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对待书稿的校对和出版,要严谨精细,一丝不苟。要反复校对,“保 证一字不错”;发现差错后,毫不含糊,公开予以更正

编辑出版部门的校对工作,是保证书稿文稿质量、消灭文字内容差错的最后关键。它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也是一项有思想性和学术性的工作。毛泽东不仅不轻视这项工作,而用始终以严谨精细、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它。无论是在指挥百万大军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日理万机的和平时期,他都是如此。他在这方面的论述和活动,是感人至深的,是编辑人员的学习楷模。

他非常重视文稿书稿排印后和出版前的校对工作,不仅要求有关同志认真负责,而且常常自己亲自反复校对。1938 年 5 月,他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的第一节修改好以后,给郭化若写信说:“第一节最后修改毕,可即付印。校对须注意,你自己至少校一次。二、三、四节抄好后送我再看。”他还提出:“注意标点符号,不使弄错一个。”(39)1938 年 6 月, 他在《论持久战》一文印行之前,亲自作了校对,并给出版科写信说:“都校了,第三部分请再送来看一次,”“第一第二部分请你们过细作最后校对, 勿使有错。”(40)1938 年 11 月,他将在党的六届扩大的六中全会上的报告稿修改好排印,写信给徐冰说,“请你校第一第二次,我校第三第四次。”(41)1941年,在延安出版《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时,他在原稿上端作了批示说,请嘱同志们好好排,好好校对,同时好好拼版,保证一字不错(42)。1948 年 3 月,他为播发一篇通讯写给胡乔木的批示中说:“翻译时,文字和标点符号不要弄错。”(43)

在著作发表或出版后,一旦发现其中有差错,哪怕是错一个字,毛泽东总是毫不含糊,严肃地公开地予以更正,有时还自己写更正启事,请有关报刊发表。1945 年 5 月 2 日,延安《解放日报》登载《论联合政府》一文,毛

泽东发现有几个错字,当天即以本报名义写了一个更正启事,在 5 月 3 日登

出(44)。1949 年 4 月 25 日,北平《解放报》登载毛泽东的《五四运动》一文,

他在当天发现文中脱漏两个字,多出四个字,即亲自写了有 220 多字的更正启事,并给该报编辑部写信说:“兹付上更正表一件,请予登载为盼!”(45)1949年 4 月 25 日,新华社播发毛泽东和朱德签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毛泽东发现其中错了两个字,将“当”字误为“均”字,将“村”字误为“民” 字,第二天即为新华社写了更正启事,并指出:“务请各广播电台各报纸予以更正。各人民解放军政治机关印发这个布告时,务请更正为盼。”(46)

他要求出版单位把消灭出版物上的错字,真正当作一件事情来办,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他说:“报上常有错字,就是因为没有把消灭错字认真地当做一件事情来办。如果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报上有了错字,就把全报社的人员集合起来,不讲别的,专讲这件事,讲清楚错误的情况,发生错误的原因,消灭错误的办法,要大家认真注意。这样讲上三次五次,一定能使

错误得到纠正。”(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