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表述手段的设计

在目前情况下,地理教材表述的手段主要就是文字和图像。

文字表述有多种形式,如反映地理事象外表特征的描述式,反映地理原理、地理分布和地理演变的说明式,简明、概括地反映地理事象本质的结语式,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启发式等。文字表述的要求是准确、生动、概括、易懂。

文字表述可以深刻地揭示地理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和相互联系,可以精确地表述概念和原理,可以通过引证、推理、比喻、举例等途径系统地表述知识,还可以区别各个个体的不同特征。但文字也有局限性。与图像相比, 文字“不能表达出复杂的空间关系。文字先后衔接缓慢,割裂了并存的情况, 人们很难把文字转变为感官的直觉,而后者对于理解空间情况是必不可少的。”[23]此外,文字对地理事物(现象)外表特征的表述也有局限性。运用生动形象的描述固然有一定效果,但篇幅往往偏长。而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述事物的外表特征,则很难给人留下鲜明生动的印象。

图像表述也有多种形式,如反映客观地理事象的照片,反映地理事象主要特征的素描图像,反映地理事象分布的各种地图,反映地理发展过程和空间结构的各种示意图。还有表示地理事象数量和名称的各种图表,等等。图像表述的要求是确切、鲜明、重点突出。

图像可以简明扼要地表达出地理分布及其他复杂的空间关系,它对地理事象的外表特征、地理发展过程、数量观念等表述,也有较好的效果。与文字相比,图像也有局限性。因此,文字和图像应相互补充。

文字和图像的结合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文字和图像相互补充信息。如由美国图书公司 1981 年出版的美国中学教材《地球科学》用图像提供山谷冰川的颜色、形态等信息,用文字补充其长度、厚度、移动速度等图像没有

提供的信息。又如,我国现行初中教材用文字提供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又用两幅图像反映我国东部和西部由于降水量不同而造成房屋建筑形式的显著差异,以使学生对我国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留下鲜明的印象。还有一种是由图像提供比较形象的材料,再由文字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如由香港精义文教社 1977 年出版的中学教材《澳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用图像向学生展示热带雨林景观,用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树木和攀缘植物的特征。

对地理景观,图文结合表述的效果往往比仅用其中任何一种手段要好。图像可提供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如热带雨林、沙漠景象、冰川景色等。文字虽也可表达,但不及图像简明、生动。文字可在图像的基础上,补充图像没有提供的信息,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察。

对地理分布,也可图文结合表述。地图可以提供分布的情况,文字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如可由地图提供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文字引导学生得出其分布规律。

对地理数据,可以仅用文字来说明。如告诉学生,我国有 50 多个少数民族。但对一些较大的数据,如仅用此法,学生难以形成形象的数量观念。如仅告诉学生日地距离约为 1.5 亿公里,学生则不易想象这个距离有多大。对此可用比喻法,如告诉学生“如果太阳是一只桔子那么大小,按同一比例, 地球就在它的 1 英尺以外,只有一个针头那么大小。”[24]这样学生就可形成形象的数量观念。这种数量关系如果能用图像来表示的话,效果往往更好。

对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过程,用图文结合来说明,效果往往较好。如美国图书公司 1979 年出版的中学教材《世界地理》,对世界海陆变迁,专门提供了 3 幅图像,即“2 亿年前”、“目前”和“1000 万年后”世界海陆分布略图,结合文字说明,生动形象地表明了世界海陆的不断变迁。

对地理概念需进行具体分析。对“平原”、“山地”、“冰川”之类表示实际地理事物的概念,需图文结合,以使学生对这些事物的外表特征和本质属性都有清楚的认识。而对“年较差”、“积温”、“体系”之类概念, 它们的感性材料适合由文字来提供,故它们一般由文字说明为主。

对地区特征,可以图文结合表述。例如,可以用图表提供有关气候资料, 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概括出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对地理原因,要看材料是否涉及复杂的空间关系以决定是否需要图像的配合。例如,对“锋面雨的形成”,需图文结合表述。而对“黄土的成因”、“德干高原的成因”之类并不涉及复杂空间关系的地理原理知识,可以仅用文字来说明。

对地理技能,一般也宜图文结合表述。读图用图是地理技能的重点,其表述一般需要图像的配合。

实际上,上述各种知识和技能往往是相互交错结合的。因此,在实际表述中要注意灵活运用文字和图像,并使它们合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