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的本质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为师生教学应用而编选的材料,主要有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等。”[2]

“教材为教授材料之约语”。[3]

总之,教材一要有教学内容的含义,二要有编制形式的含义。以上两种讲法,既没有反映出教学材料的内部联系,也没有反映出教材与教学体系中其他因素的关系。“以控制论的观点看,教学是一个传递文明的有组织的功能系统。这个系统的构成要素是教师、学生、知识(一切文明)。”[4]三要素之一的知识,如果加上教学法含义的话,就是教学材料。因此,教材是构成教学系统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它本身又以独特的结构、功能构成教材系统。所以,又可以把教材看作是教学中的子系统。教材将引进教学系统的知识和教学法信息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不同层次,使这些知识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形体。这种教材的内部联系就是教材结构。教材本身既是独立的系统, 又构成教学系统与外界的桥梁,同时还在教学系统内部起联系教师和学生的作用。这种外部联系表现为教材的功能。

教材的本质是什么?本世纪 20 年代,有些课程制订者认为:“概念和原理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掌握,提供了内部联系和相关观念的网络, 这是教材的本质。”[5]实际上,这就是学科结构论的思想。它不仅体现了系统论的观点,而且注重了方法在教材中的作用。如果我们将科学方法的含义扩大,不仅仅指由事实到概念和由概念到原理所需要的科学方法,还包括教学方法,那么教材的本质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为完成教育和教学目标所需的学科基础知识;将这些知识贯通起来的科学方法;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和方法。教材实质上就是由这些内容构成的功能系统。

我们可以将教材按其信息储存形式进行分类,见图 1。

在教材系统的结构中,以教科书在学校教学历史上作用时间最长。所以, 人们常习惯将教科书称为教材。这就是狭义的教材。随着科技的进步,其他类型的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教科书也不再是教材系统中唯一的因素,电子计算机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使现代教材的内容更加充实和多样。但是,不断完善教科书,使它更好地适应教学需要,现在仍然有重要意义。

(一)教材的本质 - 图1

图 1 教材按信息储存形式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