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

1.记忆能力的培养

记忆是进行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人脑对感知事物的认识。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记忆能力,那么他永远也不能获得知识。要增强和提高记忆能力,关键在于是否用心和注意训练。据研究表明,经过刻苦训练的人,其记忆能力可以增强三倍到五倍。

培养记忆能力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充分利用视觉器官注意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切忌粗枝大叶的作风。

②要利用必要的重复来加深对记忆事物的印象。

③要提倡揭示规律,理解的记忆。

④要学会把有关的人和事联系起来,相互启发。善于应用相互比较、概括归纳、化繁为简的方法来进行记忆。

⑤力求避免干扰,注意劳逸结合。2.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和开端。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在其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观察切忌笼统模糊,杂乱无章,要既达到直观感知,又能间接思维。实践经验表明,为使学生的观察能力逐步提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明确观察目的。例如,为了研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师常常做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实验前要求学生观察磷和氧气反应的条件,反应的现象和生成物的性质及状态,而不是要求学生观察放出热量的多少;然而在讲述质量守恒守律的过程中,虽然也做磷的燃烧实验,但要求学生观察注意力是放在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问题上。

其次要告诉学生观察的顺序。对实验的观察一般总是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次序进行。先观察反应物的性状,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过程中发生的现象(颜色、气味、沉淀),反应后生成物的性状,要尽可能避免顾此失彼,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第三要引导学生把思维与观察结合起来。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把握现象的本质。

第四要使用对照比较的方法使学生的观察更为精确。例如讲解氧气的性质,只有通过碳、硫、磷等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的对比, 才会观察更为确切。

  1. 自学能力的培养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陈旧速度加快,自学能力的强弱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好坏有极大的影响。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读书是学生吸收知识,发展智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过程。在开始训练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读书加以具体的指导, 如提出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阅读时应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提出疑问,让学生认识和体会“学贵于疑”的道理。对于书中的疑问,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抓住主要问题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解释。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应逐步使学生的阅读变成由他们自己去找重点、找关键、查阅参考书,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1. 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它是智力的核心,是发展各种能力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思维过程是别人代替不了的。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创造进行思维的良好气氛和环境。例如,在讲硝酸的氧化性时,提出:酸能跟多种金属反应,生成氢

气,但是为什么制备氢气或硫化氢气体时却要用盐酸或稀硫酸,而不能用稀硝酸?

第三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方法。例如,学习卤素的性质,不同氧化态含氧酸的酸性大小等有关内容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1. 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由于经济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多数学生的实验能力是比较差的。重视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正如李政道教授所说: “实验无论如何强调也不会过分。”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教师首先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不要光演示,要尽量把实验小组分得小些,使学生个个成为实验的操作者而不要成为观众。

其次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安排,要紧密结合教学。防止单纯的好玩心理。

第三教师要十分注意操作的规范化,抓好起点班的实验技能的培养。要使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清洁整齐、严肃认真的风气。

  1. 表达能力的培养

表达能力包括文字的表述、语言的表达和绘图的表达。它不仅对化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人们的生活也有重要关系。为此,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指导阅读的前提下,让学生多进行复述性练习。

②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适当地练习一些“推断论证题”,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③提倡利用课余时间撰写化学小论文。

④要注意化学用语、化学词语的正确性。

⑤教师要以身作则。例如绘制各种仪器图,要按照规定的顺序和尺寸比例。

⑥积极开展化学讨论会、报告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要树立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

环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