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乡土地理资料的收集与应用

乡土地理素材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中。要能够收集到足够的材料,必须在课余时多深入社会,踏足自然。这些素材既有社会人文方面的内容,也有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

(一)人文地理知识

  1. 民间传说。我国的民间传说历来内容丰富、脸炙人口。民间方面流传的优美传说,有很大一部分涉及天文地理。这些材料,如加以收集整理,可用来作教学的例证,或者成为课外有趣味的阅读材料。能够用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例如,高中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有介绍星座和银河的知识。教学时我们可以引用“牛郎织女”的故事。同时,可以解释闽南地区有关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时喜极而泣,眼泪掉下来成为雨的迷信说法。原因在于七夕多有下雨的情况,是这一时节闽南地区盛行对流雨,午后多短暂雨的结果。通过科学解释,可以树立科学观念,破除迷信思想。

  2. 方志史书。我国早期的地理学资料,大多存在于地方志里的地理志中。另外,一些史籍中也有相关记载。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一些典型事例供教学时参考。特别是一些历史人物巧妙利用地理知识取得成功的范例。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还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例如,我国东南沿海盛行季风,福建沿海冬半年吹东北风,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史载,郑成功当年从金门、厦门基地乘船东征收复台湾,正是选择 1661 年 2 月冬季风强大的季节,顺风出海,缩短了海上航行时间,保存了士兵的精力,迅速取得登陆作战的胜利。这是古代中国人利用地理知识取得胜利的一个典型事例。

  3. 地名探源。地名学是研究地名的起源、词义、演变、转译以及命名时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或原因的一门科学。如果把本地地名学的研究成果用来解释课文中的地理现象或地理规律,更能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闽南各地的建筑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大门两侧有对联,门顶上有一匾额,即本地所说的“字匾”,字匾上常书有“××传芳”字样,如洪姓人家写有“敦煌传芳”;郑姓人家写有“荣阳传芳”;李姓人家则写的是“陇西传芳”。字匾中的地名离闽南甚远,为何会在此流芳百世呢?原来闽南人系中原望族的后裔,自晋代以来,多次战乱迫使他们辗转迁移,最后定居福建,为了缅怀先祖,他们在石头上刻上祖居地名,以示后人。因此,每一方字匾都是古代人口迁移的一页史书。教师在人口教学中可加以引用说明。

  4. 风俗民情。许多地方的风俗民情,与当地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其产生原因有的是古代科学技术水平低下,对一些自然现象不能解释,慑于自然的威力,居民产生恐惧心理。便用各种宗教仪式祷告上苍宽恕保佑。长久流传, 便成风俗。教师如果指导学生对这些风俗习惯进行科学解释,其神秘的面纱就可以揭开了。例如,闽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有一个习俗是“煎麦饼补天”。其产生的原因是华南准静止锋影响闽南地区,有时由于副高异常,春雨很长, 势必影响以后的麦收。人们以为天被打破了,便煎了麦饼祈求上天把天空补好,以求有个好收成。这些风俗皆可用地理原理加以破译。

  5. 地方社会经济情况。地方社会经济规律可以作为课本经济人文地理很好的一种补充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当地的经济、交通、人口、能源、移民情况进行学习。例如,我们可以从闽南三角地区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来理解今后城市建设的基本方针。从早期华侨移民南洋和现在外省民工人闽打工来看不同阶段的移民特点。

(二)地方自然地理景观

地方自然地理景观是学生实习的广阔天地,通过考察本地景观,可以使学生的理性知识有感性基础;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气象、气候。各地都有自己的天气、气候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观察、归纳总结本地区的天气和气候特点,尝试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本地天气和气候的成因。例如,本地属于东南季风区,每年都有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更替。可以让学生说出冬季与夏季同一方向骑自行车时逆风或者顺风来区别季风风向的季节变化。通过学习寒潮的知识解释本地“倒春寒”天气和通过学习副高来了解“秋老虎”的成因。课外还可收集天气谚语并加以解释。

  2. 地质地貌。本地区存在的山地、丘陵和海蚀地貌,是地理教学中的活教具。另外,还可通过民间传说及遗迹来讲述地壳运动。如本地流行一个故事,即“喜鹊报错讯,沉东京、浮福建”;福建沿海存有很多“东京大道” 碑,碑文刻有“此路往东京”,并指向台湾海峡。这些证据都与现实的地壳运动相吻合。整个福建东南沿海都处于上升阶段;台湾海峡处于下降过程中。还有,地球自转使北半球河流的右岸冲刷严重,在本地存有这一明显现象的地点。

  3. 生物土壤。地理环境中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特定的自然带都具有特有的土壤、动物、植物的组合, 本地也不例外。许多植物具有指示环境的作用,同样,本地也有许多指示植物。如指示本地红色土壤的三角梅,指示干旱环境的木麻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