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发散思维就是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发散思维的训练关键在于教师要敢于“引发”和善于“引发”。要发散得开,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

  1. 组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选取例题要有利于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以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题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揭露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寻找各种解题方法,开启思路、活跃思维、激发兴趣,以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

例:某金属 R 的硫酸盐为 RSO4,已知 12 克 R 与 8 克 O2 恰好完全反应, 求 R 的原子量。

解法(1)由 RSO4 可知 R 为+2 价,原子量为 X。

2R + O2 = 2RO

2x 32

12g 8g

由 2x = 32 ,得x = 24

12 8

解法(2)由于 12 克 R 与 8 克 O2 恰好反应,所以反应前 R 所占混合物的份数等于生成物所占份数。生成物为 RO,R 的原子量为 x,则

12

12 + 8

= x

16 + x

,得x = 24

解法(3)当 R 和 O2 完全反应时, R 失电子的数目等于 O2 得到电子的数目,所以两得得失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R 的原子量为 x,化合价为+2 价。

12 ·4 x = 24

x

以上三种解法各有特点,体现出多角度、多侧面分析观察同一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1. 加强一题多变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化学教学中,采用一题多变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向深处钻研, 向广处联想,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拓宽学生思维。

[例]标准状况下,11 升硫化氢恰好与 200 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求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将上题变为,标准状况下 11.2 升硫化氢被 200 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

收,反应后氢氧化钠无剩余,求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由于将原题中确定的产物“硫化钠”删去,加大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解题时需要分三种情况讨论生成的盐①仅为硫化钠,②仅为硫氢化钠,③为硫化钠和硫氢化钠的混合物。

条件放宽,数字字母化,反应条件的改变,生成物的改变,问题与条件的变换等等,都是“一题多变”的表现形式。

另外,答案多理性题目训练,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