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统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网络

数学知识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例如:两个同类量进行比较时,会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是相等,一种是不等,由不等便出现了差,于是引出围绕“差”

的一系列数量关系,如:大数-小数=差;大数-差=小数;小数+差=大数等。在比差的基础上又发展为比较两个同类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若甲数是 a, 乙数是 3a,则乙数是甲数的 3 倍。在整数倍的基础上,又扩展为小数倍,再扩展为分数倍。在分数倍里,倍数可以小于 1。随着“倍”的概念的建立和发展,又出现了围绕着“倍”的一系列数量关系。

例如: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都用乘法计算;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几又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百分之几都用除法计算等。学习了比的知识以后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可以用比的形式表示。如:甲数是乙数的 5 倍,我们就说,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5∶1。再如:

3

工程,已经完成了 5 ,对于这个倍数关系,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已经完

成的与全工程的比是 3∶5,或已经完成与未完成的比是 3∶(5-3)。通过这样复习,就把以“差”和“倍”为核心的知识纵向地串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为今后正确地运用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应用题复习中,一题多解是沟通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练习形式。它不但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数量关系,而且可以开阔解题思路, 提高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一个修路队,原计划每天修 80 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 20%,结果用 12.5 天就完成任务。原计划多少天完成任务?可有下列解法:

1.80×(1+20%)×12.5÷8=15(天)

2.1÷[ 1

12.5

÷(1 + 20%)] = 15(天)

3.12.5×(1+20%)=15(天)

  1. 设计划用 x 天完成。

80x=80×(1+20%)×12.5 x=15

  1. 设原计划用 x 天完成。

①80∶80×(1+20%)=12.5∶x x=15

②1∶(1+20%)=12.5∶x x=15

上述五种解法分别是按解一般应用题的思路、工程问题的思路、分数应用题的思路、方程的思路和用比例解的思路进行分析的。通过本题的复习, 引导学生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过的解应用题的各种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