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毛泽东坚持与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思想,为确立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与新中国的“人民本位”(人民主 体)制确定了理论基础。
毛泽东早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就明确主张“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58)。他在史学研究与革命实践中,坚持与发展了唯物史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也是在更高层次上对历史科学的贡献。
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向有“三千年史乘”之美谈,如从孔子编纂《春秋》算起,也已有 2500 年之久,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有了历史学,才使中国古代灿烂文化得以延续下来。数千年中,优秀史学家代有人出, 他们曾有过闪光的思想与丰硕的成果。然而时代与阶级的局限,生产和科学发展的制约,历史上文化领导权又操纵在剥削阶级手里,所以以往的历史记载,在不同程度上充塞着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偏见甚至歪曲。封建统治者的“正史”,长篇累牍多是帝王将相的历史,社会主体人民群众反被排除在外。历代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大都被污蔑为“贼、匪、寇、盗”而无一个好人。毛泽东在史学研究中,贯彻了唯物主义路线,他对中国近代社会矛盾、性质的分析,解决中国革命的任务、目标、对象、动力等一系列问题,都闪耀着唯物史观的光辉。他与其他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一道,翻了历史旧案,恢复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59)历史本来面目。他反复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60)。并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逻辑地系统化为“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61)的思想,又把唯物史观与认识论、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一切工作中必须坚持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毛泽东说:“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62)这就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向群众负责、一切依靠群众与向群众学习的群众观点。把人民群众正确地看作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即是承认群众是认识活动的主体。领导者只是群众中的一分子。共产党人在群众面前只有当好学生,才能当好先生与领导。毛泽东说:“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63), 要求“和人民群众密切地联系在一起”(64),这就大大丰富了党的建设的学说。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体现,是党的宝贵传统,也是毛泽东以唯物史观武装全党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人靠了它团结各族人民、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长期斗争中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生死相依,才克取了无数困难, 战胜了帝国主义支持的中国近代史上最强大的敌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65),“从这时起”, “中国人民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66),中国人民开辟了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的新纪元”(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