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钟与体育锻炼

人体生物钟运转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这一点越来越使人们接受。在生物钟的支配下,人体各器官的机能时而亢奋,时而平和,张弛交替,有条不紊。虽然运动着的器官随时都能为人体从事运动提供条件,然而,如果能参照生物钟运转的节律,在各器官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的时候进行体育锻炼,则能事半功倍,成效斐然。长期以来,清晨一直被人们公认为锻炼身体的大好时光,如今越来越多的运动医学家却对此提出了异议。理由是,这不符合人体生物钟运转的节律,早晨人体各器官的机能运动不处在适宜运动的最佳状态。不言而喻,运动首先需要能源,而人体提供能源的生物节律表明,早晨是肝脏中糖元含量的低谷,如果在这段时间从事体育锻炼,运动者的能源将主要靠脂肪分解供给。作为能源物质而源源进入血液的脂肪,由于机体不能有效利用其中的游离脂肪酸,致使血液游离脂肪酸浓度显著提高。过剩的脂肪酸尽管能为心肌活动提供能源,但它对心肌的毒性却可产生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引起致命的心源性休克,使人猝然死去。可见,以脂肪作为晨练的能源,代价太大,得不偿失。最近研究发现,晨练还会增加冠心病发作的危险。美国有位学者在调查了四千名曾有心脏病史的病人后,证实上午九点钟发作心脏病的机率比下午一点钟要高三倍,清晨起床后几小时更是心脏病发作的“高潮期”。根据生理学推测,这主要同早晨血液粘稠,容易形成血栓, 进而栓塞冠状动脉有关。为此,运动医学家们告诫有晨练习惯的中老年人, 最好在运动前喝一杯糖开水。这样既可缓解糖元危机,使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浓度不致过高,又可稀释血液,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同时还应减少运动量,避免脏器在不适应的情况下仓促“上阵”,超负荷运转。那么,根据人体生物钟节律,何时运动危险最少,收获最大呢?一些研究者认为,在一天24 小时内,健身运动者最佳运动时间是下午后半段和接近黄昏的时间,因为大多数人在这段时间体力、肢体反应的敏感度及适应能力均处于最佳状态。人体在从事各种运动时,不会产生能源代谢紊乱和器官机能运转的超负荷现象。大量研究证实,同样的运动量,虽然早晨和傍晚都可以完成,但傍晚运动的人显得格外轻松。总之,人们通过人体生物钟运转的节律和大量的生理学指标上看,早晨不是健身运动者的“黄金时间”,人们不必非要在早晨进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