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导引养生的健康发展

隋唐时期的养生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养生术特别是医用导引术与道教炼养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表现出儒、释、道、医相互渗透发展的趋势。这一时期,有不少医学著作问世,最著名的有三部:一是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二是孙思邈的《千金方》;三是王焘的《外台秘要》。这三部著作都从防病治病的需要出发,辑录了许多导引、行气、按摩的具体方法,反映了这一时期养生事业的发展。

巢元方的宣导法

巢元方是隋代的太医博士,撰有《诸病源候论》一书,该书广泛吸收前人导引养生和治病的方法,论述了一千多种病候,并附有“补养宣导”的具体方法以代药品。清代有人经过增补命名为《巢氏宣导法》,其中关于导引治病的具体方法有三百余种。它的特点是以体操为主,配合呼吸吐纳和自我按摩,这种把导引方法大量引进医疗的做法,为后代医家广泛应用导引疗病开辟了新的途径。

孙思邈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

孙思邈(581—682),是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养生家、道教的虔诚信徒。一生著述甚多,《千金方》为其要,是《备急千金方要方》和《千金翼方》的合编,以及《福禄论》、《摄生真录》、《摄养枕中方》等书,这些书中论述了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一直为后人称道。

孙思邈从医学角度出发,吸收道教修炼方法,既强调养身,又强调养心, 即身心兼养。

在养心方面,他总结了前人养生经验以及自己的实践体会,规劝人们“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跳踉,莫多言,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 勿悁悁怀忿恨”。否则“则荣卫失度,气血妄行,表生之本也”(见《备急千金要方》)。

保神是孙思邈养生思想的基础。

什么是神?神即精神。认为养生就得保神,只有“心神安定”,才能“身存年永”。至于如何保神,孙思邈从理论上提出了两点:一是要“自慎”。按孙思邈的解释,就是“安不忘危,恒以忧畏为本营。”“忧畏”二字就是孙思邈的所谓“自慎”的全部内容。他是教导人们要善于自觉地掌握一切疾病及灾祸的根源,顺应自然,遵循人体规律,在任何时候都做到不心乱神散, 从而修神养性。

二是控制情绪。孙思邈认为,善摄生者,应该常少思少欲,少喜少怒,少愁少哀。他特别指出了过激情绪对人体的危害,认为“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只有“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才能收到保神养生的良好效果。孙思邈除了在理论上指出保神的重要性外,还提出了两种具体的保神方

法:一是内视法,一是胎息定观法。所谓内视法,就是养生者通过“外思其身,内视五脏”的活动来进行养神。孙思邈很相信这种内视法的功效,认为“常闭目内视,存见五脏六腑,久久自得分明了了”。又说,人“若有痛处, 皆存其火烧之”,便能解除痛苦。

所谓胎息定观法,被孙思邈认为是最好的保养养生法。他曾说:胎息定观,是留神驻形之道。又说:此法不服气,不咽津,不辛苦,要吃但吃,须休即休,自在自由,无阻无碍。这种胎息定观法,具体练起来可分为十二个

步骤,即孙思邈所说的“五时七候”。五时者:第一时,要“心动多静少思缘”;第二时,要“心静少动多摄”;第三时,要“心动静相半”;第四时, 要“以静多动少摄”;第五时,要“心一向纯静,有事无事,触亦不动”。七候者:第一候,为“神静气安”;第二候,为“形悦心安”;第三候,为“腾蹑烟霞”;第四候,为“炼身成气”;第五候,为“练气为神”;第六候,为“炼神合色”;第七候,为“身超物外”。孙思邈认为,只有完成了五时七候,才算达到了精神修养的最高境界。

孙思邈还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为例,极为主张适度的运动以养身。他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同上)“小劳”就是根据身体情况量力而行,以不“大疲”为限度。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论述了大量的养生术。他尤其重视行气,认为“行气可以治百病,⋯⋯可以延年寿命”。所以在《千金要方·养性》和其它一些著作中,都记载了不少行气方法。其中有胎息定法、六字诀、调息法、内视法、禅观法等等。并对行气时间及注意事项,也有所论述。他强调行气的时间应在后半夜,日中前,气生之时行气:强调行气时要先入静,即静心平气,排除杂念,令“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以达到心静神宁, 神宁气静的境界。可见,孙思邈的行气理论和方法为近现代气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孙思邈还非常重视按摩,如摩面、摩腰、押头、挽发、鸣鼓、松腰、叩齿等。在他的著作中,介绍了许多按摩方法,其中最著名的当推他创编的一套完整的肢体运动(即导引)——《天竺波罗门按摩法》十八势。(见《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原文如下:

  1. 两手相捉纽捩,如洗手法。

  2. 两手浅相叉,翻覆向胸。

  3. 两手相捉共按胫,左右同。

  4. 两手相重按脞,徐徐捩身,左右同。

  5. 以手如挽五力弓,左右同。

  6. 作拳向前筑,左右同。

  7. 如拓石法,左右同。

  8. 作拳却顿,此是开胸,左右同。

  9. 大坐,斜身偏欹如排山,左右同。

  10. 两手抱头,宛转脞上,此是抽胁。

  11. 两手据地,缩身曲脊,向上三举。

  12. 以手反搥背上,左右同。

  13. 大坐伸两脚,即以一脚向前虚制,左右同。

  14. 两手拒地回顾,此是虎视法,左右同。

  15. 立地反拗身三举。

  16. 两手急相叉,以脚踏手中,左右同。

  17. 起立以脚前后虚踏,左右同。

  18. 大坐伸两脚,当两手相勾所伸脚,著膝中,以手按之,左右同。尽管以上“天竺按摩法”活动量不大,但能活动周身,起到舒筋活血作

用。所以,孙思邈指出:“老人日别能依此三编者,一月后,百病除,行及奔马,补益延年,能食、眼明,轻健,不复疲乏”。《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孙思邈在《孙真人摄养论》中还提出了按季候月令进行保健的守则。它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规定了一些养生保健的注意事项,(指出)如:“二月,仲春气正,宜节酒”,“七月,宜安宁性情,增碱减辛,勿恣意冷凉” 等。这些守则,都是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也是根据不同季(节)候与人体特点而制定的,因而也是较合理的。

可见,孙思邈对医学、养生学的贡献都是卓著的,深谙养生之法。他活了 101 岁,历经北周、隋、唐三个朝代,90 多岁仍能著书讲学,是古代医学、养生学集大成者。

司马承祯的养生术

司马承祯(公元 647 年—735 年)字子微,道号天隐子,谥正一先史。著有《天隐子》(又称为《天隐子养生书》)、《坐忘论》、《修真秘旨》以及《修身养气诀》、《服气精义论》等著作。

他在《服气精义论》和《修真养气诀》中,大量地论述了呼吸吐纳和导引。在《服气精义杂论·导引》中,他对导引的目的、功效和方法,作了详尽的论述和介绍。他说:“肢体关节本资于动用,经脉荣卫实理于宣通。今既闲居,乃无运役事,须导引以资和畅。户枢不蠹,其义信然”。并且还创编了一套包括导引、行气、叩齿、按摩、咽津的导引操,并用口诀形式,传诸于世。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司马承祯在论述(行气)、“行气”法时,不满足于传统的“养气”方法,而是大胆吸收佛教的“渐悟”、“禅定”、“止观”等理论,解决了传统气法的入静问题,从而建立起有别于道教上清派传统气法的养生方法。

总之,司马承祯引佛入道,不但较系统地解决了传统气法中的入静问题, 而且对唐末五代兴起的内丹派“性命双修”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可以说,司马承祯是中国古代养生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