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理信息的感知

(二)地理信息的感知 - 图1学生学习地理首先会遇到的便是地理信息的感知问题。由于当前地理感知的手段仍较少、学生的感知与观察能力较差,致使学生难以建立丰富而正确的地理现象。如有些偏僻内地山区的学生对“三角洲”景观、海岛风光等, 头脑里没有形象性的观念。如果不能正确进行地理感知,势必妨碍后续阶段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地理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失去感性认识的基础。因此, 把各种外界输入的地理信息转化为地理表象,是学生在地理感知阶段的学习任务。在该学习阶段,学生主要是采用三种方式感知地理信息的(见图 12)。比如,一个学生看了苏州园林的文字材料,听了别人的介绍,又看了有关的录像与电影,直至亲自游览,其感知程度得到步步深化,表象愈来愈清晰、完整。

图 12 地理感知的方式

  1. 对地理语言的感知

语言包括教师的教学语言与地理书籍的文字语言。目前,在我国的地理课上,学生对语言感知的时间比重通常占到 60—80%以上,也就是说,学生以语言感知为主要手段。学生对文字、语言的准确感知是建立地理表象,进而获得地理理论知识的必要前提。有的学生能采用耳听、眼看、嘴读、手动(在书上划注、眉批、作笔记)等多种感觉器官并用的方法。相反,有的学生耳听不专心致志、眼看一目十行、读书懒得动手。还有的喜欢面面俱到,不得要领,结果使纷繁的地理信息在头脑里不能留下什么印象。

地理语言具有直观性与抽象性两种属性,担负着提供感性材料(地理事实) 及理性材料(地理原理)的双重任务。前者的描述比较具体、形象,容易被学生感知,后者的叙述比较抽象、概括,难以被学生直接感知,只有凭借直观材料与形象比喻,并通过理解,才能深刻地感知它。否则,学生对一些地理原理只能记住一片意义不明的模模糊糊的词语。笔者曾在青云中学初二(3) 班进行如下试验,明确告知讲解后进行测验,要求学生认真听课。笔者用缓慢的语调,大声讲解三遍:“形成南亚西南季风以及澳大利亚西北季风的原因是:7 月,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右偏形成西南风;1 月,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讲解后,要求每个学生用笔复述这段话的原意。阅后发现基本正确者只有一人,其他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见表 3)。如把“西南风”写成“西南信风”、“1 月”与“7 月”颠倒、“右偏”与“左偏”混淆。可见,在学生“尚未具有各种地理事象一定的感性材料时,教师即以概念的词句教给学生,这样的概念,就没有稳固的基础。”〔15〕

测试情况统计表 表 3

意思正确

错 1 处

错 2 处

错 3 处

错 3 处以上

人数

1

5 7

9

15

百分比

3%

13%

19%

24%

41%

尽管,语言具有两重性,有时脱离直观手段与感性材料,抽象的词句难以被学生感知,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语言的作用。因为地理语言毕竟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信息的基本媒介,所以我们要十分重视语言的功能,教师要锻炼口头表述的语言功夫,教材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语言技巧,力求语言的科学性、具体性、形象性、趣味性。即使讲一个枯燥的地理数据,也要使学生觉得形象、生动,如“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有 11034 米,就是把喜

玛拉雅山放进去,它的峰顶离洋面还有 2000 多米呢”。“我国新疆面积有

160 多万平方公里,差不多等于 3 个法国、4 个日本。”这样的语言能使学生有效地接受地理信息,并获得较深的印象。

  1. 对地理图像、模具的感知

应该承认,对于地理事象的描述,我们的教材与数学语言并不令人满意。退一步说,地理语言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然而作为语言感知手段总不免有一定局限性。比如“瑞士”一节文字描写比较精采,“山峰高耸、峡谷幽深、山顶白雪皑皑、山坡森林葱郁”等等。但总不如已拍成的影片、录像来得更加直观、精采,更加容易形成逼真的地理表象。因而我们在改进教材与口语表述的同时,要调动其他的直观教学手段。如果学生仅仅通过书本的感知来学习地理,“这好象看电影,单看说明书,那就太愚蠢了。”〔16〕因而我们在改进教材与口语表述的同时,要调动图像、模具以及其他的感知手段。

地理图像包括电影、录像、幻灯、投影、照片、图片、板图以及各种教学地图、挂图、遥感图像、航空照片等等。地理模具包括地球仪、地形模型、土壤标本、岩矿标本以及各种演示、实验仪器等等。这些地理图像、模具对于学生掌握各种地理知识具有各自的功能与特长。

虽然这些图像、模具的直观性很强,但不等于说它们在学生中间会自然而然得到同样的感知反应。据观察,影响感知的因素:一是个人兴趣。初二学生观看了《东南亚的人口与土地利用》与《非洲概述》两部影片。一个星期后笔者问:“你看到什么?”结果回答的内容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说:“我看到了缅甸森林里的大象在搬运木头”。有的说:“我看到东南亚的牧童嘻闹着,在河里刷洗水牛”。有的说:“我看到泰国儿童划船上学”。有的说: “扎伊尔的工人在筛选金刚石”。还有的说:“非洲的学生在上足球课”⋯⋯ 他们头脑中留下的最深印象与他们当时的“兴趣点”是吻合的。二是无关刺激。有的学生在看图片时,注意力不是集中在地理景观上。反而被无关的异域人物、奇特服饰所吸引。三是先前经验。一个学生事实上所看到的东西受到他先前形成的经验的影响。比如学生看到地形图上“准噶尔盆地”的绿颜色,就以为这个地方是“长满青草的”。〔17〕相反,看到黄褐色的东非高原,就会觉得这里是一片荒漠。这是学生不自觉地把“草是绿的”、“沙是褐色的”日常经验不恰当地迁移到地图感知上来的缘故。四是方法技能。是否掌握与具备观察图像与模具的方法、技能,直接影响到感知的效果。如看

地图时,有的学生看河流不知上、下游,看铁路找不到名称注记,看山脉说不出其走向,等等。由于,“学生未能掌握阅读地图的方法”,对地图投影、比例尺、经纬线(度)、方向、等高线等意义不甚了解,再加上“地图上的地名太多”、“线条符号等也很复杂”,各种地理事象都叠加在一张平面图上, 严重干扰了地图观察与空间表象的建立〔18〕。教师为了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地理感知活动,一定要针对学生实际,加以正确指导与训练。

  1. 对地理实地的感知

它是指对地理环境与地理事物的直接感知,包括天文与气象的观测,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的野外实地考察,旅行游览,乡土地理的参观访问,各种地理专题调查,环境质量的测评等等方面。直接的地理感知所产生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文字、语言、图像、模具的感知作用所不能替代的。例如,尽管学生已阅读过关于“北京”的地理文字材料与图片,但是他们形成的“北京”表象与亲自去访问过的人形成的“北京”表象,显然会产生差距与矛盾。

地理教学的实践证明:实地感知对于激发地理兴趣、建立地理表象、掌握地理概念与原理、培养地理技能、发展地理的观察、思维、记忆、想象、创造力,均有着重要意义。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地理教学要加强“野外观察、地理调查或参观活动”。〔19〕“大纲”也规定:这类活动“每学年应不少于一次。”但是,执行的情况,实在令人担忧!笔者认为:除了地理教师本身努力不够,有关的教育领导部门给予的财力支持还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