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田耕作和作物栽培技术农业土壤知识的积累
自从我们先民利用土壤肥力,刀耕火种以获得农作物收成的时候起,便不断地积累起有关农业土壤的知识。春秋战国时期以前,人们已认识到“百谷草木丽乎土”①,对“土”和“壤”尚无明确区分。而到春秋战国时期, “土”和“壤”的概念开始形成,《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宜之法, 辨十有二土⋯⋯辨十有二壤⋯⋯”,把土和壤作了明确区别;还说前者是为了“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 后者是为了“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由此可看出“土”是泛指土地, “壤”指的则是农田土壤。
土壤分类、分级的概念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形成,还有按质地、色泽、肥
力等为标准的划分办法。记载这方面成就最系统的著作是《禹贡》和《管子·地员》。如《禹贡》中把全国“九州之土”划分为白壤、黑壤、白坟、赤埴墷、涂泥壤、坟垆、青黎(黎,黑色)、黄壤九类。
从《诗经》②中反映出西周时期人们已认识到施肥能使作物生长良好。战国时期进一步提出了“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③的土壤生产力可以变化的辩证观点,为合理利用土壤,改良土壤和培肥土壤奠定了理论基础。
《管子·治国》:“五谷不宜其地,国之贫也。”春秋战国时期不仅在农业生产中提出了“因地制宜”的思想,而且在实践中已总结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一是因土耕作,要因地势高低,定耕地措施;因土质不同,定耕地先后④;因土壤水分,定耕地时宜。⑤二是根据地势的高下、土壤的肥瘠来安排农作物的种植,《管子·立政》:“相高下,视肥◻,观地宜⋯⋯使五谷桑麻,皆安其处”;《荀子·王制》中也说:“相高下,视肥◻,序五种。” 因地布局农、林、牧、渔生产的思想春秋时已出现,公元前 548 年,楚国■ 掩提出要“功土田,度山林,鸠薮泽,辨京陵,表淳卤,数疆潦,规堰潴, 町原防,牧隰皋,井衍沃”。《周礼·地官·大司徒》中的“土会之法”也是一种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生产的设想。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