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运用比较方法的原则和措施

(一)坚持比较的对立与统一

比较的客观性告诉我们,比较的双方或多方必须有对立统一的二重关系,所以我们在运用比较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坚持对立统一的原则。例如,当讲到俄罗斯工业建立基础与地区分布时,可与日本比较:俄罗斯的工业建立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所以工业区多分布在自然资源富有的内陆地区;日本则恰好相反,其工业原料、燃料要靠国外进口,工业产品又多销往国外,此国又是一个岛国,优良港口又多,所以发展工业多在沿海地区。从分析看,二者都是从工业建立的基础和地区分布方面讲的, 是统一的,但二者的工业建立基础和地区分布又各不相同,因而也是对立的。这就是我们在地理教学中所用的对立统一的原则。

(二)抓本质,找原因,使比较向纵深发展

对许多地理事物的比较,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还要抓住本质, 并找出其形成原因,这样才能对这类事物从根本上认识,而不至于流于形式。例如,比较亚欧大陆两端的气候情况,以位于 60°N 附近大西洋沿岸的挪威卑尔根和 40°N 附近的北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为例(参见人民教育出版社近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地理课本第一册 P61 图), 从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来推断,卑尔根一月气温应比符拉迪沃斯托克低, 但实际情况则是卑尔根约 2℃,符拉迪沃斯托克约-10℃;从降水情况看,卑尔根的降水量也远远大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降水量,为什么?因卑尔根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暖流对流经地区起提温增湿的作用;而符拉迪沃斯托克则受千岛寒流的影响,寒流对流经地区起降温减湿的作用。通过比较,我们就不仅了解了亚欧大陆两端的气候差异,也找到了差异的原因,从而使比较更加深入。

(三)抓好有利时机,使比较充分发挥作用

比较方法所利用的时机,较容易把握。只要两(或多)个地理事物有可比性,在不分散学生精力、不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情况下,教师可凭着自己对地理知识的熟练程度而酌情使用,这又大体上可分为三种情形:

第一,对当堂课中的知识适时进行比较。例如在讲授《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参见四年制初中地理课本第一册第四章第五节)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分别从各个自然带的名称、分布、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有代表性的植物、动物等情况分类、列图表,加以比较。如此繁多的比较,对优等生来说,还能接受(不过,要记住也很费劲),而对中等以下的学生来说, 就只是过目烟云,搁下就忘了,于是我便抓住这一时机(学生对新知识还有印象),再从局部的一些最可比的要素着手重新加以分析比较,如:热带雨

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沙漠带的气候比较,三者都属热带,全年气温都很高,只是降水不同:热带雨林带是全年降水很多,热带草原带有干湿两季, 热带沙漠带常年干燥。再如:动物中的长颈鹿、梅花鹿、驯鹿的分布地区不同,分别分布在热带草原带、温带阔叶林带、苔原带;骆驼是沙漠带中的主要动物,但单峰驼是热带沙漠中的,双峰驼却是温带沙漠中的;北极熊生活在北冰洋沿岸,企鹅则是南极地区的。以上工作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这样,学生对这节知识的认识就如镜中之明月,清晰极了。

第二,新课知识与旧课知识的比较,特别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当讲到美国的面积为 93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时,可将它与世界面积前

三位者相比:俄罗斯居第一,为 1700 多万平方千米,加拿大居第二,是 990

多万平方千米,中国居第三,为 960 万平方千米。这样一比,既加深了对新课知识的印象,也巩固了旧知识。

第三,复习课中,若比较得恰到好处,则更见功效。教师可用联系的方法,带领学生一类事物一类事物地进行比较,如不同地区(洲与洲、国与国等)的气候比较、地形比较、经济比较、居民比较等,也可有一些小问题的比较,如河流比较,世界上最长的河(尼罗河)、流量最大的河(亚马逊河)、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刚果河);再如湖泊的比较,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最大的淡水湖(苏比利尔湖)、最深的湖(贝加尔湖)、最咸的湖(死海),如此等等,举不胜举。

以上是我对初中世界地理教学的一点浅见拙识,但比较的方法则是我进行地理教学的一个有利武器。我从事地理教学已 10 年了,起初,每堂课只讲新课中的内容,尽管觉得还很熟练,但学生总是掌握不扎实;慢慢地,随着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深入钻研和对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学习,再加上自己的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了这么一条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于是我就大胆使用(当然不只是这一种),终于使学生的成绩上去了,每次统考,我所教的地理成绩总是名列全镇前茅,这不能不说是得利于良好的教学方法——比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