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知识教育功能

教材的知识教育功能是指教材(本身的组织)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作用,为了认识这种作用,在教材分析中就必须认识并且组织起教材的合理的层次结构,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实际上在划分因子、分析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工作中,就已经开始分析教材的层次结构和组织合理的教材结构的工作。例如,以前分析“东北三省”教材内部联系的工作都涉及到教材的结构问题,此时只需将前面所进行的各种工作成果加以总结概括,使其形成一节教材或一堂课教材的完整的知识结构(包括知识组成及各知识间的稳定关系)就可以了。所以分析教材的结构,就是在对前述各项分析活动总结的基础上,建立局部教材完整知识结构的过程。

教材的重点是指在教材知识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常见的基础概念、基本规律和地理理论观点。例如,各大洲、大洋的名称,主要国家和我国主要行政区域的名称,气候、地形等要素概念,大气环流、水

量平衡等规律,人地关系和谐论等等知识,都属于重点教材。这种知识迁移性极强,在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中经常要应用它们去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因此与其他知识有着广泛的联系。根据这一特点,在教材分析中只要找出那些内部联系或外部联系多的知识,一般就是该教材的重点。例如,在“东北三省”

的自然地理教材中,“冬长严寒的中温带季风气候”(见图 3)与众多知识联系,无疑是该教材的重点内容。

教材的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的教学内容。这一方面是因教材本身的难度大所致,但同时还要取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因此,同样的教材对不同学生来说就既可能是难点,也可能不是难点。所以在确定难点教材时,必须兼顾教材与学生两个方面的情况。在地理教材中常见的难点教材有以下几种:

  1. 内容庞杂、需要大量机械记忆的知识,其中多为地理感性知识和地名。在确定其是否是难点教材时,要考虑学生的记忆能力的高低。

  2. 内容抽象,学生又无法亲自感知的知识。例如,地球的公转、地球内部构造、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等等知识。由于讲授这类教材时多采用直观方法,所以在确定其是否为难点教材时,还要根据学生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水平而定。

  3. 层次深,学习时需要较多准备知识的教材内容。例如,大气环流、生态系统、自然带等等知识。在确定其是否是难点时,应主要考虑学生准备知识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