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逼英国走向谈判桌旁

金门炮响后,各方面作出的反响证明,毛泽东对形势的判断极富预见性。在美国政府方面,表现十分恐慌,立即从地中海、旧金山、日本、菲律

宾等地调舰队和飞机集结于台湾海峡,准备协防金、马。中国向金门开炮的第四天,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发表谈话,重申美国将不放弃它已经承担的, 以武力阻止解放台湾的“责任”,并授权国务卿杜勒斯于 9 月 4 日发表声明, 公开威胁要把美国在台湾海峡地区的侵略范围扩大到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

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的战争叫嚣并未得到多少呼应。除南朝鲜李承晚集团外,几乎都不赞成美国的作法。即使像日本、英国这些美国的盟友都表示出反对意见。日本有关人士表示,金门沿海岛屿属于中国内政,美国最好不要干涉;英国在中东问题上与美国互相配合共同行动,而在远东即台湾地区问题上则反对美国“介入”;在美国国内,反战空气甚浓,甚至像赫尔利那样敌视中国的人都认为,美国政府在执行一种“自杀政策”。

还需要看到的是,苏联虽然不赞成中国在台湾问题上采取强硬态度,但在得到中共方面关于不拉苏联“下水”的承诺后,公开表示:美国对中国的侵犯就是对苏联的侵犯,苏联不会“无动于衷”、“袖手旁观”。苏联的态度对美国的行动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在国内外种种压力下,美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审慎地考虑对中国的政策。9 月 4 日,杜勒斯声明后,在备忘录中透露出这一信息:一,国民党可以自己与中共交战,美国将保护运输;二,希望中共不会认真打起来;三,美国不放弃和平谈判的希望(13)。这三条表明:美国不想与中共直接交战。

从 8 月 23 日至 9 月 4 日将近两周的时间,毛泽东炮击金门的目的基本达到:第一,警告并严惩了蒋介石集团;第二,减轻了中东人民的压力;第三, 调动了国内人民的积极性;第四,试探了美国对台湾地区的态度。最重要的是第四点,正如周恩来所说:“打炮就是试验他,这回试验出来了,杜勒斯这张牌出来了。”(14)

美国的底摸清了,方针也就有了。毛泽东根据新的情况,确定采取边打边谈,以打促谈的方针,逼美国重新回到谈判桌旁。

具体办法是:一面继续炮击金门,并向全世界正式宣布,中国领海的宽

渡为 12 海里,未经中国政府许可,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舰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一面积极呼吁恢复中美和谈。9 月 6 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谈话,可以看作是对杜勒斯备忘录的答复,用周恩来的话说,毛泽东向杜勒斯又打出一张新牌。毛泽东在谈话中说:“我们这一打,打出美国想谈了,他敞开了这张门了,看样子,他现在不谈,也是不得了的,他每天紧张,他不晓得我们要怎样干。那好,就谈吧,跟美国的事就大局说,还是谈判解决,还是和平解决,我们都是爱好和平的人嘛。”(15)同一天,周恩来发表《关于台湾海峡地区局势的声明》,他在强烈谴责美国侵略行径的同时,代表中国政府公开倡议“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谋求台湾地区紧张局势的和缓和消除”(16)。

在毛泽东谈话期间,金门守军的海上补给线被截断。美国军舰以为蒋军运输船护航为名侵入我国领海。福建前线指挥部请示毛泽东是否开炮。毛泽东指示坚决打击,但是叮嘱“只打蒋舰,不打美舰”。我方一开炮,美国军舰立即丢下蒋军运输船向台湾方面遁去。这更增加了毛泽东以边打边谈方针取胜的信心。曾任这次炮击总指挥的叶飞后来回忆:“事后我才明白,原来毛泽东命令只打蒋舰,不准打美舰,并且规定如美舰向我开火,我军也不予以还击,这一切都是在试探美帝国主义所谓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效力究竟有多大,美军在台湾海峡的介入究竟到了什么程度。经过这一次较量,就把美帝国主义的底全部都摸清楚了。”(17)

毛泽东的谈话和周恩来的声明立即引起美国政府的注意。周恩来后来说:“美方对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反映很快,非常重视关于和谈问题的几句话”(18)。当时,艾森豪威尔立即召集国防安全委员会会议,表示中美之间可以“立即恢复谈判”。同毛泽东所提“准备恢复谈判”一语相比, 美国人的心情更为迫切。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美国处境的困难,它不得不按照中国人民的意愿回到谈判桌旁。

毛泽东依据形势变化提出的“边打边谈”方针得到国内外称赞。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傅作义参加最高国务会议后致信毛泽东,高度赞扬“我们党在主席英明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对这个战略的运用可以说达到了艺术的境地,在这个战略面前,从杜鲁门到艾森豪威尔都不得不让我们牵着鼻子走。”(19)

中美大使级谈判是 1955 年 8 月 1 日在日内瓦开始的。中方代表是驻波兰大使王炳南;美方代表是驻捷克大使约翰逊。当时,中国的方针是通过这个会谈,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并为中美之间和缓台湾地区紧张局势的高级谈判做准备。但是,尽管中国为推动谈判向前发展作出了各种努力,但美国方面不肯接受中国方面的任何建议,致使谈判陷入僵局。1957 年 12 月 12 日,美

国方面在第 73 次会议上竟以约翰逊调任为由,委派非大使身份的代表参加会谈,企图降低会谈级别。在这种情况下,中美谈判不得不中断。

1958 年 9 月 15 日,中美两国大使级谈判在炮击金门的背景下于华沙复会。毛泽东清楚地看到,我方要取得主动必须先了解美方的态度。而美国不会轻易托底和提出具体方案。因此,在谈判开始的前两天,毛泽东从武汉致信领导这次谈判的周恩来,提出谈判的原则是:“三四天或者一周以内,实行侦察战,不要和盘托出,彼方亦似不会和盘托出,先要对我们进行侦察。”

(20)当天,周恩来复电说明,已电告我方谈判代表,“先与美方周旋,逼其先

我露底。”(21)事情果然如毛泽东和周恩来所判断的,在第一次会议上,美国不肯拿方案,而是一再提出,先停火,再讨论各种具体措施的建议。当时,

中方代表为抓紧时机、争取主动,在休会 10 分钟后就提出了希望双方停止敌对行动的五条方案。这使美国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中方急于达成协议,因此态度立即强硬起来,要求台湾地区立即停火,说什么美国不能容忍和坐视与它有“共同防御条约”的盟友的领土被武力侵犯。与此同时,杜勒斯在纽约召开的联大会议上遥相呼应,要求中国先停火,然后再进行中美谈判。这使中国方面在谈判初期一度陷于被动。毛泽东发现后,立即予以纠正。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周恩来指示我方代表,“应该采取积极进攻的方针”,即在美方不正面回答我方提案,而继续主张停火的情况下,立即提出要求美国从台湾海峡撤出它的一切武装力量,停止向中国领海领空的一切军事挑衅和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以和缓和消除目前台湾海峡紧张局势的反建议(22)。这一反建议确定了中美谈判的根本原则,扭转了谈判中的被动局面。9 月 19 日, 毛泽东十分兴奋地致信周恩来,指出:“我们这种新方针、新策略是主动的、攻势的和有理的。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是我们外交斗争的必须形态。”(23)

为配合华沙谈判,福建前线指挥部认真研究了毛泽东 9 月 13 日指示中关于对金门“白天黑夜打零炮,每天二十四小时,特别是黑夜,使敌昼夜惊慌, 不得安宁”的意见和周恩来的有关指示后,决定采取三条措施:一、继续进行炮击;二、实施对金门轰炸,增加蒋军压力;三、采取陆空炮联合攻击, 全面开花。毛泽东同意周恩来关于“在目前形势下,对金门作战方针,仍以打而不登,断而不死,使敌昼夜惊慌,不得安宁为妥,海、空、炮联合作战确不易配合很好,且有触及美舰美空军的可能”的意见,并指出:“照此办理,使我们完全立于不败之地,完全立于主动地位。”(24)

由于毛泽东正确运用“边打边谈”的方针,由于美国国内愈来愈多的人反对政府的战争政策,美国政府不得不进一步调整对台湾问题的政策。9 月30 日,杜勒斯在答记者问中声明:我们没有保卫沿海岛屿的任何法律义务, 我们不想承担任何这种义务。今后我要说,如果美国认为放弃这些岛屿不会对可能的保卫福摩萨(台湾)和条约地区的工作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我们就不会考虑在那里使用部队。这份讲话标志着美国对金、马的政策从“协防” 转为“脱身”,目的是以放弃金、马,换取长期盘踞台湾的合法地位。然而, 令美国政府始料不及的是,这一变化却给了毛泽东一个机会,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向有利于祖国统一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