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扬弃论的握出及其基本内涵

文化扬弃论,是毛泽东根据人类社会一切文化形态在发展中不断扬弃自身,实现其新质对旧质不断超越的客观规律,所建立的一套系统的科学理论。所谓文化自身的扬弃,是指文化形态的发展具有否定之否定的普遍形式,它体现了随着社会主义生活实践的变化,人们创造了文化形态,并通过继承、批判和不断创新相统一的方式,推进文化的发展,使之实现新陈代谢的螺旋式上升的客观过程。文化扬弃论,就是对文化发展过程这一基本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不过,毛泽东没有明确使用文化扬弃论的概念,他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样,在论述文化问题时常使用的是“批判地继承”这一提法, 人们往往称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是“批判继承论”。如果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对历史文化遗产主张“批判地继承”的有关理论,可以认为,批判继承论同这里所讲的文化扬弃论,是一回事。

然而,这里为什么要用文化扬弃论的提法呢?按照“批判地继承”这一提法原有的内涵,它本是指我们应对一切文化遗产既要继承,又要批判,即在继承中批判,批判中继承,使二者有机结合,而这种结合也就内在地包含有创新的意义。可是,不少论者谈论批判继承论时,往往将对文化遗产的批判地继承,理解为“一方面要批判,一方面要继承”,更进而把文化遗产分割为两部分,认为可承将其中好的拿来,坏的抛弃。然而,庆史上的许多文化遗产却并没有这种可以截然分割的具体形态,而是好坏相参、利害揉杂的有机统一体。所谓分割取舍的办法,只是人们思维中的抽象,难以付诸文化发展的实践。毛泽东主张的观点不是这样。他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论及文艺的发展时指出,对丰富的中外文学艺术遗产,“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旧的文艺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这里,毛泽东主张的就是以继承、批判和创新三者相统一的方式,实现旧文艺向新文艺的本质的转化,即“推陈出新”。从文化观上看,这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扬弃论。毛泽东的这一论述,科学地把握了文化发展中继承、批判和创新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全面性、深刻性和普遍性意义。而上述一些论者对批判继承论的理解不仅是形而上学的,更忽略了对文化遗产的本质的改造和创新,容易引起误解,导致理论上的混乱。所以,笔者认为,采用文化扬弃论的概念更为合适,更具有理论的明确性。

作为系统的科学理论,文化扬弃论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构成了一整套论证严密的理论体系,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形态。这一理论有它自身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早在毛泽东青年时期,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后,文化扬弃论就已经萌芽。针对当时一些人提出的“中学

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口号,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口号是错误的,这口号实则是“以孔子为中心”,倡导“学问要新道德要旧”①。针对另一些人主张的“全盘西化论”,毛泽东也提出尖锐批评。在给黎锦熙的信中,他引述老师杨怀中的话:“吾意即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也。”②在毛泽东看来, “中体西用论”的倡导者“很少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③。“全盘西化论”同样“不切于实际生活”④。从这些片断言论中,可清楚地看出,青年毛泽东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思路是,从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 在对中外文化遗产充分吸收的同时,要进行批判和改造,以创建新文化。在嗣后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投身革命事业,以至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领袖时,毛泽东在从事艰苦卓绝的政治、军事斗争的同时,仍十分重视对文化问题的研究,关心和指导革命文化事业的建设,使文化扬弃论逐步形成成熟而完整的系统理论。特别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和《讲话》等著作,堪称这一科学理论的代表作。1949 年以后,这一理论更有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通观毛泽东文化扬弃论的全部内容,概括他说,其基本内涵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尊重文化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出发,批判地继承中外历史文化的成果,从而创造性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新文化。

这些基本内涵表述了对文化遗产加以本质改造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包含有继承、批判、创新这三个有机联系的环节。就三者的区别而言,其第一层意思是继承。因为中国无产阶级新文化不可能凭空创造,所以,它首先要求应以开放的心态,了解、继承中外历史文化遗产。毛泽东本人的博学多闻, 是人所共知的。这当然来自对文化遗产的广泛涉猎和认真学习,用他的话来说,他采用的是“古今中外法”,即“全面的历史的方法”⑤。1938 年,在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毛泽东提倡“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2 年,在《讲话》中, 他明确要求文艺家,“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我们决不拒绝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那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1949 年以后, 毛泽东还强调,“中国的和外国的,两边都要学好。半瓶醋是不行的,要使两个半瓶醋变成两个一瓶醋。”⑥这些论述,充分说明毛泽东对中外文化遗产,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大家风范和一贯态度,正如列宁所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在学习和研究中外历史文化时,如何处理学中和学外的关系?毛泽东提出了以中国为中心的观点,也就是先中后西。早在 1915 年他在致湘生的信中,就明言为学之道应先中后西⑦。1918 年,他积极组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国勤工俭学,声称自己主张大留学政策,提倡会员海角天涯都应当去人,但同时认为留学生先应懂得中国。他说,“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之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他也曾有赴法、赴俄留学的想法,但终于没有出国,认为“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 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主张先要对中国“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⑧1942 年春,他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更明确强调“研究中国党史,应该以中国做中心,把屁股坐在中国身上。世界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我们也必须研究,但是要和研究中国党史的关系弄清楚。”就是

“要坐在中国的身上研究世界的东西。”他坚决反对“一切以外国为中心, 作留声机,机械地生吞活剥地把外国的东西搬到中国来。”⑨毛泽东这里讲的是研究中国党史的问题,但其先中后西的原则同样适合于历史文化的研究。在此讲话的前一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就批评过党内一些人言必称希腊的数典忘祖现象,批评党内研究现状、研究历史的空气不浓厚, 认为这是党风不纯的表现。可见他对这一原则何等重视。但毛泽东并不因此排斥学外国的东西,他说:“如果不把‘外’弄清楚。对于‘中’也就不容易弄清楚。”⑩说明不应把先中后西原则绝对化。他用历史的观点看待中外文化的关系,外国的社会亦有古今之分。毛泽东如实地承认“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因此,“应该学外国的近代的东西,学了以后来研究中国的东西。”他引用马克思关于首先研究近代社会,就容易理解古代社会的观点, 认为“这是倒行的,却要快些。”(11)这就是说,一般而言,应当先中后西, 对某些特殊的研究对象,也不妨先西后中。后来毛泽东将这些主张精辟地概括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点出了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的目的和意义: “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入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12) 这不仅反映了毛泽东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也说明他在文化继承问题上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辩证论者。

以开放的心态,将中外文化遗产不拘一格地拿来,拿得愈多愈好。这只是文化建设的前提,更重要的工作是,拿来以后,不能食洋不化、食古不化, 而是分析批判,有所鉴别。对外国的东西,他反对搬来套用,反对生吞活剥, 为的是“快一点把中国的东西搞好”(13)。他比喻说,“一切外国的东西, 如同我们对于食品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14)对中国古代的文化,同样照此办理,“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的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15)。总的说来,“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死人也好,活人也好,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不然就叫做迷信。要破除迷信。”“正确的就信,不正确的就不信,不仅不信而且还要批评。”(16)这就是说,对一切文化遗产,既要继承,又要批判,二者辩证统一。只批判不断承,就叫文化虚无主义;只继承不批判,就叫文化保守主义。这两种偏向,都要不得。

继承和批判,是毛泽东文化扬弃论的两层意思。还有第三层意思,就是创新。实现文化扬弃,直接目的便是建设新文化。没有创新,就很难谈得上建设,统言之,批判地继承本来即具创新意义。析言之,有了批判地继承, 创新才有基础;有了创新,批判地继承才有现实的价值。毛泽东进一步指出, 新文化既要有有益于革命和建设的思想内容,又要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者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7)这就是要求,在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上都应有所创新。毛泽东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实现古今中外的“有机地结合”,不是机械地拼合。这要有一个过程,他比喻说,“驴马结合是会改变形象的,不会完全不变”,即使是“非驴非马也可以”(18),为的是“使我们自己的东酉有一个跃进。”(19)就是要实现文化发展的本质的飞跃、升华,即全面的扬弃。毛泽东后来称之为“推陈出新。”

综上所述,毛泽东文化扬弃论的内涵,一是继承、二是批判、三是创新, 三位一体,相互渗透,不可割裂。继承是肯定,批判是否定,创新是否定之

否定。这是文化发展和建设中辩证统一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