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川起义军的防御和进击

这时,四川起义军中最强大的有冉天俦、罗其清、王三槐、冷天 禄、徐天德等支。冉、罗活动于川北的仪陇、营山、巴州一带,与湖北义军的余部合作,利用险峻的地势,扼守山寨,抗击清军;王、冷、徐等则进出川东, 转战于开县、梁山、垫江一带,发动当地人民起来抗清。李全、高均德率领的湖北义军余部再入四川,虽然增强了四川义军的实力和声势,但原在陕西的清军主力也跟踪入川,集中优势兵力,追击围剿;额勒登保、德楞泰、明亮等在川北作战,攻冉文俦、罗其清与李全、高均德部;勒保与惠龄、恒龄在川东作战,攻王三槐、冷天禄、徐天德部;陕甘总督宜绵专防由川入陕的义军;湖广总督景安专防由川入楚的义军。诏各路清兵,“各专责成,互相援应,毋东驰西击,各不相顾”,“齐心蹙贼,毋致窜逸”①。于是,一场反抗清朝统治和镇压的风暴,汹涌澎湃,迅速的在四川东北部展开。

东乡白号王三槐、冷天禄部和达州青号徐天德部,是川省白莲教起义军的主力,曾被清政府称为“川匪最悍者”。一七九八年初,清军围困林亮功义军于白岩山,形势危急,王三槐、冷天禄、徐天德等率兵援救,大战于云阳、开县之间,切断自重庆至川东的粮道。围攻白岩山的清兵“缺饷两月, 乡勇四散,贼林亮功遂倾巢突出与王三槐合营围开县,水陆并进,势张甚。”

②王三槐、冷天禄义军与清兵激战于开县梓橦庙、九龙山、铁索桥,接着在太

平金盆池一仗,使总兵朱射斗惨遭败绩,清兵大炮丢弃沟渠,被义军缴获, 皆掷入金盆池。六月,勒保派观成、舒亮率清兵截击林亮功部,义军受挫, 余部二、三千人返回东乡安乐坪,与王三槐义军会合。徐天德、王克祖等义军,则出没于太平、开县之间,屡与清兵周旋。

当时,四川义军实力相当雄厚,可是东乡白号首领王三槐意志不坚,对清统治者的招抚、诱降阴谋认识不清。他过分相信南充知 县刘清,誉他为不欺压百姓的“刘青天”,甚至曾跟随刘清进入清帅宜绵大营,企图用诈降手段袭击清兵,“官军预设备,击败之。”①八月,勒保设下毒计,派遣都司马龙和贡生刘星渠两人,入安乐坪劝说王三槐谈判招安事。王三槐“恃前此入军中无忌,乃留星渠为质,而自诣大军”②,终于被勒保逮捕,解京处死。勒保假冒阵前生擒王三槐报功朝廷,骗得了“一等威勤公”的爵位。王三槐之死,对四川义军虽为一大损失,但东乡白号在冷天禄率领下,仍踞安乐坪, 抗拒清兵如故。十一月,勒保率兵包围安乐坪,因义军寨中盐粮将尽,冷天禄诈称请降,于夜里率部突围,安全转移。“诏责勒保拥大兵,攻粮尽援绝之贼,旷日持久”③,毫无成效。其他如王光祖、包正洪、萧占国、张长庚等义军,也分别进攻江北涪州、忠州等地。徐天德则率师直趋大竹、邻水。

川北义军罗其清、冉文俦两支部队,一七九八年六月占据大神山,连营

① 《圣武记》卷九《嘉庆川湖陕靖寇记》三。

② 《圣武记》卷九《嘉庆川湖陕靖寇记》三。

① 《清史稿》列传一四八《刘清》。

② 《圣武记》卷九《嘉庆川湖陕靖寇记》三。

③ 《圣武记》卷九《嘉庆川湖陕靖寇记》三。

数十里。七月,德楞泰、惠龄等率兵围攻,义军转移到营山县的箕山。箕山围径百余里,三面陡绝,只有东南方向可通道。当时恰好王廷诏、高均德、张天伦等率襄阳义军余部至,与罗其清会合。箕山义军阵地,“排栅三层, 山后寨卡林立,晓夜鼓角,与大营相闻,高均德、张正隆、唐大信、王廷诏、李全,左右立寨依之。”④义军防守严密,无懈可击。可是,川北义军的两大主力罗其清和冉文俦不睦,不能团结合作,冉文俦在大神山战败,逃往箕山, 罗其清“惟与冉文俦有隙,不许上山”⑤。九月,德楞泰引诱义军下山,伏兵邀击,罗其清中计战败,高均德、龙绍周、唐大信等北走广元,与徐天德、樊人杰、王登廷等义军合兵直趋陕西。德楞泰见义军大队北 上,惧怕清廷责怪,急忙舍弃罗其清、冉文俦部,分路追截北上的义军。罗其清乘清兵北追之际,分兵五、六千攻打营山县,抄袭清兵后路,徐天德等则东扼渠县饷道, 截留清兵粮草,与罗其清犄角相应。最后,罗其清等被迫放弃箕山基地,与王廷诏、李全等部退据大鹏寨。额勒登保、德楞泰、惠龄、恒瑞率四路清兵接踵而至,开始了大鹏寨的艰苦战斗。

大鹏山地势险绝,“宽广一百余里,半属悬崖,山上水泉堰塘甚多”①, 西北有观紫山、龙台山;东北有高峻的双山子,山后“悬削数十余丈”,易防难攻,山前“各隘皆垒石严守”。居民旧寨建在双山子上,木栅石墙,均极坚固。义军在宝珠寺,屯积粮食,山寨周围,分立卡隘,严防密守,并派队伍在营山、仪陇、巴州一带截断清兵粮道。同时由徐天德、冉文俦义军分别攻打大竹、梁山等地以为声援。十一月,清兵四路围困大鹏寨,开始总攻, 昼夜轰击,纵火焚寨。经过近一个月的激战,清兵从南面、西南方向突破山寨,罗其清率部撤退,且战且走,退据虚空寨,再次被围。又因虚空寨无粮无水,无法防守,被迫突围至方家坪,部队遭受严重挫败,溃散殆尽,罗其清被俘,英勇就义。

罗其清部失败后,通江兰号冉文俦率义军退据通江,在地势险峻的脂麻坝建造工事,分筑寨门,外设木城三座。一七九九年正月(嘉庆三年十二月除夕),惠龄、德楞泰等率清兵逼寨下营。德楞泰、额勒登保攻东面;惠龄攻西面;总兵朱射斗、阿穆勒塔攻南面。义军奋力还击,打死清将多人,“官兵将不支”②。冉文俦手执大旗,身先士卒,率众突围,击毙清守备何胜华等, 因目标太大,被清兵用枪击伤,落入清兵之手,因伤重牺牲。

大鹏寨之战,四川义军罗其清、冉文俦部损失惨重。清统治者 一面利用这一难得机会,大肆渲染胜利,令清兵统帅将出力员弁,开单具奏,论功行赏。一面忧心忡忡,觉得仅仅杀死一些“首逆”,使局部义军遭受挫折,并未能使整个局势根本改观。嘉庆帝在上谕中指出:严重的问题是各路清兵“畏贼远避”,“领兵诸将,懦弱无能”,“将权不一,互相推诿,迄无成功”。有时官军得到一些小的胜利,即夸大其词,报功邀赏,“竟置余匪于不问, 是以王三槐、罗其清拿获后,余党仍四出焚掠,未见廓清”①。这种情况,使太上皇乾隆帝在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临死时,很不甘心,据嘉庆说,乾隆“亲

④ 《戡靖教匪述编》卷四。

⑤ 《钦定剿平三省邪匪方略》卷七十五,嘉庆三年八月惠龄奏。

① 《钦定剿平三省邪匪方略》卷八十一,嘉庆三年十月十五日惠龄奏。

② 《戡靖教匪述编》卷四。

① 《戡靖教匪述编》卷四。

执朕(嘉庆帝)手,频望西南,似有遗憾”。

一七九九年(嘉庆四年),川楚陕的战局又发生了变化,革命和反革命双方都在重新部署力量,研究对策,采取措施,竭力使战争向着有利于自己的结局发展。这年年初,乾隆帝死去,嘉庆原来只是个名义上的皇帝,凡事都由太上皇乾隆通过和珅调度指挥。乾隆死后,嘉庆才真正掌握了权力,为了迅速剿灭白莲教起义,他在行政、用人、战略等方面作了重大的整顿,表示要有一番作为。他扬言:“若军务一日不竣,朕即一日负不孝之疚,内而军机大臣,外而领兵诸将,同为不忠之辈”②。嘉庆最重要的措施就是罢黜和珅,赐令自尽,铲除和珅势力,指出军事上的腐败,“从前军营带兵各大员皆以和珅为可恃,只图迎合钻营,并不以军事为重,虚报功级,坐冒空粮, 其弊不一而足”,告诫统兵将领应革除积弊,“勉力蒇功”③。其次,以总统勒保为经略大臣,节 制川、陕、楚、豫、甘五省军务。明亮、额勒登保均以副都统授参赞大臣,分领官军,各挡一路。此外,鉴于惠龄“为贼所轻”, 令回京守制;宜绵“从未与贼交锋,且已老病,令解任来京”;秦承恩“不即督兵剿贼,且官声平常,交刑部 治罪”;景安“本和珅族孙”,对义军“惟尾追不迎截,致有迎送伯之号”,“特逮下狱拟重辟”①。撤换了一些将领, 惩治了一些贪官,奖赏了一些有功人员。第三,令勒保会同各督抚,晓谕州县,建立地主武装团练,并在地方推行“坚壁清野”的恶毒政策,强令各地百姓“并小村入大村,移平地就险处,深沟高垒,积谷缮兵”②,切断起义军与广大农民的联系,使义军在人员补充、粮食、武器供应方面造成很大困难。第四,大力推行招抚政策,“诏许悔罪投诚”,在义军中传示“被胁之人, 有能缚献贼首者,不惟宥罪,并可邀恩。否则,临阵投出,或自行逃散,亦必释回乡里,俾安生业”③,妄图以此瓦解起义部队。

这时,起义军在四川作战并不顺利,祖师观、箕山、大鹏寨的战斗,暴露了起义军的弱点,兵力过分集中,固守几个山寨,易被分割包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一八九八年内,各据点纷纷失守,重要领袖被杀被俘,起义军遭到很大的损失。川东尚余徐天德、冷天禄等大股以及原襄阳义军高均德、樊人杰等部;川北各支挫折较重,溃散殆尽;此外张汉潮一支盘旋于陕南; 张开甲、张士龙西窥甘肃。起义军吸取了血的教训,放弃固守据点战术,完全采取流动作战方式,并且把兵力更加分散,牵着清兵团团乱转,用各种办法,打击清军,补充给养,扩大队伍,力争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起义军的许多领袖虽然有很多牺牲了,但战争仍在继续,队伍尚在扩充,新的领袖也在斗争中出现、成长,就象清朝方面的奏报中所说:“各股贼匪,多者万余, 少则数千及千余不等,或窜扰市场,或攻围山寨,甚或假扮兵勇商客,往来游奕,乘乡民无备,肆其裹胁。故觉与日见其多,首逆亦日见其众。除旧有贼目徐天德、王登廷、包正洪、张子聪、鲜大川、卜三聘、张天伦、辛聪、龚建、樊人杰、龙绍周、唐大信之 外,复新添谯诚、颜中考、方文祥、冉天元、王珩、罗丰年、雷思榜、张纪、李光辅、于纲等匪,率其丑类,四出纷

② 《清仁宗实录》卷三十七,嘉庆四年正月初四日。

③ 同上书,嘉庆四年正月初九日。

① 《圣武记》卷九《嘉庆川湖陕靖寇记》四。

② 《圣武记》卷九《嘉庆川湖陕靖寇记》四。

③ 《戡靖教匪述编》附录,龚景瀚:《坚壁清野并招抚议》。

扰。其余黄号、蓝号、白号、黑号之零星股匪,不知贼首姓名者尚多”①。在川东,起义军诸路出击,徐天德部于垫江,南下进攻长寿、涪州,然

后北向开县,遇清兵德楞泰部阻挠,又北上太平,靠近陕西边境。云阳月蓝号包正洪在广安,受清兵杨遇春部袭击。三月,月蓝号萧占国、张长庚义军闻讯,急攻清兵后卫,部队至营山为清兵朱射斗部阻截,被逼上谭家山,因孤军失援,萧占国、张长庚阵亡。此时,包正洪已与仪陇的东乡白号张子聪会合,东进邻水。四月,冷天禄义军从忠州向西挺进,攻打大竹,行抵岳池, 被额勒登保的大军追及。冷天禄麻痹轻敌,自率八百人断后。当时,杨遇春、杨芳、穆克登布等凶悍刽子手均在军中,眼看能擒捉要犯,争功心切,冒雨追赶。额勒登保“令穆克登布据石头堰以待,杨遇春潜出贼后,(额勒登保) 自将索伦劲骑冲之。贼死斗,天禄毙于箭”②。冷天禄牺牲,起义军失去了指挥。次日,义军的大部队正乘船渡石笋河,杨芳率少数清兵追及,乘义军半渡之际,突出攻击,义军大败,五艘渡船倾复,损失惨重。

五月间,川东义军各部首领包正洪、张子聪,卜三聘、樊人杰、龚建、徐天德等,将部队集中在开县、东乡之间,决定进入川陕老林地区。于是, 张子聪向西佯取江口(今平昌)清兵粮饷,吸引额勒登保回师,而卜三聘义军即乘机北上直插大宁。其他义军则兵分两路,一路由徐天德、龚建率领, 流动在大宁、太平(今万源)靠近大巴山老林地区;一路由樊人杰、龙绍周、唐大信、张天伦等率领,进出于川东和陕西境内的安康、紫阳地区,时而分散活动,时而集中攻 击。七月,包正洪在战斗中牺牲。额勒登保追击张子聪于通江,为了支援张子聪部,义军冉天元、王登廷等袭清兵后路,骚扰其运输线,然后在东乡、大竹、邻水、长寿一带活动。王登廷义军以部分兵力插向大竹、渠县,牵制清兵,自率大队进入陕境,“火光绵延三十里”,声势大震。

在川北,白号杨开甲、蓝号张士龙义军,四月攻打甘肃的阶州(今武都), 曾一度北上深入到巩昌(今陇西)、会宁地区,并在秦州(今天水)、成县、徽县、两当一带流动作战,牵引清军大批兵力。六月,杨开甲义军夺渡白水江,进抵陕西略阳。张士龙义军则由嘉陵江上游过江,与杨开甲部会合,共同进入川北。此举使清统治者惊慌失措,恼怒万分,诏责将军富成,“拥兵七千,专剿蓝白二贼,徒尾追不迎击,任蹂躏秦陇,褫职逮问,旋留军效力。”

①当时张士龙在栈道西,张汉潮在栈道东,而张天伦由平利、竹谿进攻湖北,

号称陕西“三张”,威慑一时。

张汉朝义军初在陕甘边境的徽县、凤县一举作战,后进入秦岭,分路在镇安、商州、兰田地区活动。清兵明亮部专责追堵张汉朝义军。但义军行动灵便,往来自如,官军无可如何。正如明亮奏言所说:“臣自去秋至今,日夜追贼,往返五省,所领兵三千,除落后留养外,仅存千余,堵剿不能兼顾⋯⋯ 是以奔驰半载,未能殄灭。”②当时,勒保令永保率陕甘兵二千,又令庆成率直隶兵千余支援明亮。然而张汉潮义军忽而西进,忽而东撤,往返驰突,如入无人之境。先在终南山设伏败清军,又由子午谷越秦岭,趋商州转山阳,

① 《钦定剿平三省邪匪方略》卷一○七,嘉庆四年六月二十六日福宁奏。

② 《清史稿》列传一三一《额勒登保》。

① 《圣武记》卷九《嘉庆川湖陕靖寇记》四。

② 《圣武记》卷九《嘉庆川湖陕靖寇记》四。

准备进入楚省郧西、郧县两地。以后又西返回陕,把永保、明亮、庆成、恒瑞、兴肇等部清兵拖得精疲力竭。九月,张汉潮分兵攻山阳、汉阳,牵制清兵,并以大部队北趋兰田、五郎。诏责庆成、永 保不敢夹击义军,其实,正如嘉庆帝派松筠调查所报告的:永保自与义军作战以来,屡败手下,“气已馁,不敢迎击”。他的大部队总以分堵义军为名,久屯孝义厅,两旬有余。此人“无谋无勇,惟知利已,归过于人”。而明亮虽然久经战阵,然“精力已惫,追贼不能神速。”论他们的罪过,“永保为上,明亮、庆成次之,上褫逮永保”①。由此可见官军在陕西的狼狈境地。

五月,张天伦义军由陕西平利趋竹谿欲入楚,当时流动在川东太平、陕西紫阳一带的高均德、樊人杰部,也准备突进湖北,两军依势并进,引起清廷的莫大恐慌。湖广总督倭什布急调兵力迎战,义军杀死清参将董宁川,大队又折回陕境。但是,川陕边境的这部分义军,原系襄阳白号,战士多为湖北人,思乡心切,尽管清廷在湖北屯扎重兵,他们还是要打回老家。六月间, 张天伦率队首先突破竹谿,高均德、樊人杰、龚建等分小股十数路,轮番出击,箝制清兵,大队则乘间隙攻入楚境。据倭什布向嘉庆帝报告,川东义军, “接踵入楚,不下二万,有北越荆襄之势”。

自一七九九年(嘉庆四年)初至七、八月,上述各路义军,分散流动出击,利用南山、巴山老林地区,在四川、甘肃、陕西、湖北等省迂回作战, 给清兵以沉重打击,扭转了原先被动挨打的局面。形势有所恢复,队伍也重新发展起来。“贼以胁从而日增,兵以分防而见少”,“据川东北各府厅州县禀报,多者万余,少者数千,其不知首逆姓名者尚不知凡几。新起之贼, 实多于剿除之数”,“贼愈剿而愈炽”②。清统治者一七九九年初围剿起义军的战略计划,只经过半年多时间便告吹了。嘉庆帝找了个替罪羊,历数勒保的四大罪状,责他“经略半载,莫展一筹”,“上负两朝委任之恩,下贻烝民倒悬之苦”。撤去勒保五省经略大臣之职,即令尚书魁伦、副都御史广兴“赴川逮问治罪”,由明亮暂代经略事务。九月,因明亮与永保之间矛盾暴露, 嘉庆帝又任命战功最高的副都统额勒登保为五省经略大臣,补授正白旗汉军都统,德楞泰为参赞大臣,尚书魁伦为四川总督。同时惩处了一批带兵官员: “除景安、永保逮交刑部拟重辟外,秦承恩、宜绵均遣戍伊犁,英善以四品顶戴驻防西藏,惠龄⋯⋯降级调用”,“戍庆成、兴肇于新疆,永保、明亮皆逮入京。”①

额勒登保上任,向嘉庆帝提出剿灭白莲教起义的方略,其中最恶毒的有两条:一是企图把起义军引出老林地区,追逐至川北聚而歼之;一是加紧坚壁清野,建立团练,修筑寨堡。这些方略得到清统治者的赞赏,“有诏嘉奖”,并积极地推行。

十月,在陕西战场,襄阳蓝号首领、白莲教起义发动者之一张汉潮英勇战死。十一月,高均德、冉天元、张天伦、龙绍周、唐大信、高天升(即高二)、马学礼(即马五)等几路义军,欲于紫阳、西乡一带抢渡汉水北上, 在放马场地方与德楞泰部激战,襄阳白号首领、白莲教起义发动者之一高均德不幸被俘杀。张汉潮、高均德的牺牲,给起义军带来严重的损失,起义军

① 《圣武记》卷九《嘉庆川湖陕靖寇记》四。

② 《圣武记》卷九《嘉庆川湖陕靖寇记》四。

① 《圣武记》卷九《嘉庆川湖陕靖寇记》五。

由陕西退入川北通江、南江一带。进入楚境的徐天德、王登廷部也由湖北折回四川,在开县与清兵激战,打死乾清门侍卫安禄,然后活跃出没在东乡、太平之间,与陕西返川的冉天元义军会合。“恃其党众,时时分突,以牵官兵,阻运道。”②

年底,冉天元率所部义军向西挺进,驻屯苍溪。一八○○年一月(嘉庆四年十二月),经略额勒登保集中清兵主力,将冉天元义军包围于苍溪,开始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决战。冉天元是冉文俦的侄子,冉文俦牺牲后,通江蓝号义军由冉天元率领。天元英勇善战,“专用伏以陷官军”③,在义军中有较高威信。苍溪大战前,额勒登 保作了周密布署,令参将杨遇春、穆克登布从左右两翼合围攻击,同时分队迂回绕袭。战斗开始,穆克登布恃勇轻进,绕至义军占据山头前面,杨遇春则袭义军于山后。冉天元率部自山巅下冲,直压穆克登布后帐,并以全力攻击额勒登保的指挥营,打乱了清兵的部署,使其指挥失灵,双方白刃相见,“短兵格战”,“血战竟夜”。“诸帅远却, 遇春亦退”①。清兵近山结营,入夜,义军四面攻击,点燃草团、火把掷山下, 将清营照亮,射以强弓利箭,打得清兵无处逃窜。义军取得重大胜利,冉天元率部从容向巴州、开县一带转移。这一仗,打死清副将以下军官二十四名, 使刚上任不久的额勒登保不得不向嘉庆帝“具奏请罪”。

当时,在川北的杨开甲、王廷诏、高天升、马学礼、辛聪等各路义军, 乘机由潘家山老林北上陕西的城固、南郑等地,然后兵分两路以牵制清兵, 前路向西由略阳强渡嘉陵江,又一次进入甘肃的秦州、巩昌,势焰大张。在陕西西乡、汉阴、石泉、紫阳、江岸的张汉潮余部冉学胜义军,也纷纷出击接应,陕省告急。而樊人杰、张天伦义军,则自陕西平利东进湖北的竹谿、竹山地区,清廷又起用明亮为领队大臣,驰赴湖北。鉴于陕甘形势,额勒登保奏请亲自率兵赴甘肃征剿,将川省军务交总督魁伦代管,令朱射斗、百祥与德楞泰合剿川北的义军。

一八○○年二月八日(嘉庆五年正月十五日),冉天元乘额勒登布、德楞泰赴陕甘作战,川境空虚,联合各路义军经由定远县的石板沱夺渡嘉陵江, 江防的乡勇正忙于欢庆元宵节 ,观赏春灯,疏于防守。义军夺船过江,打得江防乡勇措手不及,大队人马顺利进入川西。部队经南部、盐亭、射洪等地,与东乡白号张子聪、奉节 线号陈得俸、太平黄号徐万富、达州青号赵麻花、汪瀛等义军联合,更由于 老林山区啯噜党的纷纷加入,部队很快由几千人发展到五万人。

冉天元等义军大举向川西挺进,进攻蓬溪县城,引起清统治者极度震惊, 清吏说:起义军“前在蓬溪,敢于恃众攻城,已属数年来所未有”①。四川总督魁伦因此被革职留任。当起义军进抵蓬溪县的高院场时,恰与赶来征剿的总兵朱射斗部相遇,双方展开激烈搏斗。二月十二日(嘉庆五年正月十九日), 朱射斗被义军数重包围,寡不敌众,魁伦拥兵不救,朱射斗这个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凶恶刽子手,遇坎落马,被起义战士斩于阵前。射斗既死,反动派十

② 《圣武记》卷九《嘉庆川湖陕靖寇记》五。

③ 《清史稿》列传一三一《德楞泰》。

① 《戡靖教匪述编》卷四。

① 《钦定剿平三省邪匪方略》卷一五三,嘉庆五年二月二十二日庆兴奏。

分懊丧,而广大起义将士,则拍手称快,斗志昂扬。②

高院场战斗之后,为了接应进入甘肃的义军,冉天元率大队北上梓潼、剑州(今剑阁),清廷急令德楞泰自陕西回师,屯兵广元阻挡。冉天元、徐万富、陈得俸、汪瀛等部集中于江油县的马蹄冈,德楞泰率清兵自广元南下, 据龙安各要道。双方于白家坝遭遇,各分五路,进行激烈战斗,义军早有埋伏,且战且走,将清兵引至新店子,此处,是起义军主力所萃,“蚁聚蜂屯, 占据九座山包,排列整齐”,清兵进入圈内,“伏贼突出,三面环绕,我兵初犹枪箭齐发,继则愈聚愈多,不避枪箭,刀矛交错,鏖战两时之久。赛冲阿、温春、阿穆勒塔等忽被重围,箭支射尽,持刀砍杀”③。这次遭遇战中, 虽然奉节 线号首领陈得俸及冉天元之弟冉天恒牺牲,冉天元本人也受伤, 但清兵被包围截杀,伤亡惨重。至暮,德楞泰率残部乘黑突围,冉天元也率队撤走,未穷追。德楞泰很快得到了增援,重新摆开架势,四路分兵,以赛冲阿等攻包家沟;阿哈保等攻火石垭;温春等攻龙子观;德楞泰自率大队攻马蹄冈,双方仍在江油马蹄冈进行决战。冉天元仍用伏击战术将主力集中于马蹄冈,并伏兵于火石 垭,待清兵主力进入埋伏圈,义军猝然并起,用湿棉絮裹毛竹牌抵挡清兵的弓箭火炮,轮番向前冲杀,“前贼却步,后队刃之, 誓致死决胜负”。清兵被层层围困,饥渴疲劳,激战昼夜,数路皆败。清兵统帅德楞泰仅率数十亲兵,下马据山巅,以为必死。冉天元率众登山,直取德楞泰。在此关键时刻,左路地主团练头目都司罗思举,“乃急令兵多拾雹石”,纵乱石雨击,义军“皆弃竹牌反走,绊蹶满路⋯⋯遂救参赞于前山。”

①冉天元的坐骑中箭,跌入山涧,不幸被俘遇害。义军失去指挥,溃不成军,

咫尺相及,转胜为败。

川西江油县马蹄冈战役,其规模和激烈程度,为白莲教起义以来所罕见, 交战双方损失惨重。尤其壮烈就义的冉天元,“雄黠冠川贼,⋯⋯曾败经略

(额勒登保)兵于苍溪,号令群贼,横行川东、川北、川西。”②他的牺牲, 给义军带来无可弥补的损失。

马蹄冈决战后,义军尚有万余人,由张子聪、汪瀛率领,自剑州南下。清兵将领心有余悸,闻风而逃。义军巧袭射洪县潼河渡口太和镇,过了潼河, 迅速向西行进,插入“川西完善腹地”,成都宣布戒严。嘉庆帝闻讯大惊, 斥责四川总督魁伦“两次纵贼渡江,使川西无完地”,革职逮京,赐令自尽。重新任命勒保为四川总督,参赞大臣德楞泰授四川将军,阻截起义军。

清兵主力开始集结川西,并且加强了成都的防备力量。五月起义军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留张子聪、庹向瑶所率义军,仍在川西转战流动,牵制清兵; 一路汪瀛、徐万富等所率义军,再渡潼河,沿射洪、西充、盐亭、阆中,趋嘉陵江上游,北上与甘肃阶州、岷州的起义军会合。可是,形势已经大大不如从前了,清军在四川的兵力占优势,马蹄冈决战的转胜为败和冉天元的牺牲,严重影响起义军的士气。经过几次激烈战斗,达州青号首领汪瀛被俘杀, 杨开甲、鲜 大川先后为叛徒所杀害。起义军退出川西撤入川东北,进入南山和巴山老林中,坚持长期斗争。

② 《勘靖教匪述编》卷五。

③ 《钦定剿平三省邪匪方略》卷一六四,嘉庆五年三月德楞泰奏。

① 《圣武记》卷十《嘉庆川湖陕乡兵记》。

② 《圣武记》卷九《嘉庆川湖陕靖寇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