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转战陕北令“耳目”紧随

抗日战争胜利后,参考报道作为党中央“耳目”的重要作用,更加突现出来。1945 年 8 月 13 日,即日本宣布投降的第四天,毛泽东就发表《蒋介石在挑动内战》的评论。同日,他还起草并发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给蒋介石的电报。8 月 15 日又发表了《评蒋介石发言人的谈话》。这些文电和谈话, 引用了大量“中央社”和外电的报道材料,对蒋介石策动内战作了具体而有力的揭露和抨击。

为了适应这场决定中国前途的斗争的需要,1946 年春,毛泽东发出“全党办通讯社”的号召,党中央采取措施加强和扩大新华社的“耳目、喉舌” 作用,对解放日报社和新华社进行了重大改组,工作重心放在新华社。这次改组中,新华社正式成立电务处,电务人员增加到 70 多人。在新的编委会讨论办通讯社的会议上,当时任新华社第一副社长的陈克寒谈了新华社担负的任务,第一项就是“抄收各国电讯”,也就是当好中央的耳目。

新华社的文字和口语广播,是传播党中央声音的“喉舌”。中央明确规定,在战争情况下,这两项广播都不能中断。毛泽东和周恩来在 1947 年 3 月撤离延安前,曾就此多次关照,并到新华社进行检查。

要保证“喉舌”正常运作,“耳目”——参考报道一天也不能停止工作。因为党中央要根据参考报道分析形势,制定政策,发表言论。

1947 年初,中央决定由范长江带领一个新华社小分队,跟随毛泽东转战陕北。这个番号为“四大队”的“小新华社”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抄译国民党‘中央社’电讯和路透、美联、合众等通讯社的部分英文电讯,供中央领导同志及时了解国内外情况”。“四大队”在转战陕北期间,克服重重困难,编辑出版《参考消息》,供中央领导阅读。但《参考消息》的报道数量和时效,对毛泽东研究分析形势远远不够。所以,“四大队”每天还送给毛泽东一大叠手写的电讯译稿,遇到大事和紧急消息则立即汇报。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和胡乔木,对这些参考报道看得非常仔细,在这些稿件和电讯上,用毛笔、铅笔画了许多圈、点、线,写了不少眉批、旁注。他们通过这些情报信息,及时分析时局发展动向,并撰写出一篇篇社论、评论,如《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努力奋斗,迎接胜利》和《人民解放军大举反攻》等等。转战陕北一年,上述五位领导同志撰写的新华社社论、评论达 70 多篇。其中,毛泽东写的为数不少,其他同志写的,也多由毛泽东修改定稿。这些评论文章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战场的军民,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