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教材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材是学习之本,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和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依据。充分利用教材进行预习和复习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加深对教师讲授知识的理解。但有些学生没有看书的习惯,有些则不善于看书, 抓不住中心,有的像看小说那样从头到尾看一遍,回答问题词不达意,说理不清,不会准确使用化学语言回答化学问题。因此培养自学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课本进行练习,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地加强对学生阅读教材的指导。

阅读教材的一般做法: 1.制订阅读提纲

学生阅读教材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对双基的要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知识水平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阅读提纲。学生从阅读提纲中了解到阅读中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阅读提纲可以是纲要式或问答式,也可以是填表式或其他形式。如化合价这节的阅读提纲是:

①什么叫化合价?

②化合价的实质是什么?

③化合价有哪些规律?

④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有哪些记忆方法?

阅读提纲可以预先编好,可以全章一齐发给学生,也可以每节上课前发给学生,使学生在预习时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

  1. 阅读教材

阅读教材的形式有多种:

①预习阅读。要求学生上课前根据阅读提纲阅读有关内容,关在阅读中做记号,划重点、难点和疑点。通过预习阅读,掌握了教材内容纲目,再把不明白的地方带到课堂,就能容易突破难点和疑点,提高课堂听课的效率。

②课堂阅读。指导学生在课堂阅读重要的化学概念。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在人脑中反映,是化学教学中最关键、最中心的问题。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时要把重点放在理解化学概念上。如原子、分子、元素是初中化学中的三个重要概念,在反复阅读教材中经过分析、对比、综合在头脑中形成完整正确的概念,找出三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要特别强调:说明物质或分子的构成时一般用分子或原子的概念叙述,说明物质组成时就用元素的概念叙述。容易混淆的概念要指导学生对比阅读,在对比中找出概念的差异,从而准确地运用概念解决问题。例如:有些同学误认为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这种物质是“氧化剂”,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这种物质是“还原剂”,指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对比阅读课文中有关“氧化反应”和“氧化剂”,“还原反应”和“还原剂”等概念,比较四个概念的区别,在阅读中解决问题,通过对比阅读,学生明确认识到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而这种物质是还原剂;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而这种物质却是氧化剂,这样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③复习阅读。指导学生课后不要急于完成作业,应根据课堂的要求,立即复习巩固,把每章、节整理出纲目。善于读书的人,绝不是将全书只字不漏地装在脑子里,而是能理解脉络,善于从纷繁的知识中抓住核心,能够把书由厚变薄,由繁变简,由多变精。这样就能把知识存入头脑,形成一个知识网,以后遇到问题,就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1. 阅读参考资料

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一些与书本有关的课外参考资料,能扩充知识视野,更好地巩固书本知识。也能发现新问题、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的实质就是一个创新精神,也使学生觉得科学知识是无止境的,使学生有信心研究新问题,今后会有发明创造。一般每学期指导学生阅读一至两本课外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