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参考书目解题总 类

十朝东华录 王先谦

清乾隆三十年(1765 年)重开国史馆于紫禁城东华门内,时蒋良骐任纂修,他就所见清太祖天命)、太宗天聪崇德)、世祖顺治)、圣祖康熙)、世宗雍正)五朝之宝录,及其他官书、档案,择要钞录,名为东华录。光绪时,王先谦又就所见实录加以增补,并续钞高宗乾隆)、仁宗嘉庆)、宣宗道光)、文宗咸丰)、穆宗同治)五朝实录,辑成东华续录,合前五朝,称十朝东华录。所收的历朝上谕及朝臣疆吏的奏摺,均以年月日编次,是一种重要的史料书。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第一辑 李文治编 第二辑 章有义编 1957 年三联书店出版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编之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第三种。原分四辑,每辑一册。第一辑包括自初至辛亥革命期间中国农业和土地问题的资料,第二辑包括有关辛亥革命后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中国农业和土地问题的资料。

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 第一、二卷 彭泽益编 1962 年中华书局重版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编之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第四种。原分四卷,每卷一册。第一卷包括有关初至太平天国革命期间中国手工业的各方面资料,第二卷包括有关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手工业的各方面资料。第三、四卷是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一九四九年间的资料。

清史稿 五百三十六卷 赵书巽等纂 1927 年排印本

本书自 1914 年开始纂修,至 1927 年排印成书。取材根据,有代档案、国史馆列传稿本和实录圣训东华录宣统政纪等,因未经定稿,故名为“史稿”。主持纂修人员以遗老自居,对 代皇帝歌功颂德,称 太平军为“匪”, 把辛亥革命叫作“倡乱”。内容缺漏错误之处甚多。但汇集一代史事,对研究史、近代史仍可资参考。

本书付印时被金粱私自窜改多处。后来金梁又据其窜改本重印,删去时意志中十至十六共七卷,并增删附传数篇,改为五百二十九卷。

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编 1959 年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收辑有关三元里人民抗斗争的资料,包括代官私著述、外人记载、诗歌和解放后的调查报告等。

夷氛闻记 五卷 梁廷枬邵循正校注 1959 年中华书局出版

梁廷枏(1796—1861 年),字章冉广东顺德人。曾担任过广东海防书局总纂、粤海关志局总纂等职务,林则徐广东禁烟时,他正在广州粤华书院监院任内,曾劝说一些士绅支援禁烟运动,并协助林则徐筹划广东战守事宜。以后又入两广总督徐广缙幕府,参加过广东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进入广州城的斗争。所著夷氛闻记五卷,起自道光初年之禁烟,止于道光二十九年

(1849 年)广州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进城斗争的胜利。所记主要是广东的情

况,也涉及江浙战役和南京议和诸事。

此书原刊本流传很少,1937 年孟森根据所藏传钞本文当时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付印,误改书名为夷氛记闻,错字亦多。近年邵循正重新整理,用原刊本校印,并酌加注释。

粤海关志 三十卷 梁廷枏道光年间刻本

粱廷枏著有粤道贡国说、兰伦(即伦敦)偶记、合众国(美国)说,是近代中国最早著书言西洋各国史事的人。

本书备载粤海关沿革、通商情形和当时制度,分前代事实禁令兵卫贡泊市舶行商夷商等共十三目,截止于道光十八年(1838 年)。广州是鸦片战争前唯一准许外国商船来中国贸易的口岸,所以本书是研究鸦片战争前中西通商情况的重要史料。

触藩始末 三卷 华廷傑著 载近代史资料 1956 年第 2 期 1956 年 5 月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原题琴阁主人著,这是华廷傑的别署。华廷傑江西祟仁县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 年)进士。咸丰六年至九年(1856—1859 年)任广东南海县广州府附郭县)知县,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本书所记法联军侵犯广州时的情况,系作者亲身经历,因而较其他记载详细真切。其中述及清朝官僚的昏聩无耻,并揭露地主阶级与人民为敌以及卖国投敌的情况。因篇幅较长,我们未能选录。但本书实为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种较有价值的资料。此书原有光绪十一年(1885 年)家刻本,但流传不多。新印本书名“藩”误排“番”。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史料 金毓黻田馀度等编 1959 年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内容分四部分:(一)太平天国官书,(二)太平天国文书,(三) 方文书,(四)中外记载。所收资料主要是由向达王重民从前在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院剑桥大学图书馆钞录或拍摄回来的,兼及其他一些外间流传不多的资料。

太平天国革命文物图录续编 郭若愚编 1954 年上海出版公司出版

本书内容分钱币、遗物、遗迹、文书告谕、公据等五类,计图七十六幅, 并附说明。本书于 1953 年初版,1954 年再版时与太平天国革命文物图录合为一函。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二册 英国呤■王维周译 1961 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Lin Le (A.F. Lindley):Ti Ping Tien Kwoh: The History of The

Ti-Ping Revolution, Including a Narrative of The Author's Personal Adventures, London, Day &Sons,1866.)

呤■,又译林利,本系英国海军军官,于 1859 年来,因同情太平天国

革命,遂投李秀成部下。1861 年以后,曾统带炮兵从李秀成出征,至 1864 年春苏州失陷以后,始脱离太平军。他自己说本书的写作是由于受到了太平天国领袖的嘱托。本书提供了有关太平天国较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但其中也有不尽可信之处(如记英王陈玉成的经历),当系得自传闻。

此书于 1915 年由孟宪承摘录翻译(商务印书馆出版),书名作太平天国外纪,1961 年由王维周据原书全文重译,改作今名。

胡文忠公遗集 八十六卷 卷首一卷 胡林冀光绪元年(1875 年)湖北崇文书局重刻本

胡林翼(1812—1861 年),字贶生湖南益阳人。道光十六年(1836 年)进士。二十六年(1846 年)任贵州镇远府知府,镇压苗民和李元发起义。咸丰四年(1854 年)率勇配合湘军反攻武昌。六年(1856 年)升任湖北巡抚。十一年(1861 年)太平军陈玉成攻占黄州,迫近武汉,他积忧成病,呕血而死。其遗集包括奏疏、官牍、信札,是其在贵州湖北十馀年反革命活动的记录。

贼情彙纂 十二卷 卷首一卷 张德坚纂 见太平天国第三册 1957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张德坚江苏甘泉县(今并入江都县)人。咸丰初在湖北经常探访太平天国方面的情况,写成贼情集要一书,得到曾国藩的重视;咸丰四年(1854年)设立采编所,命他主持,进一步搜集资料,主要是从军前缴获的太平天国文籍,以及从太平天国地区逃亡出来的地主阶级分子的报告,编成本书。其内容分别就太平天国领导人和重要将领的姓名简历,以及太平天国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制度和措施等,列为九个总目,详细记述,并且对太平天国的文告、印信、旗帜、服饰等项,都绘图说明。因此书的编纂目的是为军反革命方面提供情报,记载比较详尽确实。证以后来发现的太平天国方面的文献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可知此书内容大体可信。只是此书所记止于咸丰六年(1856 年),未能包括太平天国后期的材料。

此书有旧刻本,而传钞本尤多,且因在咸丰四、五、六年(1854、1855、1856 年)间陆续增订修改,所以各本的歧异颇多。解放前以南京国学图书馆■山精舍影印钞本为最通行,但讹误脱漏之处仍然不少。中国史学会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的钞本为底本,校以■山精舍本,重加整理,收入太平天国第三册。

捻军等的起义 山东军兴纪略 二十二卷 不著作者姓名 光绪年间刊本

全书分五十篇。卷一计三篇,记 太平军起义及其北伐军进入山东的战况,

卷二至卷九计十八篇,记捻军山东的活动;其馀各篇记教军辐军长枪会等起义军的活动。虽然只包括咸同之际十几年间山东一省的情况,但内容详细,保存资料较多,可供参考。

捻军 六册 中国史学会主编 1957 年上海人民山版社出版

本书是中国史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一种。全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份为专著综合(第一册),选辑系统记述捻军活动的文字,如湘军志之平捻篇,淮军平捻记等,第二部分为活动地区(第二、四册),主要取材于各该地区的地方志中的有关记载,也有少数录自豫军纪略和山东军兴纪略等书:第三部分为函牍文集(第五一六册),多数是从私人文集中摘录出来的有关捻军的记载。至于诏谕奏议之类,编者镒于巳有钦定剿平捻匪方略一书,所收还较清官缭及私人文集完备,所以未再选辑。

霆军纪略 十六卷 陈昌著 光绪八年(1882 年)刻本

鲍超春霆,所以把他统率的部队叫作霆军。本书采用编年体,自道光三十年(1850 年)鲍超“随征广西”起,至光绪七年(1881 年)“入卫几辅” 止,主要记述霆军与太平军捻军作战的情况。作者陈昌在霆军中多年,情况熟悉,而对鲍超及霆军的记述,诗诞之处颇多。

反封帝国主义所利用的教会的战争

教务辑要 四卷 徐家榦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湖北官书局刻本

徐家榦江西义宁人。光绪间官湖北候补道,会多次奉委办理教案,因编本书。卷一摘录与各国所订条约中有关传教的条款;卷二主要为总理衙门咨文,内容系有关处理外国教会事务的各种章程;卷三选辑自同治元年(1862 年)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各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利用宗教侵略的成案, 卷四杂录说明外往来仪式及西教源流等事的文章。此书编辑目的是为清朝官吏在处理教案时作参考之用。从书中所辑录的官方文件里,可以看出政府对待教案问题的政策和措施;卷三所收成案部分,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各地人民反教会斗争的情况。类此的书,还有程宗裕编的教案彙编,李刚已辑的教务纪略。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八册 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编辑室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编辑组编 1961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中国史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画刊之一种。所收资料主要采

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军机处档案,故以谕招为多。此外还从一些与洋务运动有关的人物的文集中选录了部分资料。

本书各册内容如下:第一册综合编,是泛论兴办洋务的谕摺议论;第二册、第三册为育才编海防海军编练兵编,包括同文馆、留学生、海军、购船、练洋操等方面的资料;第四册制械篇,包括江南制造局以及各省机器局的资料;第五册是马尾船政局的资料;第六册包括轮船招商局、铁路、电报等交通运输企业的资料;第七册是矿务、纺织以及铸钱、造纸等杂项企业的资料; 第八册传记编,则选录有关人物的几篇传状、日记和杂记。最末还附录有几篇可供参考的记述性文章。

中法战争

中法越南交涉史料 故宫博物院档案馆编 见中法战争第 5、6、7 册 1957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原为稿本,前故宫博物院档案馆据所藏代军机处的上谕、 电寄、奏摺

等选辑而成,起光绪十年(1884 年)七月至光绪十三年(1887 年)五月,可为清光绪中法交涉史料之续编。

请缨日记 十卷 唐景崧光绪十九年(1893 年)刻本

唐景崧(?—1902 年),字薇卿广西灌阳人,同治四年(1865 年)进士。光绪八年(1882 年)中法战争爆发前,他在北京以吏部候补主事上书言越南事,遂被派往云南。他曾至越南北圻,激励刘永福,并为之策画。后入广西巡抚徐延旭幕府,总理营务。中法战争后,往云南赞襄中越画界事宜。旋授台湾道,后擢至台湾巡抚。

此书起于上书,终于赴台,首尾三年馀。所记偏重在他亲身经历的越南北圻诸事,但也据邸钞、军报和函牍采录有关闽台浙江的军事。书中资料丰

富,但有夸张他自己之处。

中日战争

日本侵略中国外交秘史(原名蹇蹇录) 陆奥宗光撰 1929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陆奥宗光中日战争时任日本外务大臣。书中主要记述自朝鲜东学党起义至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这一段期间的日本侵略政策和行为,共二十一章。中日战争第七册收有此书的部分章节。

秘书类纂 伊藤博文昭和十一年(1936 年)同书刊行会出版

伊藤博文中日战争时日本的首相,马关议和时任日方全权办理大臣。书中收录的是日本官方关于朝鲜问题及中日媾和谈判的内部报告和记录,为有关中日战争的重要原始资料。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日本政府干涉朝鲜内政以达到其侵略目的的阴谋活动,以及中日议和时日方的蛮横态度。中日战争第七册选译了其中的一部分。

初期改良主义思想

西学东渐记 容闳徐夙石惮铁樵译 1914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Yung Wing: 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 New York,H. Holt & Co.,1909.)

客闳(1828—1912 年),字纯甫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人。幼在澳门香港受学于英美传教士办的学校,道光二十七年(1847 年)赴美国咸丰四年(1854 年)毕业于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咸丰五年(1855年)回到中国咸丰十年(1860 年)末会至太平天国首都南京等地访问。同治二年(1863 年)在安庆曾国藩,曾委派他赴美国购机器。后来担任中国留美学生副监督,又在驻美使馆任职。本书是他晚年撰写的回忆录,原文为文,经徐凤石恽铁樵摘要译成中文。

弢园文录外编 十二卷 王韬光绪九年(1883 年)排印本

王韬(1828—1879 年),原名利宾,后改名,字仲弢,号紫诠江苏长洲(今苏州)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在上海英国教会办的墨海书馆工作。同治元年(1862 年)因上书太平天国政府通缉,避居香港同治六年(1867 年)应理雅各的招请,往英国助译中国经籍。归来后,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鼓吹变法。光绪十年(1884 年)返沪,不久主持格致书院。他和洋务派人物如丁日昌盛宣怀等都有交往。

他的著作很多,当不下四十种,涉及内容也很广泛。弢圆文录外编一书比较集中和系统地反映了他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此书在 1959 年由中华书局标点分段重新出版。

附录有关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