幌 趣

在大千世界中,“幌”犹如一朵绚丽多姿的小花,具有特殊的风采和魅力。

古往今来,“幌”的叫法不同,旧时叫“望子”、“引招”,也称“唤招”、“拦路幌”现在则叫“金幌”、“面条幌”。过去,不仅饭店有“幌”, 各行各业五花八门的“幌”也很多,诸如:“酒幌”、“药铺幌”、“鞋店幌”、“当铺幌”、“烟袋幌”、“红皮作坊幌”、“白皮作坊幌”、“银匠铺幌”、“山行庄幌”、“上杂货铺幌”、“下杂货铺幌”以及“扎花铺幌”、“棉花房幌”、“棒槌幌”、“煎饼幌”等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进步,“幌”也随之更新换代,有的延续至今, 有的则被五光十色的牌匾所取代。现实生活中,映入眼帘最多的是餐厅、酒家、饭店门前的“幌”,他们有挂一个“幌”的、两个“幌”的,还有挂四个“幌”的,说来里面还有其学问和奥秘:挂一个“幌”的是经济小吃;挂两个“幌”,能提供各种炒菜;挂四个“幌”的,则备有山珍海味并能包办酒席。可见“幌”不仅作为标志招引顾客,而且“幌”的数量标明了酒家的档次和经营的范围。

当今,饭店挂的“幌”多少不等,颜色不同,装饰各有千秋,含意亦极富民族和地方特色。中国东北的一些城乡中,汉族、满族和朝鲜族饭店,挂的“幌”都是红色的,而伊斯兰教回族饭店挂的“幌”则是蓝色的。据说, 红色鲜艳醒目,象征吉祥多福,并有紫气通天之意,所以,汉族、满族和朝鲜族的饭店都挂红“幌”。回族认为蓝色高雅清淡,有素洁之美感,加上他们有本民族特殊的信仰,视蓝色为“清真”,因此,回族饭店皆挂蓝“幌”。东北回族原不挂这种蓝“幌”,而挂“汤手牌”,即一块木板上刻画一个水壶图形,水壶口上面画一顶无沿带的小帽,此帽传说是皇帝恩赐的,象征着大福大贵,木牌的下端写有“西域回回”、“回回”或“清真”等字样,黑、白、蓝、灰中的一种布挂于木牌下端,代表净手的毛巾。由于种种原因,“汤手牌”在中国东北已经绝迹,但南方仍可见到。

仔细观赏被打扮得五颜六色的“幌”,那些精心剪裁、镶嵌在“幌”上的花朵、花边、彩牙儿,四周贴的三个“卍”(万)字和三个菱形的网状的图纹,还有用纸、塑料或布制成的“幌”穗儿以及“幌”上所有的装饰,可谓错落别致,浑然一体,令人赏心悦目,遐想万千。“卍”即万字,菱形图纹叫“网状”也称“仿盛”,含有“天长地久,万年不衰,四通茂盛,买卖兴隆”之意。各种彩纸制成的花朵、花边、彩牙儿,是“幌”上不可缺少的饰物,一为美观、衬托之用,二可从花朵的色彩、工艺和数量上,分辨出这家饭店是“辽帮”还是“北帮”。正宗的酒家在制做“幌”穗儿时,是按旧俗用刀剁制而成,用剪制者,不能称为正宗酒家。另有一种趣说:若“幌” 穗儿用纸多,除烘托“幌”的丰满程度外,还告诉人们,这家酒店主人憨厚忠诚。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挂“幌”也是如此。古时“幌”要

顺挂于门前,“幌”钩要朝里,不能朝外挂,挂错了意味着不吉利。现在“幌” 横挂、顺挂于门前已不求一致,至于“幌”钩朝里外更少有人问津。

在中国东北,饭店主人对他们的“幌”十分珍爱,每逢节日,特别是端午节、中秋节和传统春节,主人均按古时的习俗将“幌”重新糊换,以示对“幌”的虔心敬意,这种习俗从古延续至今。有趣的是,朝鲜族饭店在节日重新糊换“幌”时,如是第一年开业的,要把灶门上的灰刷一点在“幌”的圆圈部位上。营业二年以上,如挂两个“幌”只能糊换其中一个,另一个不能换。留一个旧的,意味不忘过去;换一个新的,代表展望未来。

旧时,挂两个“幌”以上的酒家,有白送“垫茶”的做法。现在一些饭店,特别是个体经营者,仍有沿此做法的,此举是店主视其与顾客相识的程度所为,并有拉“回头客”之意。

“幌”以它独特的风采和魅力,成为点缀大街小巷的装饰品,给人以享受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