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三国时期导引养生术的规范化

秦汉三国是我国养生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先秦诸子对养生实践总结、归纳的基础上,经秦汉三国时期的融合,奠定了我国古代养生的理论基础。在长期实践中,医道、寿道、仙道炼养术都有了较大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不同的炼养体系,奠定了我国古代炼养术的基本模式。从此,导引养生术日趋规范。

养生思想的发展

1、《准南子》形神二元论的养生观

《准南子》一书是西汉中期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与方士集体编写而成的。它以道家学说为主,结合儒、法、阴阳五行学说自成体系。其养生观点, 主要反映了道家与方士的思想。

《淮南子》是形神二元论的养生观。它说:“心者形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意思是说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精神是起支配作用的。“静漠恬淡,所以养性也”;“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见《俶真训》), 指出养生最要紧的是“静漠恬淡,切勿过度劳形操神。”显然,这使老子“无为而无不为”和庄子“清静无为”思想在养生问题得以引伸和运用。

2、桓谭、王充无神论的养生观

桓谭、王充都是东汉著名的无神论传统的奠基人。桓谭(公元前 23—公元 56)认为养生可以延年,但有一定的限度,更不能长生不死。它反映了一种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从而对当时流行的谶纬神学进行了有力的抨击。王充(公元 27—97)则通过浅显哲理深邃的论证,如在《论衡·论死》中说: “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对当时社会上神仙方士所宣扬的灵魂不灭论进行了犀利的批判。从而使王充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战斗的无神论传统的奠基人。

此外,东汉末叶著名的医学家、养生学家华佗动以养身的导引思想,在这一时期也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此内容在后面进行专门论述。

导引术的发展

1、导引专著的出现

导引在汉代有较大的发展。1973 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 3 号汉墓中出土了一批医书,其中《却谷食气》和《导引图》的发现,为我(国)们进一步了解汉代及汉以前的导引发展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其中长约 1 米、宽 0.3 米的帛上的《导引图》,引起了医学史界和体育史界的极大兴趣和重视。《导引图》彩绘有四十四个各种人物的不同导引动作,图侧并有文字说明,是迄今我国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导引图象,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健身图谱。每个图象为独立的导引姿势,上下共四排,每排十一个。从导引图中可看到,有人从事呼吸运动,有人在做肢体运动。进行肢体运动的人,除个别采用蹲、跪姿势外,其余全部是站立姿势, 并注意了站位的方向性。导引者有的徒手,有的手持简单器械。总之,同先秦导引术势相比,西汉初年导引术发展较快,术势大量增加,重视动作幅度, 以及导引与行气相互渗透与交融,标志着以疗疾治病的单势导引术已趋于成熟。

2、东汉名医华佗在总结前人导引术成就的基础上,经过自身的实践,创编了一个套势相承的“五禽戏”,从而开创了导引术套路术式的先河。“五

禽戏”把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代表性动作,按照锻炼身体的要求进行编排,形成了动作互相衔接的五套运动健身术。据考证,“五禽戏”动作中的气功外动,是按祖国医学五行“相生”的规律,即肺金(鹿)→ 肾水

(熊)→肝木(虎)→心火(鸟)→脾土(猿)的次序发出的,因而经常练习“五禽戏”,对健身强体,延年益寿有良好的功效。正因为“五禽戏”炼身的效果显著,所以自华佗创编“五禽戏”以来,一直能够在民间广为流传, 经久不衰。

华佗(公元 141—208)名旉,字元化,东汉末年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县) 人,他精于医术,擅长外科手术。在养生方面,“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 而犹有壮容”。《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重视运动对健康长寿和导引养生方面的作用。他(对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三国志·华佗传》。这种明确而具体的导引理论,是对先秦“动以养生”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发展。

华佗在《庄子》“熊经鸟伸”和《准南子》“六禽戏”的基础上创编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活动形态的五禽戏。他对其弟子说:“吾有一术,名曰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实践证明,五禽戏也确能健身益寿。华佗的弟子吴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华佗的另一个弟子樊阿练了以后,活了一百多岁,仍然头发乌黑,精神健旺。华佗“五禽戏”的出现,在推动我国导引发展上有重要作用,后世成套导引动作的产生,很多都与“五禽戏”有关。对武术的发展,特别是对某些象形拳的创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华佗“五禽戏”的具体动作,早已失传。惟南朝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所辑的“五禽戏”为现有所见的最早的术势,是我们研究华佗《五禽戏》重要的文献依据。原文如下:

“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踯(掷),却二踯(掷),长引腰,侧脚(乍却),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

“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伸左右(左右伸)脚,伸缩亦三亦二也”。

“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也,举头,左擗(僻)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

“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

“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用(鼓)力,各(右)二七; 坐伸脚,手挽:足趾(距)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 以汗出为度”。

“五禽戏”有五种类型的动作,作用各不相同。经常练虎戏可以增长气力,精力旺盛;练鹿戏能固腰肾,增强行走能力;练熊戏能使脾胃功能增强, 且能壮健力量;练猿戏能灵活脑筋,增强记忆,发展灵敏性,开阔胸襟;练鸟戏能加强呼吸功能,提高平衡能力。远在巫医盛行的古代,华佗就能提出以预防疾病为主的理论,创编成套的保健导引动作,是十分可贵的。

华佗“五禽戏”的创编,反映了东汉末期导引养生术的进一步发展,它

突破了“导引图”单势导引的局限,表现为成套导引术,并突破了“导引图” 单一疗疾手段的局限,其功能发展为“兼利蹄足,具有强身健体,消除疲劳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秦汉时期导引术有了大发展并日趋规范。

行气术及理论的发展

1、行气术的发展

秦汉以来,行气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在这一时期,行气术已经形成了两个主要的派别。一派承老庄抱神守一行气法,或叫守一行气法。强调以守一修性,以“内气”养性。通过意念固守身体某一部位,返观内照, 凝神入穴,从而达到以神养炁,以炁养神的目的。

另一派则源于“行气铭”后世称之为“周天行气法”。这种功法重视行气路线的规定,一呼一吸为一循环是其基本特征。《申鉴·俗嫌》在介绍行气法时说:“善治气者,由禹之治水也。⋯⋯邻脐二寸谓之关;关者,所以关藏呼吸之气,以禀授回气也。⋯⋯故道者,常致于关,是谓要求。上面提到的“关”,即后来人们所说的“丹田”。“致气于关”,即气沉丹田之谓。

2、行气理论的发展

秦汉时期,行气理论有了重要的发展,其体现在开始用阴阳五行思想与“精、气、神”原理阐释行气理论,改变了“行气有术”而“无学”的状况。

《太平经》以“顺天地、法阴阳”为主旨确立了炼养“精、气、神”三合为一的基本原理。在这样的基础上,东汉人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构成了“行气”理论体系。《周易参同契》是魏伯阳对秦汉时期方仙道的扬弃, 它以《周易》阴阳运动原理为骨架,以“黄老”精气学说为内核,借用丹鼎炉火等术语,企图构筑行气炼养术的理论模式。其主旨可以说在于阐释修炼“精、气、神”的内丹术。(因此)可以说,它的产生,是对秦汉方仙道发展的小结,改变了神仙方士“有术而无学”的状况,其理论体系奠定了后世内丹术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