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室的衰微
西周末年,关中地区因受战争和灾荒的破坏以及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东迁后的王室实力,大为削弱。
晋文侯和郑武公帮助平王迁都洛邑,作为王的左右卿士掌握了王室的政治大权。郑武公的儿子庄公继续作为周室卿士时,竟然打起“以王命讨不庭”
(《左传》隐公十年)的旗帜,联合齐、鲁,攻打宋、卫,制服陈、蔡,打败北戎,独揽了王室大权,所以平王欲立唬公为卿士加以牵制。但是,郑庄公却因此埋怨平王,平王为了表示对郑庄公的信任,便和郑国交换太子为质, 此即《左传》所说的“周郑交质”。平王死,桓王将使虢公执政,剥夺郑伯的权力,郑伯不满,派祭足帅师在夏季麦熟时“取温(周地,今河南温县) 之麦”,秋季又“取成周(今河南洛阳)之禾”(均见《左传》隐公三年)。桓王终于罢了郑伯,郑伯因而不朝,桓王遂率陈、蔡、卫三国之师伐郑,结
② 参见李学勤:《兮甲盘和驹父 》,《人文杂志丛刊》第二辑。
① 《禽■》铭中的“■”字,郭沫若的《西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以为“楚之异文”,颇 是。近人考证周初楚人店东国,散布范围广及今之江苏、安徽,即长江、淮 水一带,此时的楚可能是东夷的通称。周公父子这次所征之楚侯如果就是《令毁》的“楚伯”,那么战争的地点也同《令■》一样,在炎。炎即郯, 在苏、鲁 之界。周族东进之时确曾与楚人冲突,不过这个楚不是春秋以后发展壮大 的楚。春秋的楚在当时还是僻处鄂西长江之滨的一个小国,当是商末鬻熊 的后裔,此说值得重视。
果被郑国打败,“射王中肩”(《左传》桓公五年)。
这一仗不仅打败了王师,更重要的是使周天子的威风扫地,“受天有大命”、“匍有(敷右)四方“(《大盂鼎》)的牌子也被打掉了。
这时的周“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郑玄诗谱·王城谱)。按照周制, 天子要定期“巡狩、考察诸侯政绩;而诸侯也须定期朝见天子“述职”,天子重新宣布一次诸侯的爵位,这是王权的重要标志。可是,这时的诸侯已不再按“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礼记·王制》)的规定向王室述职纳贡。与此相反,倒是天子对诸侯聘问起来,据载“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如京师者一,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天王来聘者七,而鲁大夫之聘周者仅四,其聘齐至十有六,聘晋至二十四”①。
周王室由于失去了进职贡纳的收入,经济上贫困到不得不向诸侯国去“求赙”(《左传》隐公三年)、“求车”(《左传》桓公十五年)、“求金”
(《左传》文公九年),所谓“天子不私求财”(《左传》恒公十五年)的尊严也就无法顾及了。