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基本概念教学,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无论在知识面上,还是从分析理解知识的能力上都有着局限性,尤其化学基本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加强基本概念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打开学生思维的捷径。

  1. 注重概念的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结合

化学基本概念比较抽象。教者尽量避免简单地把抽象的概念讲给学生, 必须与实际的感性材料结合在一起。例:对“分子”一问题的教学,定义: “是构成物质的,用肉眼看不见的一种微粒。”如何证明它的真实存在呢? 必须列举一些感性的实例。如:打开酒精瓶盖,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把固体蓝矾放入水中很快变成蓝色溶液;樟脑丸放在箱子里会逐渐变小直至消失。这样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建立概念。

  1. 讲清概念的本质特征

在讲概念过程中,注意讲清其本质特征,避免局限性和片面性,并通过实例反复进行实验,排除非本质特征的干扰。例如:“溶液”这一概念,首先通过实验演示几种悬浊液,乳浊液;然后给出几种溶液加以比较。这几种溶液的配备,必须分为“无色溶液”、“有色溶液”两种。因为我们习惯于用食盐或蔗糖溶于水为例来说明,易使学生将“无色透明”理解为溶液的本质特征。因此给出几种有色溶液,加:KMnO4 溶液,CuSO4 溶液等作以对照。并且教者在给出以上溶液的同时,再亲自演示配备的过程,便会加深学生对溶液这一概念本质特征的认识。

  1. 深化概念的含义

明确概念,就是让学生掌握概念所反映事物的具体内容和它的确切含义。当一个新概念引入后,必须准确地充分揭示概念的内涵,并逐步引深概念。例如讲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时,首先按教材所要求的给出几种物质进行对照实验。如 NaCl、KNO3、NaOH 水溶液状态下能导电,熔化状态下也能导电;而蔗糖、酒精有所不同,纯净物或水溶液都不导电。这就充分揭示了电解质的本质特征。“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是否能导电的条件,物质本身(即内部结构)是导电的主导因素,但二者缺一不可。接着再将电解质是一类化合物交待清楚,明确指出一类化合物,而不是所有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他们是化合物但不能导电;酸、碱、盐等一类化合物“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才是电解质。还要指出在上述条件下能导电的是化合物而不是单质,金属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为了开扩学生的思维,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设疑:CO2、Na2O 等这一类化合物溶于水后也能导电,它们是否电解质?

回答:“不是”。“为什么?”让学生结合电解质的定义对照来回答。这样学生很容易弄懂只有溶于水后物质本身没发生变化而能导电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学生概念清楚之后,就能举出很多实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