废”,使乡镇企业及小城镇发展进入更加健康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