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医药学

清代,中国传统的医药学有所发展,这表现在医学理论的研讨,药物、方剂学的进步,温病学派的形成以及临床各科的成就等各方面。

1、医学理论的研讨:清代医家对《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学典籍的注解和阐发方面,作过不少工作。张志聪(字隐庵, 浙江钱塘人)的《素问集注》和《灵枢集注》,以“惟以参解经义,不工词藻”①为原则,阐明了为历代医家所忽略或回避的若干疑难问题。徐大椿(一六九三——一七七一年,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人)的《难经经释》是以《内经》的经义解释《难经》,“训诂诠释,则依本文;辨论考证, 则本《内经》”②,颇能“逐难发挥,考证详明”③,“深思体认,通贯全经”

④,对《难经》所论及的经络、脏腑等功能多有独到的见解。喻昌(约一五八

五——一六六四年,字嘉言,江西新建、今南昌人)的《尚论篇》,此书是研究张仲景《伤寒论》的著作。首论《伤寒论》大意;次辨王叔和编次,林亿、成无己校注之失;继则以六经各自为篇。纲目分明,条理井然。能“发仲景之精微,补正叔和之遗阙,参以妙悟,得之神解”⑤。柯琴(一六六二—

—一七三五年,字韵伯,号似峰)的《伤寒来苏集》,尤怡(?——一七四九年,字在泾,号拙吾)的《伤寒贯珠集》不仅对仲景理法研求有所心得, 而且对临证治疗也有指导意义。此外,尤氏 的《金匮要略心典》、《金匮翼》二书,则是攻读《金匮》的著作。前书对《金匮》重加寻绎,就其,“深文奥义”,多有体会;后书为“足补《金匮》之所未备,实能羽翼《金匮》”① 者。清代诸医家之间对古代医学典籍的编纂、整理及对经文的解释等方面, 意见不同,争论激烈,但这种辩难的结果却有益于对祖国医学宝库的发掘, 并有助于传统医学理论的发展。

2、药物、方剂学的进步:清代,药物学亦有某些发展,特别是新的品种不断出现,故继李时珍《本草纲目》之后,又有赵学敏(约一七一九——一

① 《素向集注·纪略》。

② 《难经经释·凡例》。

③ 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四十一。

④ 《难经经释·凡例》。

⑤ 同上。

① 《中国医学大成总目提要》卷七,内科类。

八○五年,字依吉,号恕轩。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著《本草纲目拾遗》。

《拾遗》共载药九百二十一种,其中有七百十六种为《纲目》所未收载的新药。在分类方面,增加了“藤”和“花”两部,删去“人”部,并将“金石” 一分为二,共为十八部,较《本草纲目》的分类方法更为合理。此书还对《纲目》的某些错误,作了订正。在赵学敏以后,吴其浚(一七八九——一八四七年,字瀹斋,河南固始人)的《植物名实图考》是一部药用植物学专著。全书共三十八卷,收录植物一千七百十四种,分十二类。每种植物均详记形色、性味、产地、功用,并附插图,重点说明药用价值。对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作了考订,还对历代本草中的某些谬误有所匡正,颇具创见。有些医家还编写一些由博返约、切合实用的本草书籍,如汪昂(字讱庵)根据《本草纲目》等著作辑成《本草备要》(后有增订本)一书,载药四百六十余种, 附图四百余幅。对每味药品,“既著其功,亦明其过,使人开卷了然”②。后来,吴仪洛(字遵程)又在该书的基础上,编成《本草从新》,载药七百二十种,以扩《本草备要》未尽之旨。

在方剂学方面,清代也有不少新的著作。汪昂的《医方集解》, 吴仪洛的《成方切用》,均系选录有效良方,本经按证,以发其微,阐述方剂理论, 指导临床实用的著作。汪昂的《汤头歌诀》,陈念祖(字修园)的《时方歌括》,则是便于诵读,有助初学的方剂书籍。蔡烈先的《本草万方针线》, 年希尧的《本草纲目类方》,曹绳彦的《万方类编》,都是将《本草纲目》的附方,按病分类编排,以供临证查检参考的方书。赵学敏删订“走方医” 赵柏云医方而编著的《串雅》(内外编)一书,搜集了大量的民间秘方、验方,包括内治、外治等法。这些处方大多具有“贱”(药价贱)、“验”(奏效快)、“便”(得来易)的特点,颇能适合人民群众需要,为整理并保存民间医疗经验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3、温病学派的形成:

温病是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等多种热性病的总称。在积累了有关湿病的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在清代医学领域中产生了较有体系的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论,形成了温病学派。影响较大的有叶桂、吴瑭、王士雄。

叶桂(一六六七——一七四六年,字天士,江苏吴县人),祖、父两代俱业医。叶氏究心医学,先后从学于十七人。其理论经验,十分丰富。处方不执成见,治病每多奇效,“于疑难证,或就其平日嗜好而得救法;或他医之方,略与变通服法;或竟不与药,而使居处饮食消息之;或于无病时预知其病;或预断数年后,皆验。当时名满天下”①。叶天士的主要成 就,是进一步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发表《温热论》,为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辨证的基础。

吴瑭(一七三六——一八二○年,字鞠通,江苏淮阴人),为继叶天士后的又一温病学家。其学本于叶氏,“采辑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合成一书”②,名《温病条辨》。该书首引经文, 原温病之始,次详风温、温热等九种温病之治。后附杂说、救逆、病后调治及产后、小儿等篇,层次分明,内容严谨。人评此书说:“其为方也约而精,

② 《本草备要·(初版)自序》。

① 《清史稿》列传二八九《艺术》一。

② 《湿病条辨·自序》。

其为论也闳以肆”③。后来,王士雄(字孟英)又纂辑《温热经纬》,前载《内经》、《伤寒论》中有关湿病的记述为经,后录叶天士等五家著作为纬,并附章楠等注文及自己的见解,使湿病诸家的零散专著汇为一编,采集精当, 方便学者,影响亦较大。

4、临床各科的成就:清代的临床各科均有所成就,而且还出现了中医探索人体脏腑部位的著作。

清代不少医家,内外妇儿诸科兼通,编纂刊行了一些综合性医学著作。如张璐的《张氏医通》,乃取历代名家方论,“荟萃折衷,以成是编”④。前十二卷,自中风至婴儿,凡十六门。每病先列《内经》及《金匮》论述,次引诸家之说,最后附以治验医案。后四卷为诸门方论,共九十四门。所论方药主治,虽多本前人,而以己意参定之。沈金鳌所撰《沈氏遵生书》,包括药物、脉象、伤寒、杂病等类,采集各家理法,研审其意旨,参互考订,抒以己见,积数十年而成。对临床经验,每有总结。重视气功疗法为其特点。由吴谦等主编的《医宗金鉴》,共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 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全书系采取历代各家之说,加以删订而成。对各科之辨证及治疗,叙述系统,内容全面,且有图、有说、有歌诀,使学者既易考求,又便诵习,是一部图文并茂的临证重要参考书籍。人们评论此书“大都理求精当,不尚奇邪;词谢浮华,惟期平易;酌古以准今,芟繁而摘要。古今医学之书,此其集大成矣”①。林珮琴(字云和,号羲桐,江苏丹阳人)的《类证治裁》是以内科为主的著作,对外科、妇科及杂病亦有概要论述,能博采各家之长,取舍颇为审慎,并附有医案,较切实用。值得指出的是王清任(一七六八——一八三一年,字勋臣,河北玉田人)的《医林改错》。他深感了解脏腑情况对医生的重要,说:“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②。对古籍中有关生理和病理的论述大胆提出怀疑,为此曾亲至义塚、刑场,观察尸体脏器,还与动物内脏相比较,发现古书所绘脏腑图形与实际多有不符,遂将四十二年的观察所得绘成《亲见改正脏腑图》,连同其他医学论述,一同收载于《医林改错》中。王清任在该 书中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①的观点。此外,他还订正了古人关于脏腑记载的某些错误。他并在《医林改错》中,根据其对气血的理解,就内科之血瘀和其它杂证,创用一些补气活血和逐瘀活血的方剂, 具有良好疗效。

在外科学中,成就较大的是王维德(约一六六九——一七四九年,字洪绪,江苏吴县人)的《外科证治全生集》,此书将其家传四代的外科经验公之于众。王氏认为:“痈疽无死证,痈乃阳实,气血热而毒滞;疽乃阴虚, 气血寒而毒凝。皆以开腠理为要,治者但当论阴阳虚实”②。其论为前人所未

③ 《温病条辨·朱彬序》。

④ 《郑堂读书记》卷四十三。

① 《郑堂读书记》卷四十三。

② 《医林改错·脏腑记叙》。

① 《医林改错·脑髓说》。

② 《清史稿》列传二八九《艺术》一《王维德》。

发。他还主张“凡治初起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尤戒刀针毒药”③。所创“阳和汤”、“犀黄丸”等名方,甚有疗效,为医林所重。后来马培之著《外科传薪集》,对《外科证治全生集》作了补充和发挥,较为实用。高秉钧所著

《疡科心得集》,善于从内科角度来治疗外科疾病,注重辨证,强调因病施治,有其可取之处。

清代对妇科影响较大的是傅山的《傅青主女科》,此书对各种妇科疾病, 均有论述。立法以调和气血,培补脾胃为主。于病有定见,于药有专方,实为妇科辨证施治之圭臬。

清代儿科临证经验更加丰富,儿科的综合性著作和麻疹、痘疮、惊风等专著日多。夏鼎(字禹铸)的《幼科铁镜》对儿科各证寒热虚实,辨析甚明。陈复正(字飞霞)的《幼幼集成》“自胎禀护持,迄于甫生稍长,诸凡病因治要,罔不备具于册”④。其论痘科,独有灼见。这两部著作,均对儿科疾病的各种证状及疗法,作了全面的论述。

5、其他方面:由于印刷技术的进步,清代编纂和刊行了大型医 学类书和许多丛书。其中《古今图书集成》的《医部全录》共有五百二十卷,辑录从《内经》到清初的医籍一百余种,内容丰富,叙述较为系统,各科证治有论有方,是一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医学文献汇编。

③ 《清史稿》列传二八九《艺术》一《王维德》。

④ 《郑堂读书记》卷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