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杰出思想家龚自珍和魏源一、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 年,乾隆五十七年——道光二十一年)号定庵,浙江仁和(杭州)人,生长于“累代世宦,簪缨文史”的书香门第,祖父和父亲都是封建官吏,外祖父段玉裁是著名的学者。他出生于乾隆末叶,清朝封建统治已走向没落,“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月日,奚暇问年岁?”② 龚自珍去世的前一年,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已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他生活的五十年,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解体,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前夕。龚自珍的思想,反映了历史转变关头的时代特征。

龚自珍自幼受其父母和外祖父的教育、熏陶,才华早露,所作诗文,“风发云逝,大有不可一世之概”③。又长期随其父游宦于 苏、浙、皖各地,耳闻目睹官场的黑暗,广泛接触“田夫、野老、驺卒”等下层群众,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他博学多识,思想激进,关心现实,“于经通公羊春秋,于史长西北舆地。其文以六书小学为入门,以周、秦诸子吉金乐石为崖郭,以朝章国故世情民隐为质干。晚犹好西方之书,自谓造深微云”①。他的作品淋漓尽致地揭露封建末世的矛盾,尖锐而辛辣地抨击专制主义的种种弊端,因此遭到统治者的忌恨。他的挚友魏源规劝他:“吾与足下相爱,不啻骨肉,常恨足下有不择言之病。夫促膝之谈与广廷异,良友之诤与酬酢异。若不择而施,则于明哲保身之义恐有悖,不但德性之疵而已,此须痛惩创,不然结习非一日可改也。”龚自珍三十八岁才考中进士,此后十年,任内阁中书和宗人府主事的小官,浮沉宦海,郁郁不得志。一八三九年,他辞官南下讲学, 一八四一年八月以暴疾卒于江苏丹阳。

龚自珍指出:当时社会是“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的“衰世”。在社会经济方面,土地兼并空前严重,大官僚大地主依仗特权,霸占大量土地,出现了“贫相轧,富相耀,贫者阽,富者安,贫者日愈倾,富者日愈壅”,以至于“浇漓诡异之俗,百出不可止;至极不祥之气,郁于天地之间,郁之久, 乃必发为兵燧,为疫疠,生民噍类,靡有孑遗,人畜悲痛,鬼神思变置。其始不过贫富不相齐之为之尔。小不相齐,渐至大不相齐,大不相齐,即至丧天下”②。他指出政治的不安定,根源在于经济上贫富不均,这种眼光是很深刻敏锐的。

龚自珍在指出社会贫富不均的同时,又深入揭露了封建专制政治的专横和腐败。他借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教训抨击专制主义,“昔者霸天下之氏, 称祖之庙,其力强,其志武,其聪明上,其财 多;未尝不仇天下之士,去人之廉,以快号令,去人之耻,以嵩高其身。一人为刚,万夫为柔”,靠着独断专横的手段,进行压制,“积百年之力,以震荡摧锄天下之廉耻,既殄,

② 《龚自珍全集》第一○六页《西域置行省议》。

③ 吴昌绶:《定庵先生年谱》。

① 《魏源集》上册,第二三九页《定庵文录叙》。

② 《龚自珍全集》第七十八页《平均篇》。

既殄,既夷”①。在这样的绝对专制的统治下,风气被破坏,人才遭摧残,士大夫养成阿谀奉承,趋福避祸的习气,看上级官僚的脸色行事。“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而耻已存者寡矣!官益久,则气愈媮;望愈崇,则谄益固;地益近,则媚亦益工”②。所以,官场充斥着昏庸、卑劣、自私的人,只知升官发财,封妻荫子,置国家安危、民生疾苦于不顾。龚自珍又抨击官场论资排辈的用人制度,“累日以为劳,计岁以为阶”,一个人考中翰林,授庶吉士,“然自庶吉士至尚书,大抵须三十年或三十五年,至大学士又十年而弱。⋯⋯夫自三十进身,以至于为宰辅,为一品大臣,其齿发固已老矣,精神固已惫矣”③。虽有些经验,却“因阅历而审顾,因审顾而退葸,因退葸而尸玩,仕久而恋其笈,年高而顾其子孙,傫然终日,不肯自请去”④。龚自珍把这种人比做衙门口的石狮子,“具形相向坐者数百年”, 资格确实最老,却是官僚机构的一个摆设而已。

龚自珍还抨击封建末世的思想界,暮气沉沉,一潭死水。知识分子只会作八股文章,志气消磨,才学无用。专制主义的思想统治摧残和扼杀了人才, “当彼其世也,而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之非刀、非锯、非水火,文亦戮之,名亦戮之,声音笑貌亦戮之。⋯⋯徒戮其心,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

⑤。最后,人才被摧残殆尽。朝廷上没有贤明的将相,社会上没有优秀的士农

工商,连小 偷、强盗也都是低能儿,“起视其世,乱亦竟不远矣”。所以龚自珍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呼喊:“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①。他期待着风举雷发,普降众才,使中华大地呈现蓬勃的生机。

在揭露和批判现实社会的同时,龚自珍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主张。由于他认为一个朝代的盛衰兴替,与土地、财产是否大致均衡有关,“浮不足之数相去愈远则亡愈速;去稍近,治亦稍速。千万载治乱兴亡之数,直以是券矣。”②因此,他主张调整和重新分配土地财产,解决贫富不均。他又根据自己对于未来社会朦胧的憧憬,企图把租佃关系纳入于落后的宗法家族关系的框框中去。他主张以血缘关系把人们分成大宗、小宗、群宗、闲民四等人, 按宗授田,形成一个“宗能收族、族能敬宗”的社会整体。又希望在宗法关系下发展自由竞争,积累私有财产。他说:“上古不讳私,百亩之主,必子其子”,“有能以尺土出谷者以为尺土主,有能以倍尺若什尺百尺出谷者, 以为倍尺什尺百尺主”③。所以,他竭力反对封建卫道者“遏欲”、“去私” 的主张,和他的前辈戴震的思想一脉相通。

龚自珍还针对专制君主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主张加重大臣和地方官的权力,改变督抚大臣不能“行一谋,专一事”的状况;君臣之间的礼仪也应

① 《龚自珍全集》第二十页《古史钩沉论一》。

② 同上书,第三十一页《明良论二》。

③ 同上书,第三十三页《明良论三》。

④ 同上书,第三十三页《明良论三》。

⑤ 同上书,第六页《乙丙之际箸议第九》。

① 《龚自珍全集》第五二一页《己亥杂诗》。

② 同上书,第七十八页《平均篇》。

③ 同上书,第四十九页《农宗》。

进行改革,君主不该以奴仆待大臣,应恢复“古者大臣巍然岸然师傅自处之风”④。他又主张废除八股,用人不限资格,广泛地网罗人才,做到“夹袋搜罗海内空”。他很关心边防海防,主张移民西北,加强防务;并提出要警惕西方资本主义“环伺澳门,以窥禺服”。当林则徐赴广州禁烟时,龚自珍写有《送钦差大臣 侯官林公序》,支持禁烟抗英,为林则徐献策。

龚自珍的许多改革主张是企图不动摇封建统治制度的枝枝节 节 的修补,是不能实现的空想。他的思想成就不在于提出了挽救危亡的具体方案, 而在于对旧事物辛辣的抨击讽刺,对新事物热情的期待赞颂,他反映了当时先进知识界的进步要求,他的诗文是中国封建主义走向崩溃的一曲挽歌。龚自珍的思想对以后进步的知识分子影响甚大,梁启超指出:“自珍性詄宕, 不检细行,颇似法之卢骚,喜为要眇之思,其文辞俶诡连犿,当时之人弗善也。而自珍益以此自喜,往往引公羊义讥切时政,诋排专制,⋯⋯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