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教材的内部结构
教材的内部结构是指教材各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与组织形式。这种排列顺序和组织形式是依据一定的逻辑联系形成的。由于各种地理教材的目的不同、内容各异,所以它们的结构也不尽相同。分析地理教材的内部结构,不仅有助于了解教材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且利于认清教材的整体功能,为正确使用教材提供依据。
确定地理教材的内部结构时,首先应划分教材的组成部分;其次根据它们的逻辑联系确定排列顺序和组织形式;最后用图解形式建立起该教材的结构模型。通过这一分析过程,一般就可以认清教材的内部组成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确教材的整体功能。图 1 所示《中国地理》教材的内部结构,就是按上述方法分析教材的成果。从《中国地理》教材的结构特点中, 教师可以清楚地看到组成该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地位,进而有助于教师从教材的整体出发,调节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保证《中国地理》教材整体功能的发挥。例如,在了解到“地球、地图知识”中国地理与“概述”、“分区” 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后,教师在教学中就不仅重视“地球地图知识”对
“概述”、“分区”的基础作用,而且还会在“概述”与“分区”的教学中继续加强有关地球和地图方面的知识教学,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与“概述”、“分区”的知识水平得到协调的发展。
图 1《中国地理》教材的内部结构
① 地球和地图知识是学习中国地理概述和中国分区地理的基础知识;
②中国地理概述和中国分区地理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地球、地图知识;
③中国地理概述反映中国地理一般规律,既为学习中国分区地理提供地理规律,又起到归纳中国分区地理教材中的地理事实材料的作用;
④中国分区地理一方面是对中国地理概述知识的具体化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中国地理概述形成一般规律的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