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人七千而助”
商殷时期的每一个别的公社农民只有通过其所属的公社才能领得自己的份地。正因为份地所有权在法律上属于国王,所以每一个公社农民的剩余劳动也就属于这个最高统一体。由于公社所有制一般分为“公田”和“私田”, 所以在这种公社中,公社农民的剩余劳动是以耕种“公田”的形式而出现的。
《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惟助为有公田”、“同养公田”的“公田”, 是由原始公社中的“共有地”演变而来,“同养公田”就是说公社的“公田” 由公社农民来集体耕种,“公田”上的收获物就作为交给奴隶主贵族的一种赋税。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殷人七十而助”(《孟子·滕文公上》)的“助法”。这种助法,按照孟子的看法,就是画地面为井字形,分为九区;八区分配于八家之民,称曰“私田”;其中之一区,八家合力耕作,谓之“公田”。所以,孟子说:“助者,藉也”(《孟子·滕文公上》)。我国古代文献中的“藉”字应作“耤”,后来误作“籍”。“耤”即“借”字,“耤”(强迫)公社农民的力量来为自己耕种叫做“耤”,字从“耒”即表示其与农事有关。所以赵岐《孟子注》云:“藉,借也,借民力而耕公田之谓也。”郑玄注《礼记·王制》中的“公田藉而不税”时也说:“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美恶取于此,不税民之所自治也。”
② 郭沫若:《殷契粹编》第 153 页。
③ 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科学出版社第 38 页。
① 详见徐喜辰:《“籍田”即“国”中“公田说》,《吉林师大学报》1964 年第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