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放以来我国学校地理教材表述的演变和经验

解放 30 多年来,我国地理教育工作者遵循地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对学校地理教材表述进行了不少探索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回顾和总结这些经验,对地理教材表述的研究,无疑是必要的。

解放以来,我国学校地理教材的表述,无论在表述思想上,还是在方法手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为:

  1. 由偏重提供事实材料向事实与原理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在 50 年代和

60 年代,地理教材偏重向学生提供事实材料。现行教材则较重视成因的分析,努力使事实与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关于我国的地形,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4 年出版的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地理》讲了两部分内容,它们是“地形的主要特征”和“五种地形的分布概况”。后者占一半以上的篇幅。而 1982 年出版的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地理》则分三部分讲述有关地形的内容,它们是“地形地势概况”、“地形的分布” 和“地形分布的成因”。这样做,与 1964 年的教材相比,有三个明显的差异:第一,把“地形分布的成因”作为专门一节,突出了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第二,内容的深度有所增加,如“褶皱山和断层山”以及“地壳和地壳运动”等都有一定的深度;第三,关于地理成因的内容的篇幅也有增加。1964 年的教材中关于地理成因的内容约 400 字,占整章篇幅 10%左右。而 1982

年的教材中关于地理成因的内容约有 2000 字,还有四张示意图,它们共占整章篇幅 30%左石。

又如,解放初期出版的地理教材,大量罗列地名、地物,现在这种现象已大大改变。例如,解放前后出版的《战后新中国地理》〔16〕,在“四川盆地”一章中,出现的地名有 200 多个(不计重复出现的地名),其中一半以上是不常见的县名和其他名称。而我国现行初中《中国地理》教 材(1980 年)、在“西南三省”一章中,如果不计小字的话,出现的地名还不到 80 个(其中

新出现的地名不到 40 个;不计重复出现的地名)。

  1. 表述趋向于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解放初期的地理教材,注重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而对学习材料的表述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则考虑甚少。例如,关于季风的定义,解放初期的教材《人民新中国地理》是这样给出的:

    “我国气候上最大的特征是季风,季风乃随季节而改变方向的风⋯⋯”〔17〕这样表述,缺乏感性材料的说明,比较抽象难懂。而我国现行地理教材是这样给出“季风”定义的:“我国广大地区冬季经常出现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这就是冬季风。夏季,⋯⋯我国东部经常吹偏南风,这就是夏季风。这种在一年内随季节不同,有规律转变风向的风,称为季风。”(引自 1982 年初中课本《中国地理》上册)这样,先引起学生对有关生活现象的回忆,让学生在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给出“季风”的定义,便于学生从现象到本质来掌握这个概念。

  2. 教材表述对发展学生智能开始予以重视。我国 50 年代和 60

    年代的教材,普遍都是一讲到底,缺乏启发引导。现在这种情况已有改变。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 年出版的上海市六年制小学课本《自然常识》既有启发性的提问,又有明确的结论性知识,既要求学生观察,又要求学生思考,既有文字表述,又有图像表述。例如,它的第七册第 29 课“月亮观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首先,教材运用三幅图像,要求学生回答:“月亮从什么方向升起, 向什么方向降落?我们看到的月亮形状每天都一样吗?每天同一时间看到的月亮形状和位置是怎样的?”然后教材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每天同一时间看到的月亮位置不一样?”最后,教材写道:

我们看到月亮也象太阳那样,从东方升起,向西方降落。

月亮升起的时间,每天都不一样,而且每天看到的月亮形状也是不同的。每天观察并画下月亮的形状。算一算,从满月到下一次满月需要多少天。

这样表述,改变了传统教材从头到尾由文字进行叙述的方法,体现了启

发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对学生的智能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1. 区域地理内容在组织形式上由条述法向特征法转变。条述法按地理要素的项目(如位置、地形、气候等)进行讲述。它条理较清楚,但分类往往太多,地区特征不突出。现行教材用特征法来组织区域地理内容,既着重讲述每一个地区重要的地理特征。这样,突出了地区差异性,克服了条述法的不足。但特征法也有不足之处,本文在后面将专门讨论。

  2. 教材表述手段渐趋多样化和合理化。解放初期,文字表述占突出地位。我国现行教材已注意运用图像来表述地理景观、地理分布等内容。例如,关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表述,解放前后出版的《战后新中国地理》除了运用三幅地图外,其余均用文字,图幅仅占整章篇幅的十分之一。而我国现行教材表述同样的内容,运用图像共

    18 幅。包括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等,它们共占整章篇幅三分之一左右。

图像的质量也有很大提高。解放初期课本,图像种类较少,如 1950 年出版的《人民新中国地理》基本上只有地图和地形剖面图两种类型。现行教材图像种类较多,有地图、景观图、各种示意图、图表等。图像中还有一部分是彩色图片,色彩鲜艳,形象逼真。

文字表述的质量也有提高。例如,对南部沿海地区的气侯与景观,解放初期的课本较注重于罗列气温和降水量的数字。而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 年出版的五年制小学《地理》下册,对上述内容的描述则是很形象的:

二月里,当北方还是冰天雪地的时候,岭南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了。田野里,菜青花黄, 社员们忙着插稻秧,摘新茶。果园里,荔枝树上开放着淡绿色的小花。

四月到十月,岭南炎热又多雨,是百花盛开的季节。白色的茶花挂满枝头,荔枝红了,菠萝也由青色逐渐转黄,成熟了的香蕉一串串地垂挂下来。金黄色的早稻收割完毕,稻田里又插上了嫩绿的秧苗。

十一月以后,天气渐渐转凉,雨水也比较少了,但常绿的棕榈和榕树,枝叶仍然很茂盛。当北方大地万里冰封的时候,岭南的社员们却在田地里忙着收割甘蔗。

这样表述,有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形象

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解放以来我国学校地理教材表述的演变,我们认为,我国学校地理教材表述有下述重要的经验:第一,要在学生可以接受的情况下,努力做到事实与原理的有机结合;第二,所表述的知识的序列要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 第三,表述要有利于学生智能发展;第四,区域地理的表述既要体现区域的整体性,又要突出区内差异性;第五,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选取合适的表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