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结构的沿革

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的历史是从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之日起算, 距今已有 80 余年历史。这个历史大体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开创时期、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1.开创时期(1904—1922)

1904 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它是在向东西方各国学习的基础上,建立的新的教育制度,迈开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第一步。这个时期的教育思想受日本影响很深,所规定的学制、课程都比较繁琐。当时,中国朝野人士对中小学地理事实足够重视,章程所规定的地理课时之多,学习年限之长,在中国近代普遍地理教育史上是无与伦比的(见表 1)。

这一时期的学校地理的课程结构变化不大,地理课程的内容主要处于百科全书式的知识阶段,地理要素间缺乏一定的联系,这主要是受当时地理科

学水平的限制而造成的。此外,反映在地理课程内容中的除了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特征以外,还有世界近代地理学的影响。当时的地理教育的宗旨只重地理知识教育和爱国观念教育。课程设置呈循环式,但因学习年限长,循环次数过多,致使课程内容繁琐。仅就《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课程为例,本国地理学习年限为五年,循环次数三次;外国地理学习年限为四年,循环次数为两次。由于循环过频,课程内容的重复现象屡见不鲜。

下面,仅就当时地理课程结构的几例进行分析: (1)高小“本国地理”课程结构①

高小“本国地理”课程重视城市的讲述,在“中国总论”之后,依次讲述了 21 个沿海城市或海湾。以后,在分省地理中讲述若干城市。课程内容显然偏重人文地理,在结构上,重复讲述的城市较多。重视地理知识的传授是这个结构的特点。

  1. 中学“地理概要”,课程结构②

中学“地理概要”的结构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数理地理”、“自然地理”和“政治地理”。其中详“自然地理”,略“数理地理”和“政治地理”。“自然地理是以“界”作为划分单元,分界讲述,最后进行总结和概括。围绕两个关系,即“自然人文之关系”和“本国外国之关系”进行概括(见图 4)。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学制及地理课程设置( 1904 年) 表 1

阶段

年级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初等小学堂

本乡地理

1

本乡地理

1

本县、本府、本省地理

1

本国地理

1

本国及邻国地理

1

高等小学

本国地理

2

外国地理

2

外国地理

2

本国地理

2

中学

中学堂

地理总论、亚洲总论、中国地理

2

中国地理

3

外国地理

2

外国地理

2

地文学

2

① 姚明辉:《高等小学新地理教科书》,中国图书公司,1913 年。

② 谢观、蒋维乔:《中国地理》,商务印书馆,1913 年。

1912 年学制与地理课程设置 表 2

阶段

年级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小学

初小

不单独设地理课,地理初步常识编入国语教科书

高小

中国地理要略

1

中国地理要略

2

外国地理要略

2

中学

中学

地理概要和中国地理

2

中国地理和外国地理

2

外国地理

2

自然地理概论和人文地理概论

2

  1. 中学“地文学”课程结构① “地文学”课程的结构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见表

    3)。这五部分分别以

“界”作为划分单元,自成体系,进行要素论述,但各部分之间缺乏一定的联系,形成了“梅花式”的结构(见图 5)。但值得重视的是在“生物界”部分中,人类被作为一部分加以研究,看到了人地关系的一些问题,但受当时地理学发展水平所限,存在一些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此外,这种结构还很重视实用性,包含有“培植森林、改良土壤”等内容。

(二)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结构的沿革 - 图1

图 3 高小“本国地理”课程结构示意图

(二)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结构的沿革 - 图2

① 张相文:《地文学》,商务印书馆,1908 年。

图 4 中学“地理概要”课程结构示意图

(二)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结构的沿革 - 图3

图 5 “地文学”课程结构示意图

清末民初的学校地理课程结构总的来讲是古典地方志论述体的结构,以重知识教育而面面俱到为特色,内容之间缺乏联系,课程设置过于繁琐,导致课程内容的重复,等等。尽管它还不成熟,仅处于探索阶段,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

“地文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表 3

部 分

内 容

星界

地球之成因、形状、运动,地表之测定,地磁力

陆界

陆地之构成,陆地之变动

水界

海水,河湖,泉水

气界

大气,气候,气流,气中之水分,气中之映象

生物界

生物之分布,生物之变迁,人类之进化,人种之分布

2.民国时期(1922—1949)

(1)混合地理课程时期(1922—1928)

这一时期我国的教育受美国影响很大,实行了新学制,地理课程的设置大大缩短修业期,减少繁琐的重复,课程设置趋于合理(见表 4)。

当时,初中并行甲乙两种教本。甲种本注重整个人类的生活,打破中外地理的界限,实行混合制编写。乙种本的《中国地理》打破省界,主要以自然区域为划分单元,以人文地理为主要内容,重视人地关系。外国地理组织洲际的比较。高小地理课本的编写采用游记体裁。在教学中强调讨论和学习, 避免“注入式”,与清末民初阶段相比,有很大进步。但应指出的是:在地理课程内容中强调人地的因果关系,而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在地理教学方法上因避免“注入式”,而走向“自动主义”的极端(但并没有普遍推广杜威主义的思想)。

1922 — 1928 年学校地理课程设置 表 4

阶段

年级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小学

社会科(地理、历史、公民、卫生)

本国地文地理、本国人文地理,本国与世界各国关系的各问题

2

亚洲重要各国概况并与我国的关系,世界著

名各国与我关系,地球

2

初中

地理

2

地理

2

地理

2

高中

外国地理(选修)

(二)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结构的沿革 - 图4

图 6 初中地理“混合式”课程结构示意图学校地理课程的混合式结构(见图 6)实例分析①:

这种结构打破中外地理的界限,突出重点,突出特征。内容分两大部分。一部分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另一部分以人文地理知识为主,在人文地理为主的部分中,在对“人种”、“交通”和“各国大势”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讲“重要的城市”和“世界名胜”。其中,“重要的城市”的结构主要是在学习城市的起源的基础上,按城市的性质不分中外讲述。

混合式结构有突出的优点,如在对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容易进行,也易使学生以全球的观点看待世界,但混合式结构的明显不足是,在建立学生的区域概念方面薄弱,特别是没有完整地学习本国地理的机会,致使学生学习地理课程之后也难于建立对自己祖国的整体的、系统的认识。另外, 这种结构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联系方面比较松驰,虽然“大纲”在此方面作出了要求,但此结构在这方面的努力仍然是粗浅的。

(2)稳定期(1929—1949)

这是在我国地理教育史上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虽经历了抗日战争以及

① 王伯祥起草《初级中学地理课程纲要》,教育委员会覆订,1922 年。

国内战争的磨难,但这时期的学制与地理课程的设置都变化不大,只在内容上为适应形势的需要有较大变化。

“稳定期”的小学以“混合课程”为主(地理课程与其他课程混合为一门课程),中学以“分科课程”为主(本国地理、外国地理、自然地理),构成了地理课程设置的“双轨”结构(见表 5)。

为适应国情需要,该时期的地理教育重视对学生的民族主义的教育和政治地理的内容。如在 1928 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地理暂行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地理课程目标为:“中学地理科为实现三民主义教育为最重要之科目——

①根据民族主义,讲明本国各地之风土人情,以培养民族精神;讲明国际之形势,以培养世界眼光。②根据民权主义,讲明政府之施政方针和外交政策之地

“稳定期”学校地理课程设置 表 5

小学

1932 — 1949

初中

1929 — 1949

年级

课程

周学时

年级

课程

周学时

常识科

本国地理

2

本国地理

2

社会科(史、地、公民)

外国地理

2

年代

年级

课程

周学时

高中

1929 — 1932

1946 — 1949

本国地理、外国地理

3

1932 — 1946

本国地理

2

本国地理/外国地理

2

外地理/自然地理

2

理背景,使学生对政治皆能发生兴味,成为健全之公民。③根据民生主义, 讲明国民之衣食住行四大需要,皆有赖于天然富源之开发,因而唤起乐观的积极的精神。”以后,随着抗日战争战局之紧张,日军大举进犯我国领土的时期,地理教育加强了爱国观念、民族复兴、国家民族之责任等方面的教育。

如 1940 年 1 月由正中书局出版的战时地理补充教材《初级中学本国地理》一书的内容结构(见图 7)主要围绕“抗战”与“建国”两个方面展开, 既让学生了解我国“抗战”战场的情况,又了解我国后方及边疆的经济情况, 其目的在于“了解抗战建国之目的与意义,以激发其爱国热忱”。了解其今后对于国家民族之责任,激发其努力于民族复兴工作之志趣”(据杨尧的研究资料)。

图 7 抗日战争期间学校地理课程结构示意图

1940 年颁布的《重新修正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初、高中地理课程作了详细规定。高中在初中的基础上重复循环一次。“本国地理”课程,初中以“省区地方志”为叙述方法,再以自然区作为总结;高中则以“自然— 人文—国防”为线索叙述,最后以各方面的联系作为总结。“外国地埋”课程,初中按洲划分区域,详亚洲、欧洲,略其他大洲,高中则在概论的基础上,以“地方志”的形式分洲叙述,最后以各方关系作为总结。对初、高中的循环还作了说明:“初中注意地理基本事实之陈述,高中注意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之阐明;初中重叙述,高中重解释;初中重记忆,高中重推理。” 尽管如此,不少重复仍难以避免,如初、高中都是以“地方志”展开主要内容,存在不少重复之处。鉴于初、高中地理重复现象严重,于是,1946 年将地理课时设置减少了一半。

(二)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结构的沿革 - 图5

图 8 中学“本国地理”课程结构示意图

总之,民国时期的地理课程较前期有了长足的进步。小学地理不单独设课,与其他有关课程混合为一门课程,且在其中地理内容占有一定比例,课程结构和形式上也较活泼,适于小学生的学习。中学地理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①地理课时占总课时的 6%是比较合理的,但初中和高中的中外地理存在较多的重复,反映出当时的地理课程结构不够合理。

②课程内容上不断地由“地方志”的论述体向“人地相关”的因果关系论进步。

③政府对地理课程作了具体规定,制订了“地理课程标准”,以此作为地理教学、编书、检查等的依据和准绳。

④学校地理教育普遍受到重视,并将地理课程作为抗战建国的中心科目,地理课程所承担的思想教育的任务相当突出。

⑤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外的近代教育思想和地理学的观点,不断充实地理课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949—现在①)

解放以来的 30 余年的时间,学校地理教育经历了四个阶段:兴旺阶段

(1949—1957 年)、“教育革命”阶段(1958—1965 年)、“文化大革命”阶段

(1966—1976 年)、教育复兴阶段(1977—现在②)。(1)兴旺阶段(1949—1957)

这个阶段为期 8 年,是奠定新中国学校地理教育的基础阶段,全面和深入地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和理论是这个阶段的特点,虽然也存在一定问题, 但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总体来讲是一个逐步兴旺的阶段。

① 本文资料截止于 1987 年。

② 本文资料截止于 1987 年。

1949 年至 1952 年暑假前的学校地理课程主要还是沿用旧的,只是对在教材中的某些反动观点和资产阶级的学术论点进行删除,开始加强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地理教育问题,从而使学校地理教育走上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的轨道。

1952 年秋至 1957 年阶段,我国的地理教育深受苏联的影响,接受或效仿苏联的课程设置和地理学思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这个阶段的课程设置如表 6 所示。

1952 年秋— 1957 年我国学校地理课程设置 表 6

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年级

课程

地理

地理

自然地理

世界地理

中国地理

外国经济地理

中国经济地理

周学时

2

2

3

2/3

3/2

2

2

小学地理课程设置在小学高年级,小学地理课程的内容选择采取了“详中略外”的原则。外国地理只了解到洲的范围,知道各大洲主要的平原、山脉、河流和湖泊,知道各大洲自然界的情景,知道各大洲的主要国家和居民的生活情况即可。中国地理分三个部分:基础知识部分、中国区域地理部分(按自然环境的特征分区),以及对祖国的总的认识。

(二)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结构的沿革 - 图6

图 9 初一年级“自然地理”课程结构

(二)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结构的沿革 - 图7

图 10 高中“中国经济地理”课程结构

中学地理课程主要是效仿苏联,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分别设课,自然地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放在初中,经济地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放在高中(“自然地理”、“中国地理”和“外国经济地理”课程的结构见图 9 和图 10,但是内容有所重复。如初二年级的“世界地理”以自然地理概述为主,还介绍了一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与高中的“外国经济地理”中的许多内容有所重复;中国区域地理的内容也有重复现象,小学分 7 个区学习中国地理,初

中又细分为 12 个区学习,高中又以 10 个区专门讲中国经济地理。在这三次

循环当中,出现了不少重复的内容。(2)“教育革命”阶段(1958—1965)

1958 年,在我国教育领域开始了“教育革命”的阶段。这个阶段的课程

设置如表 7 所示。

1956 — 1962 年我国学校地理课程设置 表 7

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年级

课程

地理

中国地理

世界地理

周学时

2

3

2

1959 年至 1962 年,根据当时某些领导人的意志,大量删减了地理课程。地理周学时由原来的 12 减到 7。地理课程内容在这几年当中频繁变动。

1963 年夏季,教育部发出通知,实行《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 (草案)》。新教学计划与前期有所不同的是,将初二年级的“世界地理”放在高一年级,周学时由原来的 2 增加到 3,中学地理周学时总共为 6。但是,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到来,高一年级的“世界地理”的计划未能实行。

小学“地理”首先讲地球和地图知识,然后讲中国地埋,最后讲述世界地理(这三部分的比例见图 11)。其中,中国地理的层次特点比较明显,它主要为三个层次(见图 12)。第二个层次“省级行政区地理”的编排与以往不同, 它不是按省级行政区依次讲述,而是考虑环境特征相似的组合以及按地理方位及河流作为线索讲述,安排是这样的:①首都;②按位置邻近和地理环境相似的组合的原则;③按地理方位(从北向南)和以我国两条大河(长江和黄河)为线索(从上游至下游)安排省级行政区的顺序(见图 13)。

(二)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结构的沿革 - 图8

图 11

(二)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结构的沿革 - 图9

图 12

(二)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结构的沿革 - 图10

图 13

初一“中国地理”课程则按省级行政区讲述。(3)“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1976)

“文化大革命”的 10 年是全面内乱的 10 年,教育领域受到严重的摧残, 学校地理课程受到空前的劫难。全国中小学无统一的学制,无统一的教学计划。绝大部分学校根本没有地理课,仅能开设地理课的少数学校,其课程内容、课时也只能随政治风波而起伏不定。自编的一些暂用地理课本中,充斥了许多政治口号、语录等。

  1. 教育复兴阶段(1977 年—现在)

1976 年 10 月粉粹“四人帮”,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至此,教育开始复兴。1977 年是恢复的准备阶段,各地情况很致一不。1978 年 1 月, 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这个阶段的课程设置如表 8 所示。

1978 年现在我国学校地理课程设置 表 8

年代

学制

年级

课程

周学时

总周学时

1978 — 1981

5 — 3 — 2

初一

中国地理

3

5

初二

世界地理

2

1981 —现在

6 — 3 — 3

5 — 3 — 2

小学四或五年级

地理

2

9

初一

中国地理

3

初二

世界地理

2

高一或高二

地理

2

(二)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结构的沿革 - 图11

图 14 初一“中国地理”课程结构

(二)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结构的沿革 - 图12

图 15 初二“世界地理”课程结构

初中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以区域地理为主要内容,结构为“总论—分论—总论”,内容逐级深入(见图 14、15),在技能的要求上也比较细致。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内容结构和设置上还有不少问题。如区域的划分, 无论在区划的指导思想上,还是在内容选择上都需改进。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对地理学的影响,以及地理学研究手段的不断现代化,使传统的地理学发生了巨大的进步。受其影响,地理教育逐步重视了“人类与环境”的教育。我国于 1982 年在五年制中学的高一年级和六年制中学的高二年级开设的“地理”课程,就着眼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其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以地球和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和运动规律为第一部分,以当前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为第二部分,以认识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作为主线(见图 16)。这一结构使学生既能学习和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又能围绕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的学习初步树立比较全面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几年来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初步证明,高中地理课程的结构还是比较合理的,但同时也反映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材的编写,特别是表述,有“成人化”或“社论体”的问题,比较突出地表现在高中《地理》的下册。

图 16 高中“地理”课程结构示意图

总之,近 10 年来,教学秩序恢复正常,教学质量也迅速提高。但地理师资短缺致使某些地区的教学不能达到要求,地理课程在设置上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纵观我国学校地理教育的历史,课程设置的变化(见图 17)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初中地理课程设置的变化较小,除了“文化大革命”10 年动乱以外, 基本上比较稳定。以“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设置为主,课程内容中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知识兼而有之。②高中地理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大变化,主要反映在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分合问题上。在 1922—1952 长达 30 年的时间内,高中地理课程的设置基本相同,但由于采用循环式,所以内容重复较多。1953—1957 年,受苏联地理教育的影响,高中开设中外经济地理。80 年代以来,以“人-地关系”为线索的课程结构,反映了我国地理教育改革的一种新动向。③小学高年级的地理课程设置变化较大,主要反映在单独

开设地理课还是与其他学科混合设课的问题上。

(二)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结构的沿革 - 图13

图 17 我国学校地理课程设置变化曲线

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的周学时变化大,不够稳定(见图 18)。中学地理周学时变化的极差为 7,小学地理的周学时变化极差竟达 11!应当加以说明的是, 小学周学时变化极大的原因是改变小学学制(1904—1922 年期间,小学学制为九年,且每年都设地理课)所造成的。中学地理课周学时变化从 1932 年以

后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基本保持在每周 12 学时(1932—1957)为一段;基本

保持每周 5—7 学时〔1957—现在①(除“文革”十年)〕为一段。这两段的周学时相差近一半,这是一个历史现实问题。

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的内容结构的历史,表现出两个明显进步的阶段:自清末正式设置地理课程到 50 年代以前为第一次进步,即从古典地方志的论述体进步为近代的“人地相关”的因果关系论。50 年代到现在为第二次进步, 即从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割裂到注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后一次进步,明显地表现在现行的高中地理课程结构之中。

(二)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结构的沿革 - 图14

图 18 我国学校地理课程周学时变化曲线

① 本文资料截止于 198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