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识信息的处理

为了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接收和加工知识信息,需对知识信息先进行处理。这种处理包括下述任务:

  1. 由已知到未知进行表述。它可有下述几条途径。一种是用已学过的原理、法则等知识,通过演绎推理来理解新知识。如通过对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影响气候因素的分析,得出欧洲气候的特征。这种方法对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有好处。另一种是从过去的经验出发来理解新知识, 属于一种类比或归纳。如通过火炉上的茶壶和放在地上的茶壶放出水汽的不同来理解冷暖洋面的蒸发差异。这种方法有助于对低年级学生讲述某些较复杂的原理。还有一种是通过实验来理解新知识。如通过引导学生分别给盛水烧怀和盛砂烧杯予以一样的加热,一定时间后测出两者的温度,从而推导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但由于费时较多,只能适当采用。至于假说这种方法,可分为提出假设、进行证明两个主要阶段。美国中学教材《地球科学》对冰期气候的成因,就是通过对多种假设进行讨论,最后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假说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让学生逐渐熟悉这种方法有重要战略意义。但运用这种方法往往需要较广的知识基础,故一般只适合在高年级适当采用。

  1. 在表述中要注意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列宁在阐明科学的认识途径时说:“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从抽象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又快又好地认识新事物。因此,不仅小学、初中需这样做,就是高中也需要这样做。但是,从一种概念到另一种概念,从一种原理到另一种原理的逻辑思维,也是不可少的。“在掌握新知识时,不可能也不必要离开已掌握的理性知识,如果不是这样,而要事事通过感知,那么,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知识的过程将极为缓慢,思维能力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损害。事实上,对每一新的知识的学习,都从感知到理解,也是办不到的。”[9]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也需要运用抽象的逻辑思维。

  2. 对由易到难,由近及远进行知识的排列,宜具体分析。从整个学科的进程来看,由易到难符合学生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但是,从认识的角度看,由于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不少遥远的国家和地区对学生来说已并不陌生,由近及远并不一定是从已知到未知的途径。其次,从满足学生认识兴趣来看,由近及远也有片面性,学生往往“最爱听异国异地的故事,最爱看他们身旁所看不到的事物(例如图片、电影、电视里所展示的事物)。” [25]另外,各地的教材如果都先讲邻近的省区,再讲较远的省区,在实际上也是很难实行的。如这样做,全国就会有几十种地理教材。但是,也需看到, 某些知识由近及远讲述,效果是较好的。例如,先引导学生认识校园里四季不同的景象,再认识本地区、本省区四季变化的现象,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

  3. 要努力把事实与原理结合起来。这样做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也有利于满足学生的认识兴趣。讲观点要联系事实,讲事实也要努力体现原理。据调查,80%以上的中学地理教师认为,可以在初中比较通俗地讲述关于工业布局的原则。1979 年出版的美国中学教材《世界地理》,相当于我国初中地理教材,在概述中也讲了“地球上的资源”、“生态系统”、“人口和居住地”、“土地利用”等内容。因此,可以考虑在区域地理之前,用浅近的语言讲述学生可以初步接受的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以较好地理解广泛的区域地理事实。

  4. 对复杂的事象要进行概括化,对复杂的数据要进行近似处理。这样可以大大减轻不必要的记忆负担。例如,由我国地图出版社 1954 年出版的《新中国地理》把东北地区众多的煤田分为四个分布区进行表述,这样突出了煤田的位置,体现了知识的概括。而对这部分知识,由我国正大书店 1950 年出

版的《人民新中国地理》却罗列了 34 个地名进行表述,结果还没有表明这些

煤田的分布特征。又如,由美国图书公司 1981 年出版的中学教材《地球科学》对太阳引潮力的大小,是这样表述的:“太阳引潮力大约只有月球的一半。” [5]这样的近似处理,不妨碍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的知识,又便于记忆。

  1. 对抽象的事物要注意加以形象化。这样可使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例如,“气压”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对此,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3 年翻译出版的《科学知识宫》用了一张形象的示意图,图上画有一个从地面一直上升到大气上界的空气柱,再配有文字说明,使人较易理解。

  2. 还要增强知识信息的趣味性。在讲述某一部分知识前,可以让学生明确即将学习的知识的重要性,或通过对某一奇特现象的渲染,或从生活现象中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美国通俗读物《科学知识宫》在讲述有关地震的知识前,写道:

1976 年 2 月 4 日凌晨 3 点,危地马拉城的人们正在睡梦中。突然,地面开始震动,震得十分历害。墙倒,屋坍,整座整座建筑物裂成两半。山坡崩坍。

震动只持续了 39 秒钟。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城乡有 26,000 人丧生,还有 60,000 多人受伤,几十万人无家可归。

一场地震毁了危地马拉。那么,地震是怎么引起的呢?[11]

还可以在教材中穿插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小故事、小资料、专题材料、漫画等,以引起兴趣。如美国教材《世界地理》在讲述有关冰川侵蚀的知识时,用专题知识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冰川入海时的情景,它写道:

⋯⋯冰盖开裂,冰川内部传来隆隆的轰鸣。当冰块相互摩擦时,冰川好象发出一阵阵尖叫, 冰块内部则象传来一阵阵悲伤的呜咽和叫唤,犹如冰川在漫长时期的沉寂之后,发出深沉的叹息。

冰川不断向外推进,伸入到海水中。巨大的冰块与冰川主体裂开。伴随着一声巨响,冰块落入海中,而那响声还在海湾边缘的峭壁间轰鸣、回荡,久久不息。[6]

此外,还可以针对某些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的情况,利用学生原有动

机的转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例如,美国中学课本《世界地理》在讲述生态系统的知识中,穿插了几个小问题:“你愿意当一个动物学家吗?愿意当一个植物学家吗?愿意当一个生态学家吗?”[6]并介绍了他们的研究对象,这样,努力把学生的志向和愿望引导到现实的学习中来。

  1. 增强表述的启发性,即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注意从观察、实验、调查入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认识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以获得知识。”[26]如香港中学教材《澳洲、非洲及拉丁美洲》, 注意一边叙述,一边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它对有关热带雨林的内容是这样表述的:

现在我们逐渐接近赤道了,这里全年有雨而且极度炎热,从第三章图 2a 找出拉哥斯附近的阿卡萨全年最干和最湿的月份里雨量有多少,再跟巴瑟斯特雨量最多的月份比较一下,在地图集上找出这两市镇的位置,哪一市镇比较接近赤道呢?热带的森林很茂密,树与其他森林植物生长非常快,留意图 4 所示的攀缘植物,看这地区的树林有多高,然后与图 3(热带草原景观图

——作者注)所示作一比较,你能解释其差别吗?[27]

这样,学生不是简单地记住课本的结论,而是通过积极的观察和思维来学习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