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教育优化“品读”训练之我见

江西省遂川县泉江小学 郭五生

品读训练强调的是个“读”字,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注意咀嚼文字, 品味含在重点字、词、句、段中的意思,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实践形式。然而小学生阅历有限,知识贫乏,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还未形成,加上他们社会实践的体会肤浅。要想让他们在读中理解字、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很难的。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挂图,借助手势,配上精当的讲解,引导学生品读。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是我经过多次实地观察、调查和实验,发现学生的体验还不全,感知还不深,学生总是不能进入角色,进入艺术作品中去体验,有时还是个旁观者。

怎样才能把这些见识贫乏、思维能力较差的小学生带入艺术作品中去品读?怎样才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如入其情,变读者为作者变作者为主人公, 真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怎样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能力,悟出方法呢?我认为适当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创设美好的意境,就可达到传统教学不能达到的目的。

比如说,一年级语文教学,在完成汉语拼音之后,首先接触的是“看图学独体字”和“看图学词”。有的教师从“字”入手,进行品读教学。给学生读书的机会,充分让学生看图读书,鼓励学生大量接触语文文字,感受语

言文字,使学生自己读出滋味,读出情趣来。可是实验之后,听课的教师反映:学生总是还缺少什么,大有隔靴搔痒之感。什么因素阻碍了学生情感的表达?什么原因造成了启而不发,读而不品,品而缺味呢?⋯⋯我反复思考难道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吗?难道没有培养学生的能力吗?⋯⋯于是我在教学中尝试着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以图画、音响优化教学过程,在思、疑、难⋯⋯等形式下引导学生品读,收效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语言文字之中,入其情,想其境,读中悟,悟中品,品中读。在学习第三册“看图学字词”《归类认字》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充分看幻灯、录像、听录音。在理解图意基础上,我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体操的优美、举重的气力、兵乓球比赛的激烈⋯⋯然后再读词,要求头脑中要有一幅图,一个情景,读到哪个词,想到哪幅图,哪个情景,从图到字再品字,品词,放手让学生去练、去读,偶尔我作些示范,经过训练,学生读出了“体操、举重⋯⋯”, 有了情感,课后我追踪了解原因。他们说:“我们读这些词语时,脑子里就会自然地想起一幅一幅的图画,想起‘举重,打球⋯⋯’的情景,读起来就有感受,好像自己就参加在这之中似的”。久而久之,从学生口中读出的字, 说出的词也不是干巴巴的了,而是带着情、连着景,有生动的语气和活生生的内容,从而打破原来的局限性,向着新的领域迈进了一步。

让低年级学生从看图、学词、学句,逐步过渡到课文的学习,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一定要做好衔接。例如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考虑到有些学生一上来抓不住重点词,体会不出星星、月亮、宇宙的美景,我在备课时设计了这样梯度训练:1、月、星;2、月儿、星星、蓝天;3、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4、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让学生反复读,对比读,学生就有了些情感,也能品出一些味,悟出一些理。但是要稳住这些情感,让学生真正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热爱太空、热爱科学的情操,只是反复朗读还不能达到目的。于是我在教学中又讲故事:一个夏天的晚上,有个小朋友坐在院子里,手托下巴,望着天空。

(这时利用场灯把教室的环境光换上蓝光)夜空睛朗,没有一丝云(出示灯片)他看见蓝蓝的天上星星对他眨着眼睛,月儿像个小小的船,他想,要能飞上天空旅行一趟多好啊!(这时轻快的音乐响了)你们看(放出幻片他坐在小船似的月儿上,一边划桨,一边唱,(这时音乐转到诗歌配乐演唱)。学生处身于如同太空的蔚蓝迷人立体色彩之中,通过视觉、听觉和想象,许多同学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节奏左右摇起“船”来,飘飘然如在太空飞行。从这效果不难看出学生与课文的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完全进入情境,向往着月亮、太空这神奇的世界。这时引导学生朗读,个个充满着激情,读出对月亮喜爱的情感,学生也受到了浓郁的美的感染与熏陶。

“品读”教学与现代教学技术的结合,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训练了学生的语感的敏锐性,把那些抽象思维能力差的学生引入艺术作品之中,让他们在情感上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对培养他们深刻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