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态度诚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管回答得正确与否,总希望得到别的人肯定。心理既忐忑不安,又有一种朦胧的愉快感。

语文教学中,尽管教者对争论的问题要求是明确的,但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就使得争论具有多向性,其争论的结果可能会大相径庭,甚至会出现“误人歧途”的情形,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发争论,更要善于控制、评价争论,以诚恳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每一种观点。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提出了“强而弗抑”的主张,所谓“强而弗抑”,意思是要鼓励学生尽力钻研,切不可压抑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见解, 这个主张是很有见识的,对当前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对教师控制课堂争论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有的争论教师可提出倾向性意见,支持正确的观点,修正谬误的观点; 但不能居高临下持简单表决的态度,甚至流露出不耐烦,而应特别注意挖掘错误意见一方中合理成份并予给肯定,这样才能使大家心悦诚服,判明是非。

笔者在教《葫芦僧判葫芦案》(初中语文教材)一文时就有学生这亲认为:本文中出谋划策的人物是门子——葫芦僧,贾雨村只是在其“指引”下而“徇情枉法”的,因此,门子是课文中的一切罪恶之本。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笔者首先肯定了这些同学对门子卑劣品格的充分认识,然后通过分析,从而使学生明白:门子的献计献策是为了巴结讨好上司,献媚取宠,这固然对贾雨村的“断案”起了很大的作用,然充其量只是一个帮凶而已,本文的核心人物是贾雨村,门子的办法正迎合贾雨村的官场心理,也正是贾雨村自身惯用的伎俩。因此,贾雨村才是集中策划的对象。由于教师既鼓励了他们的研究精神,又善意地剖析了失误的原因,这样学生对争论题的理解更深刻了。

有的争论教师可允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存在,只要各方均有道理,均能自圆其说,大可让各种意见并存,互为补充。这也不失为一个圆满的结局。

精心组织好一场场富有实效的课堂讨论,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在课堂争论中,教师应力求目标明确、要求适当、顺序稳妥、广开言路,教师应当是一个善于控制局面的“节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