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学习的动机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常听到教师这样说:“上节课我们讲了⋯⋯,今天

我们要学⋯⋯”。“刚才讲了⋯⋯,接着我们要讲⋯⋯”。这种“开门见山” 与缺少衔接、承转的做法,忽视了学习动机的激发。缺乏动机的“我们要学”, 学生是否会主动地跟着学呢?这是令人怀疑的。而高明的教师、精良的教材都十分重视做学生的“发动”工作。美国高中《地球科学》课本,每章之前都有一个“小实验”,主要就是为了引起动机。例如第 29 章一开始是这样写的:

“⋯⋯为了取得锋是如何形成的印象,用水代替空气,在一个长方形的玻璃鱼缸里,做一个人工模拟实验。用一块尺寸合适不漏水的木板或塑料,把缸隔成两半,制作半缸着色的强盐度溶液代表冷气团,而清水代表暖气团,现在一边灌入你的“冷气团”,一边盛进你的“暖气团”。准备好对一个快速的现象作认真观察,抽隔板时,要尽可能平稳,请你描述最初几秒时形成的“锋”;接着,你能解释为何这样吗?”

学生如果按此动手做实验,用脑想问题,就会很快引起动机,进入“意

向学习”的阶段。

由此可见,动机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它“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它制约着学习的方向、持久性和效果。”〔10〕

在什么情景、条件下,学生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

  1. 是在学生形成地理学科的“价值观”〔11〕,感到地理“有用”时。例如今后想读工科的学生,听到了教师介绍由于忽视地理的综合分析引起工程后遗症的事例,认识到地理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基础学科。又如有些爱好文学的学生,听了老师关于一些电影镜头中地理概念混乱、地理景观张冠李戴的举例,对地理知识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认识更清楚了。虽然教师不必把地理学科的作用吹得过分,但是,“学好地理,到处有用”,却是千真万确的。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向学生讲述学习地理的意义与价值。学生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形成地理学科的“价值观”。①科学价值:“在科学突飞猛进的今天,地理学正在国土整治、经济区划、生产布局、能源利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控制人口等等方面发挥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作用”。(据 1983 年上海地理科普征文)②生活价值:地理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一个人如若具备地理知识,就会更好地适应环境、利用空间、选择位置、增强生活能力,对出差、旅游、出国等等都会带来益处。③文化素质价值:学习地理,对于了解国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有着重要意义。“是否具有地理基础知识”一般都被认为是公民是否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衡量标准之一。④心理价值:由于人脑右半球的思维模式(见图 10)与地理学习的特点更显得互相吻合。因而,地理思维与读图的进行,对于发展人脑右半球,克服“教育中过于偏向左半球”的严重倾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地理课程是一个优良的园地”①。⑤交往价值:了解本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地球上其他国家、地区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有利于认识“各民族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同时还有利于确立“全球观念”,增进与其他各国的各个领域的广泛联系、交往与友好情感②。⑥美学价值:学习地理能领略多姿多彩的地理风图 10 人脑左、右半球思维模式图光,“获得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愉悦,获得美的享受”①。

① 伦纳德·格尔克编,陆漱芬等译,《现代地理学中的地图》,测绘出版社,1986 年,第 7 页。

② 袁书琪:欧洲各国学校地理现状,《地理教学》,1986 年第 5 期。

① 程祥清:审美心理结构与地理美育途经,《地理教学》,1988 年第 2 期。

图 10 人脑左、右半球思维模式图

  1. 是当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产生疑难时。学生在地理课上耳闻目睹了不能理解的事物,会感到惊讶、疑惑,从而形成认知冲突,并被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教育心理学认为,认知冲突是在学生“认识到已有认知同具有未定因素的新刺激(教材)之间有差别以后发生的。〔11〕”为此,教师要善于设置悬念。如有的教师在上“经纬网”这一课时,是这样开头的:“在漫无边际的海面上,突然刮起一股大风。这时,有一艘遇难的船只,正在通过无线电向有关方面发出呼救。请同学们想想看,报务员如何向对方报告自己所在的确切位置?”〔12〕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教师还要经常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如“青藏高原太阳辐射量极为丰富,为何气温却很低?”“为什么地球跑到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时,我们这里却是冬季?”有时,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以故意出错,造成假象,增强迷惑性。比如笔者听某教师讲“苏联” 一课时,只见他板书了一条标题:“海岸线最长的内陆国”。顿时,学生中间发出一片“咦”的疑问声,连刚才思想“开小差”的学生也抬起了头,注视教师。“海岸线最长,怎么又成了内陆国?”这时,学生认知结构的平衡被打破了。教师稍停顿了一会,在“内陆”两字上边打了引号,进而介绍了“苏联所临海洋的封冻期都很长,除北冰洋以外,其他各海的重要港口与外洋的联系,都要经过别国的海域”等情况。学生经过认真听课,恍然大悟: 从这个意义上讲,苏联是一个“内陆”国。这是一个出假错的实例。有人认为,为了激发学习动机,教师甚至可以故意出真错,即提供错误的命题。比如苏联的教育革新家阿莫纳什维利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化”。他还把这种情景比做是“智力搏斗”,支持学生在搏斗中“获胜”②。

  2. 是当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取得良好成绩,有了“成功”的情绪体验时。有的学生原来对地理学习并没有内在性的动机,但当他在教师引导下投入学习后,却意外地取得了良好成绩,得到了老师的赞扬,从而激发了动机。相反,有的学生原来虽然有一定的内在性动机,但由于经常失败,地理成绩总是不理想,因此动机受到削弱,学习形成了恶性循环。奥苏伯尔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

〔13〕这就是说,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动机固然可以增强行为的方式来促进地理学习,而地理学习的顺利进行,反过来也可强化学习动机。因此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地理学习有适当动机之前,教师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尚无学习动机的学生来说,教学的最好方法应当是: 不管他们当时的动机状态如何,都要集中注意于尽可能有效地去教他们,启发诱导他们一步一步地获取各种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智能。学生开始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就有可能产生学习动机。教师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满腔热情地加以肯定,尤其对“差生”不能另眼相待,要给他们有“成功”的机会与“胜任”的体验。

  1. 是当学生对地理学习材料感到兴趣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的内在兴趣”(据华东师大 1980 年《教育学参考资料》)。还有人认为,兴趣与好奇心是“内发性动机作用的中心”〔11〕。地理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学生觉得有意思的材

② 朱佩荣:阿莫纳什维利实验教学体系的若干问题,《教育研究》,1987 年第 1 期。

料,也要津津乐道。但也要谨防被朝三暮四的兴趣与低级庸俗的好奇心所左右。据观察,学生的地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比如,“因纽特人是怎样适应北极寒冷的地理环境的?”反映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直接兴趣。而“西双版纳的金丝猴,有哪些生活习性?”这类问题反映的只是间接兴趣。直接兴趣又可分为“乐趣”与“志趣”,前者是带有显性的意向,主要是以满足感官需要、产生快乐情绪为主要标志的,

(一)地理学习的动机 - 图1

图 11 三种兴趣交互作用图式

一般都有短暂性与波动性的特征。如有的学生说:“太好看了!”“讲得太有劲了!”就是这种情绪的体验。后者是带有隐性的意向,主要是以求知欲为主要标志,一般具有持久性与稳定性的特征。教师既要培养与激发学生对地理的直接兴趣,也要爱护与引导他们的间接兴趣,要努力实现“两个转变”: 变间接兴趣为直接兴趣,变“乐趣”为“志趣”。另外,教师还要做大量的兴趣“移植”工作。如有不少学生的兴趣发生在语文、数学、物理、生物、音乐、美术、体育等等的其他领域里,对此,教师要设法通过中间的步骤, 把原有的与地理学科的“无关兴趣”与目前的地理领域联系起来,使几种兴趣有机结合、交互作用,如图 11 所示,它们重合的阴影面积越大、兴趣效应就越大。“在具体情况下怎么做到这一点,这往往要求最优秀的教师发挥他的独创性。譬如,如何鼓励一个学生从原来对马的兴趣改变成为对地理的兴趣,要求她找出哪种品种的马主要产在世界上哪些国家及其理由。”〔14〕如有的教师发现某个学生爱好绘山水风景画,就把他的反映祖国秀丽山川的作品展览在地理专用教室,并邀请他一起办地理墙报,使他逐步对地理发生了兴趣。这里,值得指出的是:当前在培养兴趣的做法上存在一些分歧。有的观点认为:“课本”是教学之本,过分强调兴趣,势必脱离教材,而使“双基”落空;而有人认为:培养兴趣既是学好地理的保证,又是地理教学的目的,而照搬书本是难以引起兴趣的。再加上由于地理教材的知识体系缺乏严密性、兴趣性、具体内容选择也带有一定的任意性,因而,教师没有绝对遵守地理教材范围的必要,而应从实际出发,“自动斟酌变通”地理教材(据沙学浚的《怎样教地理》)本文同意第二种观点。现在由于片面强调双基落实, 以及为了应付各种考试,恪守教材的现象十分突出而普遍。学生兴趣性与教师创造性,也因此而被“压制”。再好的教材,也不能完全适合不同的地域、不同个性的所有学生,也不能原封不动、照本宣科,要鼓励教师为培养学生地理兴趣,而从实际出发,大胆变通教材的主动精神与创造热情。

  1. 是当学生对地理教师产生崇敬心理时。有人认为:“学习动机来自于严格教师的仁爱”〔1〕。有一点事实是明显的:哪位学生对他的地理教师怀有好感,哪位学生对这位教师所教的地理课便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良好的仪表、学识、风度、语言,对学生亲切的情感,对教学采取的正确策略等等均会对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产生“综合效应”。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心理差异,因此我们既要着重培养内驱力,又要充分重视“外动力”的作用,做到内外动机,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同时我们要根据学生原有的不同层次的动机水平,采取不同的措施,从而使他们的动机水平提高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