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智力结构的概念

所谓结构,从理论上说是指“整体事物、现象、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之间的相对固定的联系(关系)和互相作用”②。而且这种联系有“相对固定的顺序性”,所以,结构也可以理解为“系统内各要素的独特的有序性”①。根据这些观点,笔者给教材的智力结构作出如下的定义:是教材中内含的各种智力要素之间相对固定的有秩序的联系和组合方式。

在地理学习中,学生任何的智力活动,都是以智力结构的形式出现,因此,教材也必须体现这种结构。

例如,初一学生在掌握地轴、两极和赤道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时,初中地理教材②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智力活动,并渗透在课文、图像、作业三个系统中。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有关的课文内容,观察了课文中两幅插图, 并经过动手制作教具(小型地球仪)的作业训练,调动了学生一系列的观察、抽象概括和空间想象等智力活动,较好地掌握了这些概念,增强了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十分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拓。

与此相反,初中教材上册“地形”一章中,阐述了地幔物质的特点是“具有变形的弹性固体”③。如果说,这一概念必须要求学生掌握的话,那么教材既无必要的说明,也无形象的比喻,也无法调动学生一系列想象、比较、类比等智力活动,当然使学生很难理解这一概念,发展其智力也就无从谈起了。

图 3 反映日本初中地理教材的智力结构模式。即初一到初二的教材对学生的智力(即地理认识、思维方法)的发展,要从“基础→应用→发展→系统化、综合化”,最后形成“对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展望和洞察地域的能力, 对国土的正确认识,为国家的发展作出努力的态度”〔3〕。

但是,并非任何地理教材都能反映其智力结构来,例如我国在解放以前的一些旧地理教材,基本上是罗列地名,数说物产资源,按照方志形式编写,

① 很多文章中把“注意力”也作为智力的要素之一。笔者认为,“注意力”并不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心理活动。离开了观察、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注意力也就无法存在。因此,不把注意力作为智力的基本要素。

② H.N.贝科夫,《科学方法》,莫斯科,1974 年。

① A.M.威廉、H.M 包尔、《中学里的有效教学》,纽约英文版第 60 页、转引自杜殿坤译著《现代的课》, 载《外国教育资料》1984 年 1 期。

② 初中课本《中国地理》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年。

③ 初中课本《中国地理》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年。

既无形象化的地理景观的描写,又无地理规律成因的分析,这样的教材除了对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有一定训练价值以外,很难体现其他的智力价值,也难以形成合理的智力结构了。

图 3 日本初中地理教材智力结构图式

由此可见,教材的编写,必须要考虑到如何调动学生各种智力活动,使学生的智力能按照心理发展规律得以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合理的智力结构,是形成学生个体智力结构的重要前提。合理的教材智力结构的实现, 是学校地理教材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学校地理教材的最优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