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可以深化地理教学法的理论

地理知识的传播在我国起源很古,然而地理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却在清朝末年。随着地理课设置,对地理教学的形式、方法等等的研究也开展起来,逐渐就形成一门地理教学法学科。这门学科之所以有一定生命力,是因为它并不都是经验之谈、方法荟萃,而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比如教育学、哲学、逻辑学、传播学、教育工艺学以及心理学的理论都被地理教育工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我国气象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竺可桢先生, 对地理教学中的心理问题十分重视。1929 年,他撰文指出:教授地理者,须“揣摩儿童之心理”。并且具体阐述了他的研究观点① 。褚绍唐教授也早在1933 年的一篇论文中,明确地提出:“学习的心理程序的依照”应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并归纳了八条至今仍行之有效的“心理程序”②。解放前,还有不少地理教育工作者呼吁:“教师应在观察、理解与记忆三方面去训练学生”,③解放初期,讨论地理教学的有关心理学问题的文章曾有多篇。值得一提的是,1981 年全国地理教学研究会成立以来,这方面的实验报告、专题论文有增多的趋势。

然而,总的来说,研究地理教学心理问题的论文,数量不多、质量不高, 且偏于教师如何教,而“忽视学生如何学的方面”[2]。比如说,学生学习地理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他们习惯采取什么学习方法?在哪些问题上容易产生错觉、误解、遗忘?等等。我们有必要在“学生地理学习心理”这片空旷的“原野”上进行辛勤耕耘,这对于地理学科的教学心理学、教学论、教育学的建立,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目前,不少有识之士正在呼吁建立“地理教育学”。值得庆幸的是,这一编写任务已列入“七五”期间的重要科研项目。在这种形势下,大力提倡地理学习心理的研究,更加显得时机成熟与势在必行了。褚亚平教授在 1987 年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灌县学术会议上谈到:“地理教育学的诞生将有赖于对地理教学心理的深入研究。”传统的地理教学法,

① 竺可桢:地理教学法,《地理杂志》,1929 年二卷二期。

② 褚绍唐:初中地理教学上两大原则,《地学季刊》,1933 年一卷三期。

③ 刘延仪: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及其应有的改进,《地理教学》1937 年第 4 期。

实际上是围绕着“教师如何组织地理教学”这个具体问题展开讨论、研究的。它是“工具性技术科学,其内容为各种教学方法和措施结合各种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具体应用”。①只有深入探索中学生地理学习的心理,我们才能逐步揭示地理教学(育)过程的本质与规律,为地理教学论与教育学提供心理学上充实的分析材料与可靠的理论根据,而地理教育学将成为一门在地理教育领域里“总搅全局”的“应用性理论科学”[3]。它的建立是为了能够站在更高的层次去深入认识地理教学法领域里的各种具体问题解从而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但它的建立决不能代替具体问题的解决,因而也不会意味地理教学法的消亡。他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但各自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中学生地理学习心理的特点

正确认识中学生地理学习心理的特点,是进行地理学习过程研究的前提。他们的心理特点既不同于小学生,又区别于成年人。同时,这种学习心理特征具有双重性:既有心理的共同性一面,又有心理的差异性一面。这种差异性包括不同年龄阶段的纵向心理差异与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个性、性别的横向心理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