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知识结构及学校地理课程的基本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地理学与其他科学一样,经历了“知识激增”的浪潮冲击。地理学的分化过程日益加剧。与此同时,由于世界人口的增加, 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产生了世界性的诸如土地、粮食、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地理学传统的描述性、知识性的一套方法已显得软弱无力。加上研究手段和技术上的落后,以及没有相应地发展综合性研究方向,没有注意解决实际问题,地理学显得落后,甚至发生了危机①。为了摆脱这种局面,近几十年来,各国地理学工作者为此作了多方面的努力, 使得地理学有了很大进步。总起来讲,发展的主要趋势为:

  1. 地理学的研究方向趋于综合化、应用化

① 李德美:现代地理学,《地理译报》1982 年 2 期。

地理学本身正是研究自然—经济—人类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近年来, 生产实践对地理学的要求和地理学本身的发展都存在综合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①地理学对地理表面这一空间实体进行诸要素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交流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适应的关系进行多因素、多过程的整体研究。②地理学的分科越来越细,反而要求地理学在更高层次上的综合发展。③微观与宏观的综合使地理学不但进行区域个体的研究,而且要研究区域的整体综合,即微观与宏观的综合。④地理学与其他科学的交叉与浸透也体现了综合发展的趋向。⑤不断出现的围绕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世界性问题,使地理学的研究不断趋于应用方向,正在承担起解决问题的重担。

  1. 地理科学研究的精确性不断提高

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已不仅仅停留在定性的描述上,它正向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向发展。主要应用数理方法对地理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如在大量统计中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定量的分析等等。

  1. 地理学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遥感的方法、数学的方法、科学系统论的方法、模拟的方法等,加上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为地理学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必要和可能。

地理科学的发展,使得地理知识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地理知识由知识单元发展为知识结构,又从雏形结构发展为较完善的结构。这个变化是在地理学发展的基础上发生的。

国外学者指出:“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知识单元分布多呈网络状,组织较为松散,而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联系较为紧密,逻辑顺序强。”〔3〕地理学既具有自然学科的属性,也具有社会学科的属性,这种跨学科的属性也就决定了地理知识的结构即具有组织较为松散的网络状特征,也具有联系较为紧密的逻辑顺序强的特征。当前,地理知识正在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纵向的不断深入,另一个是横向的不断拓宽。这种双重属性、双向发展的特征, 使得地理知识结构变得较为复杂,但作为学校地理课程的地理知识大致具有以下特征:

(1)核心层次特征

地理知识结构呈同心圆状,居于结构核心的是抽象和概括程度最高的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它代表了地理学最本质的内容。由圆心向外,层次依次为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地理基本概念和特征、地理事实(见图 37)。由核心向外层抽象程度依层降低,而具体程度依层提高。就知识层次与难度的关系而言,由外层向核心难度逐渐增大(见图 38)。考虑到这一规律,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地理知识结构的要求就要各异,基本呈“帷幕式”(见图 39)。

(一)地理知识结构及学校地理课程的基本特征 - 图1

图 37 地理知识核心层次

(一)地理知识结构及学校地理课程的基本特征 - 图2

图 38 地理知识层次与难度关系示意图

(一)地理知识结构及学校地理课程的基本特征 - 图3

图 39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地理知识结构变化示意图(2)区域性特征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一般特征,同时也要研究它们的地区差异性,即研究区域内地理要素地区性及其相互关系。有人认为,“空间系统”是现代地理学的主要课颗,也是地理知识中的一大特征。“空间系统” 具体表现为“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联系”这三个方面。诸如人地关系、生态系统或区域景观等,都包括在这三个基本方面之中。因此, 地理空间概念在学校地理课程中是最基本的概念。而地图的学习,正是掌握这一概念的最好的工具。

(3)综合性特征

地理学对世界的研究,不是把重点放在某一要素或某一侧面问题上,而是放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整个地理环境的综合系统方面去研究。因而, 地理学的研究强调综合性。

地理知识的综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具有相互关系的知识单元很多。如气候特征是在地理位置、地形、水文、植被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第二,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加强了地理知识的综合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